05.31 廣西90後“女獅王”舞獅闖東盟

鑼鼓聲起,獅子歡快舞動,抖毛、眨眼、撓癢……整套動作惟妙惟肖,練習舞獅幾乎成了黃潔雯每天必須完成的“作業”。

今年26歲的黃潔雯是廣西南寧人,其母陳麗英曾是廣西當地家喻戶曉的“女獅王”。

黃潔雯坦言,自己痴迷舞獅,很大程度上源於母親的薰陶,記憶中,兩三歲時,媽媽練習舞獅的時候,“我就常在旁邊跟著比劃”。

2005年,在母親的影響下,13歲的黃潔雯開始走上職業舞獅的道路,並加入母親組建的南寧市龍獅群英會。

“剛開始的時候,也產生過逆反心理。”黃潔雯說,舞獅是個辛苦活,剛開始的那幾年訓練特別辛苦,這對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孩子而言是種“磨礪”,“那時候總覺得舞獅像街頭表演,也常跟媽媽頂嘴”。

但媽媽對舞獅的熱情和痴愛最終打動了她,此後近十年,黃潔雯的舞獅路便風雨無阻,並逐漸成長為新一代的廣西“女獅王”。

“作為一個舞獅人,無論是獅形獅貌,還是力量、膽識、心理素質、默契度,都要以一流的狀態呈現在觀眾面前。”作為黃潔雯入行舞獅的引領人,她的母親陳麗英無時無刻都在提醒女兒作為一個舞獅人應具備的素質。

臺上1分鐘,臺下10年功。平時,黃潔雯和隊友要經常聚在一起練習舞獅動作——“金雞獨立”、“空中飛人”等高難度動作,辛苦的同時難免會出現磕磕碰碰,甚至流血。好在每次表演時,這些付出都會化成觀眾的掌聲與認同。

如今,黃潔雯已是南寧市龍獅群英會的領隊,她還考取了龍獅運動協會國家級裁判員證。對黃潔雯而言,舞獅既是興趣愛好也是終生事業,“我覺得非常幸運。”

舞獅是中國傳統的優秀民間藝術,並隨著華人移居海外而聞名世界。

近年來,為推動中華傳統舞獅文化的傳播,黃潔雯和她的團隊一起走南闖北並遠赴泰國、新加坡等地進行巡演,帶去精彩表演的同時,也收穫眾多粉絲。

“相較於中國舞獅遵循的傳統,東盟獅隊舞獅則創新花樣更多。”黃潔雯說,比方說利用新技術手段合成的獅子音效、運用新技術手段製作並通過新媒體手段進行傳播的獅舞表演……這些都有利於獅舞文化的傳播。

黃潔雯說,起源於中國的舞獅運動如今在東盟國家很受歡迎,希望中國傳統的舞獅技藝能更多地走進東盟,增進中國與東盟友人的聯繫與交流。

近年來,為推進中國和東盟龍獅文化交流,廣西每年都舉辦5至6場有東盟國家選手參加的專業舞獅比賽。廣西北部灣龍獅團、廣西藤縣禤洲醒獅團、香港國術總會鄧肇倫龍獅團等中國專業龍獅團紛紛走向東盟,傳揚獅舞龍舞藝術。

舞獅20年,如今的黃潔雯已是獅舞界的一把好手。談及自己的舞獅夢,黃潔雯坦言,希望將來舞獅能作為課程走進校園得到更好傳承,“舞獅於我而言就像是一生追隨,傳承是使命,闖東盟則更像夢想。”(作者 張廣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