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大佛开工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竣工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历经三代人,四个皇帝,工期整整90年方告功成。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向往了很久,那年终于如愿入川,从成都坐上到乐山的大巴,一路顺畅。到乐山市后,车子停靠在肖坝长途汽车站。从长途站出来,换乘外面的公交车就可以到乐山大佛景区。千万不要去东门,那里有个东方佛都是骗钱的所在,走北门上山就可以直接看到大佛。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刚到景区门口,就见一群人蜂拥而上,将你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其实也不为别的,就是让你花钱请他们给讲解。但我素知这些人大都是蒙钱的,对于真正的营造知识、佛教知识、历史知识等完全处于无知的状态,于是婉言谢绝,就这样,还有俩死活跟着我,非说没他们讲解,必然看不明白云云,我只好在心里窃笑。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乐山大佛的文保标志。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乐山大佛的世界文化遗产标志。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在山脚下先看到了石壁上苏东坡所书的一个“佛”字。苏东坡,即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1997年以前,眉山是隶属于乐山的一个县,苏东坡也可以说是乐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山上到处都是松柏凝翠,绿色满眼,沿石阶而上,见岩壁间雕凿有佛像。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乐山的红沙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比花岗岩软,是很好的适宜于雕塑的材料。但佛像雕好后,容易受到侵蚀、风化。现在的佛像已然眉目不清,仅剩轮廓了。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山上摩崖石刻随处可见。此处为“回头是岸”四字。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此处为“阿弥陀佛”四字。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此处又见一巨大的佛字,为清光绪年间宜宾人赵增泽所书,具有苏体风格。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再往上走,来到一处人造景观,所谓“龙湫虎穴”。山崖之中有龙头、龙爪。我正在拍照,只见刚才围着我的某人领着两个游客走来,并特意大声告诫那两个游客,当地风俗此处不准拍照,因为龙是凶龙,虎是饿虎。当年都是佛爷大施法力将它们困于山中,如果拍了,就会把厄运带回家去。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这个洞就是所谓的“虎穴”了,穴前有一现代雕刻的白虎。这些没文化的野导儿也就罢了,本就是村妇,但游客好歹也看看景区的说明牌啊,那上面明明写着:“相传,白虎和青龙受佛法感召,皈依佛门,化为石龙、玉虎,共为佛之护法神。”既是佛之护法神,又哪里会有什么厄运之说?!野导儿村妇为耸人听闻而毁谤佛之护法,难道不怕下拔舌地狱吗?!!!再说,就算凶龙饿虎,但有前面弥勒大佛在,它们还能逞什么凶?且不论佛陀有云“四大皆空”!所以,只管拍照就好,不用理会那些无稽之谈。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再往上走摩崖石刻不绝于目。此处为“仰苏”二字。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此处为“奇绝天下”四字。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这里也雕有佛像,规模不小,可惜大都已风化。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只有两尊飞天尚依稀可见。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姿态生动,颇可一观。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山崖之上有一窟,上题“兜率宫”三字,兜率是梵语音译,意为“知足”、“喜足”,兜率宫是弥勒住处。因此,窟内雕有弥勒佛一尊,雕像保存还算完好。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又看到摩崖石刻,此处为“雨花台”三字。“雨花”取自佛经上称释迦牟尼说法时出现“天雨宝花纷飞”之象。当然,现在台已不存,仅有崖上刻字。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此处“集凤峰”三字,是清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四川按察使顾光旭所书。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此处为“落霞晚翠”四字。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再往上行,就是进入乐山大佛的山门。山门上悬挂郭沫若书写的“乐山大佛”匾额,两旁对两为“大江东去,佛法西来”。此联既使人有佛法庄严之感,又表明了凌云寺所踞地理位置,还巧妙地将“大佛”两字嵌于其中。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过了山门,先看到的是凌云寺,其旧名为报恩寺,因大佛又名大佛寺,早于大佛的开凿。凌云寺为蜀中著名寺庙,各殿布局合理,各为一重四合院,四周树木参天,清爽宜人。我去时寺中正在大兴土木,因此,没有拍照,不过,寺中香火依然鼎盛。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凌云寺后有一凌云塔,因位于灵宝峰巅,故又称灵宝塔。此塔建于唐代,塔形呈密檐式四方锥体,砖砌而成,坐东向西,高38米,共十三级,塔顶为四角攒尖式。塔的下层特高,以上层层收缩,直至塔顶,内实为5层。塔体中空,内有石阶沿塔轴盘旋至顶,每级都开有窗眼,既可以采光,又能供游人四处眺望。灵宝塔现为嘉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寺中碑刻。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唐代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撰写,是研究凌云大佛的重要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佛教圣迹行:乐山大佛(上)

注: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