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传统钓法中的灵与钝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传统钓法中,如何调整灵与钝?对于这个问题,毫无疑问,传统长杆短线钓法也有灵敏与迟钝之分。

现代意义上的传统钓法与以前的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自从台钓进入内地以来,传统钓法的钓友已经把台钓钓组应用到了传统钓法中,充分发挥了台钓钓组的灵敏性和传统长杆的机动性优势。使得传统钓法实施在复杂地形下,也能发挥出台钓钓组的特性来。因此,对传统钓法钓组的灵与顿的调整,可参照台钓调漂法进行,但结合长杆的特点,也要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性。

传统钓法中的灵与钝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传统长杆一般是指七八米以上的手杆,长的甚至可达十几米。这么长的杆,从看到鱼吃饵的信号,到人反应台杆,所用的时间要比台钓杆长,这样在台钓时很多可以抓的顿口,在传统钓中可能就没法抓到。因此,传统钓中的灵与顿要根据具体情况把握好它。

传统钓法中的灵与钝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一是传统钓的钓组要配置恰当。在台钓中,钓组的子线短的10厘米左右,长的可达30厘米,而传统钓组中,虽然仍使用台钓钓组,但子线要短,不能太长,以十厘米左右。在传统钓中,一般习惯钓得钝一些,太长了,钓组会变得更钝,很多鱼的吃口钓组反映不出来,从而耽误众多的中鱼机会。

二是调漂方法要正确。很多传统钓的钓友不注意调漂环节,仍用重铅坠,直接铅坠着底,没有把钓组调整平衡。正确的做法是应象台钓那样,先找底,而后进行半水调漂,使钓组在半水调整达到平衡,此时视目可露二到六目任何一点都行。只要找到了平衡点,才可在垂钓时随机控制钓灵还是钓钝。

传统钓法中的灵与钝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三是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钓灵还是钓钝。一般在冬季,早春时节,气温低于十五度,鱼的活力小,吃饵动作轻,这时垂钓,就要钓灵。此时的钓目要小于调目,比如调目是四目,那么钓目就要是三目、两目甚至是一目。如果太钝了,很多鱼讯就可能反映不出来。早春钓鱼时,很多钓友会说,没看到漂有什么反应,怎么鱼挂在钩上等着了,这就是钓组钓得太钝,鱼吃口轻,漂讯反映小,没看到浮漂动作造成的。在气温高于十五度以后,鱼的活力增加,小鱼闹窝现象出现,或者在水动的情况下,钓组就要钓得钝一些,或者钓大跑铅。另外,钓大鱼的时候,一般钓组钓也要钝一些。

传统钓即然用上了台钓钓组,就要充分发挥出台钓钓组的特长,调漂环节绝不可忽视。只有找到了平衡点,钓灵钓钝就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酌情操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