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平均自由主義的崛起:《激進市場》與區塊鏈

平均主義與自由主義

在《激進市場》一書中,Eric Posner和Glen Wey向人們描繪了一種既能做到以市場為導向又可以兼顧公平的新型社會模型——平均自由主義。很多人聽到這裡的時候,第一反應可能是對此表示懷疑,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兩者根本就是相互衝突的。總體來看,全書理論方面比較偏多一些,只有某些具體提議聽上去還算比較有意思,所以讀者在瀏覽過程中可能會覺得十分枯燥。不過,如果你能耐心把它讀完,你會發現自己的認知會或多或少會被顛覆,原來被很多人認為是死對頭的自由主義和平均主義居然也可以握手言和,和平相處,不能不說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

平均自由主義的崛起:《激進市場》與區塊鏈

實際上,如果自由主義和平均主義的結合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同,其背後巨大的政治意義將是不言而喻的。同樣,這二者的結合或許也是區塊鏈技術人員一直在尋覓的結果,不過具體的細節我們留到後面再說。

對很多人來講,奉行自由主義意味著這個社會的公平性會大大降低。在這一思想派別裡,Ayn Rand算是比較突出的一個。她對自由主義的推崇簡直可以用狂熱來形容,其程度之深似乎只有她本人對平均主義的極力反對才能與之媲美。

在她看來,這兩種思想觀念在邏輯上就是彼此不兼容的,綜合比較,她選擇了站隊前者併為自由主義造成的結果不公表示歡迎。她的諸多信徒們繼承了她的衣缽並對她的理論進行了拓展。他們認為,市場本身就是一種篩選機制,只有最富有的人才有資格在社會中居於最頂層的位置。

而信仰平均主義的人們顯然並不這麼看,他們認為市場經濟的獎勵機制十分不公,有區別的對待社會成員會對一部分人的人格尊嚴帶來傷害。

所以如果仔細觀察各國的政黨結構,你會發現這些人往往都是屬於左翼陣營的。

不過,他們之中也有一小撮人表現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特點。比如說,儘管同屬於平均主義一派,這些人並不像其他人那樣排斥市場,相反他們對高效率市場表現出的強大力量表示欣賞。有些人可能在看待中心化的權力機構時會表現出懷疑的態度,這也是他們和其它成員相比與眾不同的地方。這些人和那些自由主義人士其實是有很多共同點的,他們都認為平均主義不能過於膨脹,因為一旦超過一定限度就會嚴重損害效率,這是他們所不願意看到的。

Posner和Weyl向人們簡單介紹了他們瞭解決方案,試圖在保證社會財富充盈,高效運轉的同時,也能做到財富分配公正合理,處理事情能堅持公平正義。

COST與壟斷

為了驗證平均主義和自由主義結合的理論是否站得住腳,我們可以對Posner和Weyl的一些觀點做一下分析。雖然這些觀點還沒有得到市場的檢驗,但有些內容還是比較有發展前景的。接下來,我會選取其中最具啟發意義的“共有產權自我評估稅”(COST)來進行具體闡述。

COST借鑑了19世紀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亨利·喬治的部分觀點,其工作原理大體如下:財產所有人對自己的財產價值進行評估,之後有關部門會按照他們提供的估值收取一定比例的財產稅。財產所有人可以把報價儘量壓得低一些,這樣在交稅的時候就能少花一筆錢。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他們對外宣佈自己的報價後,一旦有人願意以此價格收購他們的財產,他們就不能拒絕必須出售。這也是為什麼二人的理論被冠以“激進”之名的原因。這種安排對傳統的產權制度造成了一定的破壞,總是抱有懷疑態度的左派分子聽到這個消息後大概會高興地手舞足蹈。

COST最明顯的缺點是它會給投資效率帶來不利影響。試想一下,在得知自己的財產隨時會被別人買走的情況下,換做是誰在做投資決定的時候都會很猶豫吧?不過這個問題也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嚴重。舉個例子,如果財產所有人認為對自己的財產進行投資會帶來升值,那麼他們很可能會增加自己的財產估值,這樣買家強制購買就會為自己帶來利潤收入,但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會明顯降低。同時,財產稅也會隨之增加,這對物主的投資慾望又會形成反向牽制的效果。在此種情況下,我們就有必要學一學備受中國人推崇的“中庸之道”,平衡一下COST的缺點,讓效率可以最大幅度得到提升。

在比較理想的狀態下,COST甚至可能會解決資本主義最臭名昭著的缺陷之一——壟斷。

在我們的印象中,壟斷就是指大公司利用自己的規模優勢操縱市場謀取暴利,所以很多人都把它當做個例來看。事實上,壟斷及壟斷利潤的現象可能要比我們想象中更加普遍。Posner和Weyl認為,賣家都帶有自私的性質,總是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帶大化。一旦他們給不可替代的資產定價,那麼壟斷也就會隨之發生。

比如說,一個想賣掉房產的屋主剛開始的時候並不急於行動,等到市場需求旺盛了他才會主動出擊賣掉手中的房子,這個時候他就意外地獲得了一筆壟斷收入。再比如說,一個公司老闆想轉手自己手中的股份,他能接受的價格是A,但由於中介機構十分給力,最後為他爭取的價格高出A很多,這種情況也可稱之為為壟斷。像這樣的案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財產所有者都從中獲得了不菲的租金,但幾乎沒付出什麼代價。總結一下我們要表達的意思就是,傳統的財產私有制提升了投資效率,但卻是以犧牲配置效率為代價的。

這在土地徵用案例上會表現的十分明顯。比如說政府想要修一條公路,某人恰巧擁有這條公路通過地帶的一小片土地的產權。如果他故意坐地起價,把土地徵用費定的很高,那麼修建這條公路能為社會帶來的價值也就被分食的所剩無幾了。這樣做不僅會損害效率,對別人來講也不公平,所以美國政府是不會允許出現這種情況的。不過,這種事放在私有市場上就變得很常見,最終往往造成大量資源的浪費。

為了更加形象地理解傳統財產製度對配置效率的不利影響,我們可以想像這麼一個案例。一位戶主買了一片空地,之後就一直讓它處於閒置狀態。等到周邊地區獲得發展了,他再把把這片地高價賣掉。土地撂荒實際上是對其生產力的一種浪費,他這樣做等於是把負擔全甩給了社會,自己不出一份力的同時還把周邊地區創造的價值據為己有。同樣的案例也發生在知識產權、股票、基金和任何其他資產種類,甚至像汽車、服裝這樣的動產也存在這種現象。根據Posner和Weyl的估計,使用COST模型能夠增加5%的經濟產出,有些人估計該模型所帶來的配置低效則高達25%。

COST水平的設定

如果將其定為100%,財產持有人就不得不大幅降低對自己財產的估值,此時的財產就變成了燙手山芋,每個持有它的人都想盡快將其倒手轉賣他人,投資效率就會變得很糟糕。要是將它定為0%,財產持有人會將估值價格定得很離譜,以此獲得壟斷利潤,同時強制銷售機制的促銷效果便會大打折扣,交易達成的概率也變得微乎其微。很明顯,對COST的設定應該在0%~100%之間,那麼具體應該是多少呢?

Posner和Weyl發現,如果COST和“換手率”處於同一水平,財產持有人就會按照真實情況告訴對方自己能接受的最低銷售價格。當COST和“換手率”相同時,過低或過高估值的優缺點就會達到一種完美的平衡狀態。

舉個例子,我有一處價值100萬美元的房產,該房產大概每十年就會換一次手,那麼它的換手率就是10%。如果我在報價時多報10萬美元,那麼我能得到這10萬美元的幾率就是10%,我的預期收益就是1萬美元。但我還要繳納1萬美元的稅款,這樣我的收益就被抵消掉了。同理,如果我把報價壓得低一些,在出售房產時就會面臨價格較低的風險,但由於需繳納的稅金會比真實報價低一些,這樣最後二者也是互相抵消的關係。因此,只有真實地彙報自己的財產估值才會對我最有利。儘管如此,

將COST設為和轉手率一樣的水平會大幅降低投資效率,最好的辦法是使它的水平略低於轉手率但高於零。

關於私有財產的題外話

人們在對待配置低效這件事上簡直寬容至極,這種詭異的現象很值得我們思考。當看到身邊有些財產未被充分利用時,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財產主人的固有權利,而且這樣做對社會也沒什麼明顯的壞處。我們都已經習慣性地認為私有財產是經濟效率的朋友而非敵人。

但是,財產權並非從自然界演化而來,也不全然是現代思維的產物。事實上,奠定現代資本主義基礎的經濟學家當時建議採用土地佔有制,這是一種更加古老、更加黑暗的封建特權制度,和效率以及共同利益沒有任何關係。它所堅持的終極原則只有一個,那就是國王擁有一切,而且他的權力是神授予的。其他的土地所有者不過是國王的租戶或轉租客,只有對土地的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當封建主義逐漸走向沒落的時候,專制統治特權並沒有因此被丟棄,而是被分配給了更多的人,這些人就是第一批現代地主。

我並不想專門寫一篇論文來探討產權的歷史,我只是想告訴大家這個話題很複雜而且具有很深刻的歷史性。它既不屬於自然物,也不是純理性的產物,而是很多和財產有關的權利的集合體,某些權利可視為古代專制主義的殘留物。啟蒙時代思想家們對原本屬於中世紀的一些特權制度做了改進和補充,讓人們得以進入現代產權社會,我們理應對此表示感激。300年過去了,這些制度又將再次迎來修改,那些對前人成就誇口稱讚的人是不是也應該對此表示熱烈歡迎呢?

通過部署COST方案,那些生產效率更高的用戶可以以公平的價格購入地產,原來那些阻止他們的因素——專制主義的殘餘將由此成為歷史。

與加密貨幣有關的政治經濟學

很多人都擔心區塊鏈技術本質上可能是反平均主義的。事實上,如果在區塊鏈系統中經濟實力高度集中於少數人手裡,那麼政治力量再怎麼去中心化都會變得很沒有吸引力。如果有錢人可以花錢購買大部分選票,我們為何還要嚮往流動民主呢?如果富人們可以通過攫取大部分收益繼續確立自己的地位,我們又有什麼理由為金字塔底端的經濟機會歡呼呢?

區塊鏈之所以吸引人,最基本的原因是它可以實現權力的去中心化。不過去中心化是否會帶來更多的公平仍然有待討論。到目前為止,區塊鏈技術大有將權力向少數人集中的趨勢,如果這種趨勢未來得不到扭轉,那麼大眾之前所表現出來的一腔熱情就要被徹底澆滅。

我個人對區塊鏈技術比較看好,認為它可以打造一個更加平等的經濟模式。不過,如果區塊鏈社區裡有關平等的呼聲很微弱的話,這種經濟模式就很難成為現實。因此,社區成員的意識形態就顯得十分重要,很多人如果僅僅是以旁觀者的心態加入的話會白白錯失很多機會。

COST顯然是一種十分激進的思想,短期內應該不會獲得國會通過。不過我們也不用過於悲觀,技術改變社會的速度並不亞於政治,COST仍然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發揮作用,成為當代社會產權制度的一份子。比如說,在基於以太坊的網絡環境下,在設計由ERC-721代幣代表的財產系統時就可以加入COST。這樣的生態系統可能會發生真正的經濟增長,以一種公平高效的方式為所有的參與者提供獎勵。而這種結果又可以為現實世界的法律改革提供概念證明。

更多網站建站詳情請諮詢武漢金百瑞科技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