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2018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情況,不予受理的首要原因是?

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受理情況

申請情況

2018年度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接收依託單位提交的項目申請214867項,與2017年同期相比增加24027項(增幅為12.59%)。

2018年度,各項目管理部門接收的項目申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各項目管理部門集中接收的項目申請數及相比2017年增幅(括號中數據)分別為:

➤➤數理科學部15363(6.71%)

➤➤化學科學部17922(15.38%)

➤➤生命科學部30452(10.06%)

➤➤地球科學部16545(10.74%)

➤➤工程與材料科學部37018(12.30%)

➤➤信息科學部23321(16.20%)

➤➤管理科學部10528(11.67%)

➤➤醫學科學部63085(13.77%)

➤➤國際合作局633(61.89%)

2018年,北京仍是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最多的地區,佔申請總量的11.87%(25503項),其次是江蘇(19268項)、上海(17483項)、廣東(17210項)和湖北(11789項)。

2018年項目申請集中期間,共有2384個依託單位提交項目申請,與2017年同期相比減少11個。

其中申請量在200項(含)以上的依託單位有275個,同比增加36個;申請量超過1000項的依託單位有28個,同比增加4個。

申請量前20位的全部為高等學校,其申請量佔申請總量的20.20%,前100位的依託單位申請量和佔申請總量的46.95%。

2018年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申請人年齡仍然集中在26-55週歲之間,尤其以處於31-35歲年齡段的申請人最多。

與2017年同期相比,36-40歲年齡段的申請人增加最多(由46991人增至55244人),增加8253人,增幅17.56%;

其次是31-35歲年齡段的申請人(由59586人增至64501人),增加4915人,增幅8.25%。

受理情況

經過初步審查工作,對於集中接收期間接收的214867項申請,不予受理 3428項,不予受理率為1.60%,較2017年同期降低0.36個百分點。

不予受理項目按原因統計:

2018年集中接收的項目申請,導致不予受理的首要原因是

研究期限填寫不符合要求,共有583項不予受理,佔不予受理項目總數的17%。

其次是

不屬於所選擇的申請代碼所在學科指南的資助範疇,共有495項不予受理,佔不予受理項目總數的14.44%。

第3至10位不予受理的原因分別為:

✖依託單位或合作研究單位未蓋公章、非原件或名稱與公章不一致(327項),

✖申請書缺頁或缺項、缺少主要參與者簡歷(282項),

✖申請人或主要參與者未簽名或簽名與基本信息表中人員姓名不一致(255項),

✖申請代碼或研究領域選擇錯誤(241項),

✖申請人或主要參與者職稱信息不一致(219項),

✖無高級職稱且無博士學位的申請人未提供專家推薦信或推薦信不符合要求(134項),

✖在職研究生未提供導師同意函(133項),

✖申請人或主要參與者申請超項(113項)。

不予受理項目按依託單位統計:

在提交項目申請的2384個依託單位中,1096個依託單位無不予受理項目,而有68個依託單位的不予受理率超50%。

申請量前20位的依託單位中,不予受理率最低的為0.45%。

不予受理項目按項目類型統計:

對於集中接收的項目類型,不予受理項目主要集中在面上項目和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的不予受理率最高,佔該類申請項目總數的12.50%;

其次是數學天元基金項目,不予受理率為9.52%。

目前,對受理的各類項目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正在根據相關項目管理辦法組織專家進行評審,並將按照工作進程逐步完成批准資助工作。

文字來源:鄭知敏, 賈玲, 李志蘭, 謝煥瑛, 王長銳.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接收項目申請與受理情況.中國科學基金, 32(3): 306-30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