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單反崇拜”是怎麼產生的?—攝影早自習第791日

早安,我是葉梓,今天是

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第791天。今天我們來聊一個什麼樣的話題呢?就是有關於器材崇拜的。很多人都很喜歡單反相機,覺得它才是夠專業的,而且個頭越大越好,這些人也很喜歡那種大炮筒的鏡頭,只要看到人家扛著那樣的大鏡頭就會投去羨慕的目光,自己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特別願意去買那種超大的鏡頭。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到底什麼樣的攝影師才真正需要這些器材?我們今天就聊這個。

“單反崇拜”是怎麼產生的?—攝影早自習第791日

我的印象中普通老百姓知道“單反”這個詞兒、崇拜“單反”這個詞是從2008年奧運會開始的。那個時候我們天天到看電視上那些奧運場館四周的那些專業的記者們都在使用這樣的相機,單反相機加大炮筒鏡頭。那個時候我們就會覺得,你看,人家專家都用這個,肯定它就是最好的。但是事實上在所有的職業的攝影師裡面也只有體育攝影師和野生動物攝影師確實需要這樣的器材。哪怕是那些新聞記者們,他們其實都很少使用這種大炮筒來拍照。為什麼?我跟你來講講這個原理。

首先這些體育和野生動物攝影師他們所需要的機器有一個特點,就是要“快”,速度要快。這個速度體現在幾個不同的方面,第一是它們的對焦速度要足夠快,第二是它們的連拍速度要足夠快,這兩點如果都做到,機身就小不了,基本上都挺大個頭的。

“單反崇拜”是怎麼產生的?—攝影早自習第791日

佳能1DX相機

第三個是取景的速度,就是從取景器裡面看到的世界不能有延遲,他們要根據取景器看到的事物決定什麼時候要抓拍。取景速度要快,這就決定了它必須是單反類的相機,因為只有單反相機才能用光取景。如果你用微單的話,因為它是用電子取景屏取景,取景器裡顯示的會比真實的世界的景物要慢半拍。

再往後,為了能在光線條件不太明亮的環境中繼續使用高速快門,體育記者以及野生動物攝影師也需要一種可以使用超高的感光度的相機,這就迫使相機必須是一個全畫幅的相機。畫幅越大就越可以在高感光度時依舊保持一個比較低的噪點的水平。

以上是四點關於機身的“快”。接下來我們還需要鏡頭“快”。

鏡頭快是什麼意思?就是最大光圈要儘可能的大,進光的速度快也是為了讓機身能夠使用一個更高速的快門。所以體育以及野生動物攝影師所使用的鏡頭都是很大光圈的,比如是f/2.8的光圈的變焦鏡頭或者是定焦鏡頭。

“單反崇拜”是怎麼產生的?—攝影早自習第791日

關於鏡頭還有第二個非常重要的需求,就是需要一支非常長焦的鏡頭。這個很好理解,比如說奧運會的攝影師們不可能進到場子裡面去拍,他肯定在賽道以外,要在比賽場地四周來拍攝,但是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我們在看報紙的時候更希望能看到一個比較清晰的特寫的鏡頭,所以他們就需要站在遠遠的地方再用長焦鏡頭去拍攝一個特寫。

“單反崇拜”是怎麼產生的?—攝影早自習第791日

desktx.com 作者未知

要多長?比如說400mm,這是體育攝影師們常用的一個焦距。你可以想象一下,400mm的鏡頭還必須保持一個很大的光圈,這支頭可不就得做成直徑很大的樣子嗎?它必定又長又粗。這就是他們為什麼要使用大炮筒鏡頭的由來

“單反崇拜”是怎麼產生的?—攝影早自習第791日

佳能400mm f/2.8鏡頭

通過今天的早自習我想大家至少可以明白一個道理,就是特殊種類的、特殊題材的攝影師們可能會對相機有某些特殊的要求,導致相機過於笨重、過於龐大。但他們的需求不一定是你的需求,也就是說他們手頭的相機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的相機,但對於我們來說,我們並不一定要為所謂的速度和超長的長焦去放棄相機的便攜性。講白了就是對於不同需求的攝影人而言,最好的攝影器材是完全不同的,我們不必要因為體育記者使用那樣的機器就覺得那樣才是最好的相機。

今天我們就聊這麼多,現在,我們的網絡課程:“自由攝影師”和“新媒體視頻導演”正在招生中,如果你想系統地學習平面攝影課或者是視頻導演課,可以點擊下方方藍色“瞭解更多”。

“單反崇拜”是怎麼產生的?—攝影早自習第791日

自由攝影師】新班招生

網頁或APP登錄網易雲課堂,搜索“自由攝影師

【課程諮詢】微信:hello-kato

1、添加葉梓老師微信:leonyee7

2、說明入群(暗號:頭條)

今天是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第791天,我是葉梓,每天早上6點半,微信公眾號“攝影早自習”,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