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47家券商IPO業務顆粒無收 利潤壓縮上市飯難吃

47家券商IPO業務顆粒無收 利潤壓縮上市飯難吃

時代週報記者 吳平 羅仙仙 發自廣州、深圳

“現在投行IPO都不怎麼做了。”在華東地區一家券商投行部工作4年的馮浩(化名)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的第一句話便如是表示。

據Wind數據,今年1-5月,共有42家保薦機構參與了IPO的首發保薦,38家券商沒有IPO項目上會,另有9家券商上會項目出現全否。這意味著,47家券商在今年尚未在投行IPO業務上開張,而馮浩所在工作的券商正是其中之一。

馮浩向時代週報記者解釋,“目前公司儲備正在輔導備案期的IPO項目就5個,我部門負責的只有1個,現在能達到上市標準的企業對券商的牌子比較在意,現在都在想辦法做新三板和債券承銷的項目”。

今年IPO進入嚴審,截至5月底,發審委共審核了109家企業的首發申請,成功過會53家,通過率為48.62%;終止審查企業136家,而去年全年終止審查的企業數僅134家;新申報企業36家,去年同期新申報企業有307家,同比下降88%。

另一方面,IPO總體融資規模也明顯低於去年同期,以發行日計算,今年A股IPO募資規模達494.4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368.04億元下降63.9%。IPO“堰塞湖”顯著改善,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307家,這一數據與此前五六百家的排隊情況已有明顯減少。

“證監會在IPO上的嚴審是必然的,也是好事,短期之內看到的券商投行業務減少、市場直接融資比例下降等問題,是A股市場對過去問題的修正,而接下來在IPO審核上只會更嚴,不會放鬆。”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國家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左曉蕾在電話採訪中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IPO大小年

1990年是IPO的起始之年。Wind數據顯示,當年有7家企業上市,首發募集資金總計2.35億元,隨後,伴隨中國經濟蓬勃發展,IPO市場也不斷井噴。到了1993年,就有107家企業IPO,募集資金達到129.8億元。

IPO年度的首發企業數量與首發募集資金總額,隨著年份不同,呈現出很強的週期性,有明顯的大小年之分。

據Wind數據,2000年就是IPO大年,當年IPO企業數量達到133家,募集資金達到805億元,而此前3年和此後3年,年度募集資金總額都維持在500億元上下;2007年又是一個IPO景氣度飆升的年份,當年IPO企業數量達到126家,募集資金總額達到驚人的4770億元,而此前年份的這一數字,最多為2006年的1300億元左右,大部分是幾百億元的規模。

在2010年,IPO歷史上達到了募集資金規模的最高點,當年實現IPO企業總計348家,首發募集資金規模達到4885億元;過去的2017年則是IPO歷史上IPO企業數量的最高點,當年實現IPO企業總計438家,為歷史最高峰,首發募集資金也達到2301億元,屬於最高的年份之一。

而IPO歷史上,最慘的年份,則為2005年和2013年。Wind數據顯示,2005年,IPO企業數量僅為14家,首發募集資金規模也僅為52億元,遠低於前後年份的100家、幾百億元規模;2013年則更是IPO冰點,由於政策原因,IPO暫停,當年IPO企業數量僅為2家,首發募集資金規模為0。

也正是2013年,券商投行部門遭遇“寒冬”。據瞭解,當年中金公司表示裁員10%、中信證券宣佈取消保薦代表人,招商證券、國泰君安等多家大投行最終都採取了裁員、降薪等方式縮減成本。

今年似乎是迎來了IPO的第三個低谷。截至2018年6月5日,IPO企業數量僅為54家,首發募集資金也僅為519億元;而2017年、2016年、2015年全年的IPO企業數量則分別為438家、227家、223家,首發募集資金規模則分別為2301億元、1496億元、1576億元。

從通過率來看,2018年更是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今年1月至6月5日之間,A股IPO通過率進一步下降到50.48%,證監會總計審核了105家企業,其中有40家未通過。而這一數字在2017年全年為70.33%;在2016年、2015年、2014年分別為91%、94%、89%,在2000-2009年期間整體計算為84%,在1990-2018年期間整體計算為86.86%。

在2015-2017年的三年內,IPO加速審核,券商投行部門擴充人員。證券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保薦代表人隊伍自2016年以來大幅擴容,到今年5月人數已從2016年年初的2781人增至3585人。這意味著,在IPO嚴審的趨勢下,部分的券商投行部門將出現“無米下鍋”的情況,而龐大的保薦人隊伍將面臨公司裁員、失業的窘境。

馮浩說,“但現在公司沒有裁員降薪的消息,因為本身在IPO上的投入就不大,不過投行部門的轉型是肯定的,其間也會有人走”。

對於券商投行出現經營慘淡的情況,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認為,這是投行尚未理清自身角色而必定要吃的苦,“之前投行部通過粉飾公司的財報、業績等完成保薦上市,尤其是在創新板,中小企業有‘創新’‘科技’的標籤就能上市,但上市後有不少公司出現第一年盈利持平、第二年虧損、第三年被帶上‘*st’,這些問題裡券商投行是有責任的”。

“券商投行部應該起培育和提供方案的財務顧問作用,使企業能向上發展達到上市的標準,而不是粉飾招股書來打上市政策的‘擦邊球’。”左曉蕾補充說,“IPO嚴審之下,券商的投行部應該反思、調整保薦模式和財務顧問的能力,而不是等著什麼時候政策放鬆。”

“上市飯”利潤下降

根據Wind數據,中國證券市場創立以來,截至2018年6月5日,成功推薦公司上市(承銷家數)最多的是國信證券,總計承銷了238家公司;其次是廣發證券、國泰君安證券、中信證券,分別承銷了214家、190家、189家公司上市。

但在推薦企業上市這個生意上,賺錢最多的還是中信證券莫屬。截至2018年6月5日,中信證券在發行費用排名上佔據第一位,總計90.69億元;其次是中金公司,為73.18億元;第三為國信證券,總計69.16億元。

但中信證券近些年卻有下滑趨勢,在2017年承銷家數排名中已下滑到第五位,總計承銷了10家企業,而廣發證券卻以總計承銷18家企業排名第一;2018年以來中信證券略有恢復,承銷家數總計6家,發行費用總計3.07億元,均位列行業第一。而在通過率上,中信證券在自中國證券市場創立以來,在審核公司家次超過100家的證券公司中,以93.72%的通過率為券商最高,國信證券緊隨其後,為93.28%。但最近一年,中信證券表現下降明顯,在近12個月內其通過率已經下降到75%。

與之相對相應的,中信證券投資銀行業務的營業利潤由2015年的27.26億元下滑至2016年的24.74億元,到2017年僅為18.16億元,而毛利率也處於不斷下滑趨勢,在2015-2017年分別為60.29%、47.11%、45.38%。

對於中小型券商投行業務的情況,馮浩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自家公司屬中小型券商,在股權融資基礎較差,去年完成一單首發上市的項目都算是突破了。”

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131家證券公司2017年有120家實現盈利,在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淨收入為384.24億元;而在2016年,129家證券公司有124家實現盈利,證券承銷與保薦收入為519.99億元。

在今年IPO開啟嚴審,除了“重傷”券商投行部外,Pre-IPO也隨著IPO通過率的下降而降溫。“私募基金參與公司上市的‘最後一公里’,這樣的投資對企業的發展是沒有意義的,只是逐利的行為,利潤空間下降了,自然就有退出了。”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表示。

私募基金中,達晨創投管理的基金的產品最好賣,在去年年初管理基金總規模就達到200億元。據公開資料,達晨創投在2017年5月就在累計參與投資的385個項目獲得56個IPO,IPO比率高達14.5%,去年達晨創投投資的企業上市的有18家。但今年以來,達晨創投則一改之前關注實業的投資風格,轉向互聯網、醫療設備、大數據等。

達晨創投董事長劉晝在近期的文章中表示,“在IPO從嚴審核常態化下,不少帶病排隊IPO企業紛紛撤材料,其中一大批有PE/VC投資,另外擬報材料企業也逐步放緩申報腳步”。

另外,在今年新上市的54只個股中,平均漲幅只有不到8天,超過10個漲停板的個股只佔其中的26%。與此同時,近兩月新股中,多隻個股均已出現價格倒掛,更有部分次新股已跌破PE入場價,PE機構的收益大幅縮小甚至出現虧損。

左曉蕾認為,在IPO嚴審下,Pre-IPO這樣方式逐利的私募基金受挫了也是好事,“私募基金該是思考股權投資是長期的,而不是短期的,甚至是催促企業加速上市而故意粉飾上市材料導致企業‘虛胖’發展的”。

據投中信息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中國VC/PE機構完成募集的基金共103只,同比下降54.82%;完成規模110.3億美元,同比下降74.85%。募集態勢持續低迷,私募股權投資的熱情冷卻在即。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