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第24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紀念大會在榆林舉行

6月14日,第24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紀念大會在陝西榆林舉行。本次大會的主題是“防治土地荒漠化 助力脫貧攻堅戰”,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進一步宣傳治沙與治窮的經驗,講好中國故事,凝聚社會共識,共建美麗中國。

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在榆林举行

大會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全國政協副主席鄭建邦出席大會並作重要講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馬中平、陝西省省長劉國中參加會議並講話。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執行秘書莫妮卡·巴布為大會發來賀信。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劉東生主持大會。

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在榆林举行

鄭建邦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十八大以來我國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取得的成績。他指出,加強荒漠化防治是捍衛和拓展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空間的迫切需要,是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迫切需要,是增進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迫切需要,也是鞏固和提升我國國際形象的迫切需要。他強調,防治荒漠化是一項長遠的戰略任務,也是一個宏大的系統工程,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開展荒漠化防治總結宣傳工作,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荒漠化防治,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推動荒漠化防治,樹立長期奮鬥的思想,鍥而不捨,久久為功,為推進防治荒漠化事業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在榆林举行

張建龍在講話中指出,經過長期不懈努力,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連續10多年持續淨減少,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成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範。我們也清醒看到,荒漠化是建設生態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全國仍有4億多人口受到風沙危害。改善沙區生態,消除沙區貧困,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仍然任重而道遠。他指出,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保護優先、科學修復、適度利用的方針,從保護沙區植被、堅持科學治沙、發展特色沙產業、持續改革創新、加強宣傳引導、深化國際合作六個方面強化措施,全面推進荒漠化防治工作,推動沙區增綠與增收協調發展,治沙與治窮良性互動。

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在榆林举行

馬中平對本次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紀念大會的舉辦給予了充分肯定,表示全國政協歷來高度關注防沙治沙事業發展,並將以舉辦此次活動為契機,圍繞防治荒漠化、助力脫貧攻堅戰,組織開展調研,努力提出針對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強的對策建議,推動土地荒漠化防治事業發展,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出更大貢獻。

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在榆林举行

莫妮卡·巴布在賀信中指出,在中國的支持下,一大批綠色基礎設施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拔地而起,這凝聚了中國可持續土地管理的豐富經驗,通過南南合作,中國在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方面發揮了示範和表率作用,為2030年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的實現做出了卓越貢獻。中國是《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的主席國,希望中國在推動荒漠化公約履約事業上繼續發揮引領作用,讓中國荒漠化防治的智慧和方案惠及全球。

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在榆林举行

會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國家開發銀行簽署了《共同推進荒漠化防治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陝西省榆林市市長李春臨、保護國際基金會全球執行副總裁塞巴斯蒂安作了大會發言。來自中宣部、國務院扶貧辦等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荒漠化、石漠化重點省區的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全國治沙英雄代表等100餘人參加大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