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生前長文走紅,弟弟追憶才女

生前長文走紅,弟弟追憶才女

上週末,文章《賣米》在朋友圈刷屏,文中“我”和母親擔著擔子賣米的故事,讓無數讀者感動。然而,文章的作者張培祥,那個出生於1979年的湖南妹子,擁有非凡才華的北大才女,已經離開15年了。

上大學時,她出版的《大話紅樓》就引起轟動;她用課餘時間翻譯了《所向披靡》《你像你的狗一樣快樂嗎》等作品,創作和譯著有百萬字之巨;她曾以學生身份,策劃和參與主持湖南衛視《新青年》欄目,用打工賺來的錢補貼家裡……遺憾的是,2003年她因白血病病逝,年僅24歲。

倔強、獨立,沒有吃不了的苦

6月5日,本報記者聯繫到了《賣米》中的“毅寶”、張培祥的弟弟張毅。張毅說,記憶中的姐姐開朗、樂觀,最喜歡笑,好像沒有什麼困難能壓倒她。小時候,姐姐就比同齡人成熟、想得遠,更加嚮往“大人”的世界。“村裡面有個獨身老人,犯病的時候會罵人、打人,所有的孩子都怕他,只有我姐不怕。”

她的性格獨立、倔強,非常有主意。張毅說:“她想做的事兒一定要做成,認死理兒,別人怎麼說也沒用。她想上學,家裡沒錢了,她就輟學去打工;考上北大那年,全鄉都轟動了,父親非常高興,想要辦個酒席,姐姐覺得鋪張浪費沒必要,堅決不同意,他們為此還吵了一架。”

但每當遇到正經事兒的時候,張培祥又分外靠譜。張毅記得,1990年至1992年期間,家裡建了一個磚木結構的新房子,父母背上了債務。十幾歲時,張培祥就相當於一個成年的勞動力。“姐姐每天要走一兩里路挑水。農忙的時候,她也要下地除草。”秋收的時候,張培祥總要和父親一起搬打穀機到地裡去收割,“那個打穀機最少有兩百斤重,她就咬著牙硬扛。”

從小就有天才光環

張毅告訴記者,張培祥從小就有天才的光環。“她從小學到高中一直是第一名。1997年高考的時候,她以湖南省文科第五名的身份,被北京大學法學院錄取。”那時候,張毅是既驕傲又有壓力,“每個老師都認識我,知道我是‘學霸’張培祥的弟弟。”

大家都稱讚張培祥天生聰慧,但張毅知道姐姐到底有多努力。“初中的時候,每年寒暑假,別人家的孩子在田頭、溪邊玩耍,她總是去鄰居家借課本,用一個假期的時間,自學完下學期的內容。等到開學了,就用多出來的時間做課外閱讀。”

家裡沒有閒錢買書,張培祥想盡辦法“借”書來讀。她的姑父黃永仁在一個小學的工會上班,有一次,她上午去借了一本幾十萬字的小說,下午就去歸還。姑父不信她看完了,她就將故事內容從頭講到尾。進入縣城讀書後,她又跑到縣裡的新華書店去看書,古典文學、世界名著,只要是書,都能看得很投入。

1991年,張培祥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名牌中學醴陵一中。然而,剛讀了一年級,家裡就因為父親的老毛病復發陷入了困境,賣米就是為了給父親籌錢治病。張毅說,在《賣米》的故事發生之前,他和姐姐曾有一次對話。“我問姐姐父親需要多少錢治病,我們的學費是多少,我能不能輟學一年給父親省錢治病。”張培祥摸摸弟弟的頭說:“要輟學也是我來,我開銷大。”

1994年,考慮到家庭情況,即將中考的張培祥出現在中專的考場上。她當時的校長羅定中聽說後,許諾她高中三年學雜費全免,將她拉到了高中的考場。張培祥流著眼淚參加了第一門語文考試,中考總計滿分740分,她考了727分。

然而,那還不是張家最無奈的時候。“姐姐上高中後,我去縣城讀初中,兩個人一個月光伙食費就要200元,對當時的父母來說,這是個大數字,家裡就要揭不開鍋了。” 張毅說,高二結束後,不想給家人添負擔的張培祥突然“離家出走”,“這半年,她在外面打工,直到高三下學期才被學校找回來讀書。”

上大學後,她成了家裡的“頂樑柱”

一個學期後,張培祥以株洲市文科狀元的成績被北大錄取。她做家教、寫文章、做翻譯,經常給家裡寄錢。張毅告訴記者:“那段時間,她給家裡裝上了電話,讓家人隨時可以聯繫到她。因為母親手不太方便,她專門寄錢回家買了臺洗衣機,讓母親不再用手搓洗衣服。原本,家裡就是一個‘毛坯房’,姐姐給家裡換上了瓷磚,還給父母買了彩電。”

2000年,張培祥將母親接到北京去旅遊,第二年又將弟弟帶到北京,鼓勵他好好讀書,走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2003年,張毅考大學,“那時候,我覺得未來充滿了希望,沒想到剛從考場出來,就聽到了姐姐得病的消息。”

早在當年的5月,張培祥就知道了自己的病情——白血病,因為害怕影響弟弟高考,她瞞住了家人。張毅和父母匆忙趕到北京。因為要填報志願,張毅在醫院沒呆多久。離別前,他和姐姐約定:“我國慶節就來北京,給你移植骨髓。”沒想到,這一分別就是永別,當年8月,筆名“飛花”的張培祥“飛”離人間。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張培祥有一樁未了的心願——坐一次飛機。躺在病床上的她,交待父母一定要帶自己的骨灰盒坐飛機回家。張毅說:“後來想想,她是想盡人生最後一次努力,讓父母坐一次飛機,有這樣一份‘奢侈’的體驗。”

離世前,張培祥寫下了人生最後一封信。她在信中寫道:“生活從來就不會是完全的光明,也不會是完全的黑暗,即便是陰雲漫天的日子裡,我也會記得往日的陽光,並憧憬明日的溫暖……” (李熙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