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今天,四月想和你們聊聊旅行界的“三俗”

別誤會,不是“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作為一個小清新的旅遊公號,我們的主旨是帶你去旅行~

所以“三俗”當然是指一座城市中三個非常著名、遊客非常多的旅遊標誌景點。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例如,到北京必爬長城、看天安門、逛故宮;去上海逛城隍廟、上東方明珠、漫步外灘,這些城市“經典”項目,可謂旅行界的“三俗”!

你也一定在那裡留下過幾張非常非常想毀掉的照片……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如同手機外形從最初簡單的大磚塊變成了可以隨身攜帶放進口袋裡的隨身單品一般,旅行界的“三俗”當然也早已“易主”。

這些標誌景點可謂是突然爆紅、人爆多而且有爆點。

例如因趙雷的一首《成都》火了的玉林小酒館,因上海市民“排隊”成為“網紅”的美食,因萌蠢日常生活火爆全球的大熊貓等等。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話不多說,讓我們來看看旅行界的新舊三“俗”有哪些,看你俗過幾種。

北 京

舊“三俗”:長城、故宮、天安門

新“三俗”:南鑼鼓巷、三里屯、798藝術區

長城、故宮、天安門,可謂深入民心的北京地標。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八月來北京,誰還沒過摸黑起床跑到天安門廣場看5:12的升旗儀式?誰還沒到八達嶺長城買過“好漢證書”?誰還沒去過故宮觀摩古代帝王的皇家生活?

最後拍上幾張美美的照片,標明“到此一遊”。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北京新“三俗”瞭解一下。

南鑼鼓巷上榜是必須的,雖然現在儼然已成為當代古風建築售賣現代化淘寶批發商品的集大成者,但由於其名氣之大,抵不住全球遊客都愛來此“迷失北京”。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晚上到三里屯泡吧,感受一下北京的夜生活,體驗靈魂裡的精緻和孤獨。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最後到798藝術區,北京最著名的文藝青年聚集地。園內駐紮了很多畫廊、展覽館和獨立藝術家,而且經常有免費的展覽活動。

買杯咖啡漫步展館中,拍點充滿文藝的照片,九宮格都裝不下。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上 海

舊“三俗”:外灘、城隍廟、東方明珠

新“三俗”:排隊買美食、田子坊、上海迪士尼

沒去過外灘看歐式建築、沒吹過黃浦江的風、沒拍過幾張江對岸幾大銀行的超大廣告牌,沒去過城隍廟吃小籠包,沒上過東方明珠電視塔,就不算到過上海。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現在呢?首選當然是排隊買美食!

2016年網上流傳著一則上海灘的段子:在福州路,排隊買車牌標書的一定要看清隊伍、別玩手機,否則很可能揣著身份證和兩千塊錢排了仨小時,最後窗口遞給你一盒青團。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喜愛“軋鬧猛”的上海人,在最近幾年用排隊這種行為藝術捧熱了一個又一個“網紅”美食。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在上海,轉角不一定遇到愛,卻可能遇到更長的隊伍。

所以,到了上海,可以先體驗一下“上海式排隊”,排隊買喜茶,排隊買青團,排隊買麵包,排隊買冰淇淋……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在排過三小時的隊,領悟過上海人堅毅不屈的精神之後,再移步去田子坊,買香皂、買絲巾、喝咖啡,體驗那份獨家的精緻。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最後別忘了到去上海迪士尼樂園體驗一下貴票價差服務人暴多的感覺。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廣 州

舊“三俗”:珠江夜遊、陳家祠、五羊雕塑

新“三俗”:爬廣州塔、紅磚廠、沙面

廣州老幹部式打卡項目:珠江夜遊,陳家祠和五羊雕塑。除此之外,還可以買份廣州日報,去廣式酒樓,點上一籠大包,沏上一壺茶,跟隔壁大爺大媽聊上半天的天~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然後你可以選擇換家酒樓或者待在原處點份午餐(過來人鄭重提示:此項目不適宜易胖人群或者希望保持身材的朋友)。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滿滿的老幹部,你值得擁有。

喜歡小清新旅遊風的,這裡也有,招牌項目:廣州塔摩天輪,紅磚廠,沙面大街。

不過,四月希望你能提前瞭解一下這三個項目,以免後悔。

廣州塔摩天輪,號稱世界最高摩天輪,準確來說就是坐在纜車裡觀賞廣州迷人夜景;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紅磚廠的文藝清新照裡,最文藝的是爬滿藤條的古駁紅磚牆;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到沙面大街散步,看看素有“羊城第九景”之稱的歐式建築群,但是要學會接納人來人往的街頭,以及時不時會擺出民族pose的遊客。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南 京

舊“三俗”:秦淮河畔、玄武湖、中山陵

新“三俗”:雞鳴寺、棲霞山、南京大排檔

六朝古都南京,在四月年幼的印象中,那裡是充滿了人文歷史氣息。夜空下,夫子廟街的人影湧動、燈光璀璨打破了夜色的沉寂。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然而,多年後,再次來到秦淮河畔,夫子廟商業區,滿街的美特斯邦威、麥當勞,什麼秦淮河畔的浪漫,早就被消融在所謂的“正宗”鴨肉粉絲湯的氣味當中。

中山陵,猶記得那長長長長長的臺階,好像永遠走不完似的,還有人從眾……現在依然是“夕陽紅”旅遊團的打卡地。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聽聞,現在南京人民的新風俗是,在櫻花時節去雞鳴寺。古剎門前的櫻花大道不足兩百米,卻有幾千遊人,摩肩接踵擠擠挨挨。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棲霞山,傳說中看楓葉的好去處。猶如北京的香山,要挑好時間挑好拍攝地點,不然傳說只能是傳說。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另外還有網紅館子南京大排檔,因為匯聚各種南京的古土小吃而成為遊人必須打卡的地點。但是,四月在北京嘗過了在上海也嘗過了,怎麼回事?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成 都

舊“三俗”:武侯祠、杜甫草堂、都江堰

新“三俗”:寬窄巷子、玉林小酒館、看大熊貓

日本人都愛跑到“武侯祠”溫習三國故事,可見武侯祠到底有多聞名遐邇。杜甫草堂,都江堰,也是遊人必須打卡的地方。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新打卡點就有意思了。

寬窄巷子,一年上億的遊客量讓它熱鬧非凡,成都人一聽這四個字頭皮一緊,那些能擠在仿古街格局力千篇一律吃著千篇一律小吃的朋友,可謂精神可嘉。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玉林小酒館,因一首《成都》而被很多人列為成都旅遊的必去行程之一,他們到那裡感受高雅的文藝青年的情懷。以前的小酒館都是晚上才開門,現在下午就有客人了。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屬於成都的“新三俗”還有我們蠢萌蠢萌的國寶大熊貓。

什麼,你說到四川看大熊貓不是習俗嗎?!!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四月要告訴你,大熊貓已成功激起了全人類的母愛。

看看蠢萌熊貓與管理員鬥智鬥勇的日常小視頻在油管的爆紅程度,看看日本人為了看一眼大熊貓寶寶“香香”又是事前抽籤又是向單位請假,看到那絲毫不亞於追星的場面,你就明白大熊貓是多麼具有“殺傷力”。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杭 州

舊“三俗”:西湖、清河坊、靈隱寺

新“三俗”:阿里巴巴總部、西溪國家溼地公園、太子灣

知道西湖,源於著許仙和白娘子的故事。

所以當年幼的四月在斷橋上找許仙和白娘子的時候,毫無疑問,被“嘲笑”了。那時候的西湖很美,遊人不多,斷橋下滿是盛開的荷花。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如今,一到節假日,關於西湖的關鍵字就是“擁擠”、“WIFI斷了”。開車經過?還是繞道或者步行吧。遊人之多,沒個半天別想走出景區。

發張美圖?微博熱搜“網絡斷了”瞭解一下。同樣擁擠的,還有靈隱寺。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而標榜“旅遊者必到、杭州人常到”的清河坊

,前半句沒說錯,後半句大概說的是來這裡開店的杭州人。不知道這條街賣些什麼?包郵區的名號打聽一下。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杭州新晉一打卡點,大名鼎鼎的阿里巴巴總部,又名淘寶城。

全球多少人因其每日要“剁手”。不過,你可別想著到那裡打了卡,“某寶”會給你打折。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西溪國家溼地公園,馮小剛的電影《非誠勿擾》在此取景拍攝,因此名揚國內外。導遊會興致勃勃地大講特講電影拍攝過程,大調小姑娘們的胃口。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還有一個景點太子灣,花很多,但是人更多。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廈 門

舊“三俗”:鼓浪嶼、曾厝垵、中山路步行街

新“三俗”:環島遊、廈大、寄明信片

說起廈門,估計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鼓浪嶼,曾厝垵和中山路步行街。在鼓浪嶼和曾厝垵,享受租界小區和小漁村的寧靜。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到廈門最老牌的商業街——中山路步行街,看看南洋騎樓建築,品嚐各色閩臺特色小吃。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所以,四月曾經很俗地走了一遍……此舉遭到了文藝青年們的集體吐槽。

他們說,你太俗了,那裡除了人就是商業小吃店,你應該騎車環島遊、到廈大的隧道拍拍拍,以及寄寄明信片,發圖配文“歲月靜好”。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李宗盛的《凡人歌》裡開頭一句,“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

普天之下,莫非俗人,所以舊“三俗”也好,新“三俗”也罷。只要旅行景點不坑,作為遊客的自己在行為上不“俗”,就好。

俗一俗,無所謂。

旅行界的新舊三“俗”,你中招了幾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