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這就是街舞》走紅背後:青年文化引領爆款,中國軟實力輸出靠網綜

記者/達公思

6月16日下午,由優酷主辦的2018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網綜的產業化升級”主題論壇,在上海普陀區舉行,圍繞“圈層爆款”、產業化升級、節目出海,數位行業大咖暢聊網綜的產業化新態勢。

圈層爆款取代大眾爆款

2017年,全網共出現159部網絡綜藝節目,較16年同比增長53%,播放量同比增長120%。除了作品數量的遞增,用戶圈層化的細分也是一大特徵。簡單來說,每個群體對內容的消費越發不同,他們希望觀看自己最喜歡的內容類型,而不僅是一個大眾化的內容。

在此情況下,不少以圈層為入口的網絡綜藝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如街舞類的《這就是街舞》,脫口秀類的《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等,成為爆款網綜裡不可忽視的一股勢力。

“圈層爆款”的頻頻出現,正是一次對青年文化的激活,用年輕人的態度來打破圈層,其中,《這就是街舞》以高話題、高口碑、產業化打法率先“出線”,

阿里文娛大優酷事業群副總裁兼CTO莊卓然介紹,截至5月底,《這就是街舞》播放量超9億,微博話題閱讀量130億,討論量超過1個億,成為在2018上半年的唯一一檔能和《創造101》比肩的爆款。

《這就是街舞》走紅背後:青年文化引領爆款,中國軟實力輸出靠網綜

技術產業與文娛雙向賦能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青年藝人透過網綜出道,如《偶像練習生》《創造101》,通過劇情化、真人秀化和陪伴式的養成感,這打破傳統娛樂經紀的運營模式,也為藝人孵化和偶像打造提供新思路。

以《這就是街舞》為例,此前阿里和優酷已經成立了經紀公司,主要工作就是運營旗下藝人前期階段的成名,優酷希望能將節目中有潛力的舞者,推上去成為中國有影響力的舞蹈明星,若節目出來的藝人能夠得到長遠發展,對於節目也是一種反哺。

電商產業和內容產業也因網綜的產業化,而產生了雙向賦能。此前,綜藝節目的運營往往是內容歸內容,營銷歸營銷,兩者很難做到協同融合。憑藉阿里體系的獨特優勢,優酷提出了“生態共振”這一關鍵詞,目標是參與互動的大文娛乃至阿里系的業務能從協同效應中都有所收穫,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一方面,天貓的電商基因給節目的招商、用戶互動以及節目環節設置都提供了不少新玩法,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先佔領年輕人的心智,再佔領他們的錢包,實現價值變現,如運用“粉絲經濟”,通過線下商演、廣告代言、藝人IP、周邊產品等渠道。

《這就是街舞》走紅背後:青年文化引領爆款,中國軟實力輸出靠網綜

向世界輸出爆款

隨著觀眾審美水平的不斷提升,綜藝節目也在極快地進行創新、不斷突破,這為網綜的IP化、規模化輸出發展提供了契機。

全球電視節目研究機構The Wit CEO Virginia Mouseler在論壇上表示,中國會是下一個向世界輸出爆款的國家,但需要把關注點從製作體量和規模轉向模式創新。

據優酷方面透露,憑藉著正能量與“街舞”的中國化表達,《這就是街舞》受到海外的歡迎,已經計劃在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更創下了國內網綜海外版權的價格新高。

除此以外,優酷還公佈了新一批出海名單,包括《愛的時差》、《了不起的匠人3》、《三日為期》等多個優質節目,即將在海外多個國家播出。《愛的時差》將覆蓋馬來西亞(包括文萊)、新加坡、泰國、菲律賓、緬甸、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多個國家。《了不起的匠人3》《三日為期》等將在馬來西亞、文萊地區播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