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教育改革,不能讓一個孩子掉隊

近日“熱點話題談心錄”之《一切為了孩子,看湖南如何化解大班額》一文提到,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平高質的教育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曾幾何時,大班額問題是教育管理者心中的結,解決大班額問題,給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出了一張高難度的“考卷”。如今,這一問題被搬上了全國“兩會”的會議桌,寫進了湖南省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基於此,文章從湖南如何讓大班額徹底消腫、完美“瘦身”這一角度,進行了深入分析,在此不禁為化解這一問題的“湖南答卷”點贊。

自九年義務教育普及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對教育的觀念,已經由從前教育意識的淡薄提升到追求高質量教育。“平等、立德、改革,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孩子揹負著父母的希望,更主宰著一個國家的未來,讓孩子們享有公平公正的教育,就不能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為他們出彩的明天做好最堅實的保障,這是我國教育事業必須追求的目標。

儘管在追求高質量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已經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從全國範圍來看,仍面臨著一些現實問題。比如我們時而看到,一間再平常不過的教室,好似蜿蜒長龍般的學生桌椅把教室塞得滿滿當當,老師身上總是標誌性地掛著小蜜蜂,對視力不足1.0的後排座學生來說,黑板上的字跡簡直可以媲美天書。這一“大班額現象”在全國各地的學校都曾上演,湖南自然也不例外。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大致可歸為三種:一是現如今人們的教育意識加強,而城鄉教育差距仍然存在;二是學校受限於師資或硬件設施配備不齊因素,碰上生源過多情況,導致班級學員超標;三是自二胎政策放開後,我國中小學“大班額現象”日益嚴重。

大班額就好比大鍋飯,鍋只有那麼大,米放多了,水跟火候都不好控制,煮出來的飯口感差了不說,還可能夾生。同理,學員過多會導致課堂質量下降,老師分給每個孩子的關注度自然減少,甚至會出現斷層。加之城鄉學校師資參差不齊,家長和學生們對名師名校也是趨之若鶩。那些家庭條件不優越,且被忽略的孩子,在現如今這種唯成績論的教育體系制度下,隨時面臨著掉隊的可能性。他們已經被人為劃分在不同的起跑線上。許多孩子在這樣一種不公平的教育環境下,身心健康受到影響。正是意識到這些問題所在,各地始終把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把大班額這一問題徹底化解,湖南又到底有哪些有益的經驗呢?早在2017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開展消除大班額專項行動的通知》,明確了在全省開展消除大班額專項行動的目標任務,這一全盤規劃,給發展教育公平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於是,全省浩浩蕩蕩的大班額整治行動拉開帷幕,加大鄉村及基礎薄弱學校的扶持力度,壯大優秀師資團隊,拉近城鄉教育差距,在教育資金及學校硬件設施問題上,各地更是遵從“一地一案”“一校一策”原則來解決。尤其是作為全省教育風向標的省會長沙,在控制大班額現象上一改以前的擇優、擇校、等級分班招生制度,小升初實行微機派位,均衡編班和師資,嚴把入口關,堅決遏制變相擇優擇校行為,防治人為大班額現象發生。辦公平公正、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這是黨和政府對三湘人民的鄭重承諾,現如今一系列政策的落實落地,也讓人民看到了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行動與決心。

少年強,則國強。每個孩子都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期待大班額問題化解後新的教育面貌,也期待孩子們擁有一個更出彩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