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 給孩子報夏令營的時候,別忘了給自己也報一個

  • 前不久有一篇很火的網文,從中產到破產只差一個暑假,裡面介紹了中國有一半的中產階級的家庭,孩子的暑假基本都泡在夏令營裡。而這十天左右的夏令營國內的價格一般是7千左右,國外的價格則是3萬起步。

  • 相對於一個長達兩個月的暑假來說,不花個6、7萬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自己的孩子過了一個暑假,不去一趟歐美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出去旅遊了,當然這裡不排除有一部分的原因是攀比的心裡在作怪,但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家長本身的意識所決定的,

  • 每當假期來臨。作為家長的我們,擔心啊,擔心自己的孩子掉隊了,看看家長群,這個去新西蘭遞延幼兒教育,那個去英國學習紳士淑女禮儀,最不濟的也弄到了首都北京,回頭看看自己的孩子,還在沙池裡面玩泥沙,髒兮兮的像個小乞丐,這可怎麼得了,於是乎,咬牙切齒,使出吃奶的力氣也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怎麼的也得花個一兩萬大洋,讓自己心安理得吧,於是大把大把的鈔票花出去,帶回了一種心裡安慰,我的小孩應該不比別人的差了吧。

  • 我家的小橙子就在一個假期裡面報了三個班,每個班十天,一個是英語口語,一個是籃球,還有一個是美術,花費雖然有點貴,但是也能接受,我們小兩口子,想當然的認為,英語口語好啊,從小要培養孩子的語言天賦,尤其是現在孩子正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時候(這是培訓班老師說的)。然後光是學習也不行,那就再報一個籃球班吧,讓孩子有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這樣能讓孩子的性格開朗一點。打打球出出汗也挺好的,接著呢,孩子的想象力也很重要,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間,不是有句話叫,思想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嗎。美術就能很好的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啊。

  • 結果怎麼樣了呢,結果英語學會了幾句,good morning 和 byebye 還起了一個英文名字。籃球終於學會了拍球,有時能拍15下,有時能拍21下。畫畫倒是學會了不弄髒衣服。因為穿了圍裙,臉蛋還時有沾上色彩。圓圈畫得挺好,直線差了一點。一個月,錢沒少花,朋友沒認識幾個,東西沒會幾樣,心情也沒見有多開心。

  • 這不對啊,我們是為了孩子好的啊,對沒錯,我們是為了孩子好,至少當時我們小兩口是這麼認為的,要不然誰也不會把近萬塊丟進入,可是我們卻忘記了,那個只是三歲半還沒到的孩子。

  • 隔壁鄰居還帶著兩歲多的孩子去新西蘭體驗英語母語教育,十五天後回來跟我們海聊新西蘭的空氣有多好,食物全是有機的,英語的母語氛圍好極了,那可是兩歲的寶寶,

  • 做家長的焦慮啊,你看看人家黃磊的女兒多多,那英語多棒啊,

  • 黃多多和爸爸黃磊一起去參加電影《圓夢巨人》首映禮,現場大秀英文和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對話毫無壓力。早前黃磊在微博上曬多多寫劇本的照片,照片上可以看出,多多姑娘的劇本竟然全部是用英文進行寫作的。

  • 我的孩子就要照著他的樣子去培養,

  • 再看看黃中磊的兒子,威廉

  • 威廉在《爸爸去哪》的節目中和外國友人的英文對話,那簡直逆天了。加上對足球和籃球的喜愛,更是吸引了無數的眼球。

  • 結果我家小橙子,現在最喜歡的還是玩沙,鄰居家的小孩終於把爸爸媽媽說得大聲又響亮的。

  • 我在給孩子選擇培訓班,夏令營的時候,完全是按照大人的一廂情願去選擇的,稍微冷靜一下就知道,這十天,八天的課程並不能給孩子帶來多大的改變,但是我們還是奮不顧身的跳進入。就是因為我們的出發點,確實是為了孩子好啊。

  • 其實為了孩子好,還有一個更好的方式,是被家長忽略了的,那就是,給自己報一個班,提高自己的能力。身體力行比什麼夏令營更重要。

  • 最近無意間看了一個節目《極限挑戰》裡面有一個環節。

  • 一群高三的學生在球場站成一排,節目的嘉賓提出六個問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學生,那麼就往前走一步。這六個問題是:

一,你父母都接受過大學以上的教育嗎?

二,你父母為你請過一對一的家教?

三,你父母是否讓你持續學習課外的一門特長,並且目前還保持一定水準?

四,你的父母是否讓你擁有一次出國旅行?

五,你父母是否承諾你出國留學?

六,從小到大,你是不是你父母心中的驕傲,他們是否一直在親戚朋友面前誇你?

  • 原本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同學的距離慢慢拉開,這個距離的產生,和孩子本身的努力沒有多大關係,是他們的父母給予他們的優勢。

  • 如果這還不能說明什麼,那就來看看今年的高考狀元的背景。大多數狀元的出身,是公務員或知識分子家庭。大多數狀元就讀在名校。大多數,狀元產生於省會。也就是,好氛圍,好資學校,好城市的三好學生。

  •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教師,家長的身上有孩子的影子。西方有一句諺語:三代出一個貴族,個人的成長是需要文化的積澱和薰陶的,十天半個月能給孩子帶來多大的變化呢。帶給孩子更多的是快樂經歷吧。而更多的需要家長的表率性作用。

  • 父母要活出孩子想像的樣子。而不是讓孩子活成父母想的樣子。所以在給孩子選擇夏令營和輔導班的時候,別忘了給自己報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