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東方。生活。美學。

最美微雜誌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酷暑难耐,三伏过后,处暑节气至,至此,苦夏已过,秋季即将到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农历戊戌年 七月十三 星期四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此时太阳正运行到了狮子座的轩辕十四星近旁。夜晚观北斗七星,弯弯的斗柄还是指向“申”(西南方向)。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在经历了盛暑的热击之后,终于可以告别炎炎夏日,转而迎接凉爽天气的到来。

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处暑三候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一候鹰乃祭鸟”是指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二候天地始肃”是指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天地一片肃杀之态。古时有“秋决”的说法,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在今人看来,不免更添悲凉之意。

如黄巢的《菊花》诗中所说:“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吕氏春秋》上说:“天地始肃不可以赢。”即是告诫人们秋天是不骄盈要收敛的季节。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三候禾乃登。禾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为成熟。人们常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多指庄稼成熟而进行秋收的活动,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水稻成熟收割。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诗中有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于寂寂夏日中感受到秋天带来的凉意,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想必多数人的心情都与诗人高度契合。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不过在此时真正进入秋季的也只有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因气温降低,空气干燥,会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则往往会形成一场秋雨。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此刻便能真正体会得到。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而在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已大步南移,在其控制的南方地区,仍会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到高温天气。这便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在结束了秋老虎天气之后,才会真正迎来秋高气爽的凉秋。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处暑养生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到了秋季,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大,很多人都会有疲乏之感,这就是所谓的“秋乏”。秋乏是一种自然现象。“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此时,保持充足的睡眠是十分必要的。处暑后天气变凉,应该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在10点之前入睡。并且要早睡早起,也可适当午睡。这样有利于化解困顿情绪。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在饮食上也要注意保持饮食的清淡。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物。还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和豆制品等。不吃油腻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另外,适当锻炼也很必要,要有充足的体能,才能减轻季节交替时身体的不适感。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处暑民俗

处暑节气的许多风俗都与祭祖迎秋有关。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是人们出游登高的好时节。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是为秋季独特之美。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度布施活动。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处暑诗词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悯 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菊 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长江二首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最美人间处暑秋

处暑,正处于寒暑交替、水火中和之际。暑气悄退而人心爽朗,秋意渐浓而不至于悄然生悲,秋云飘逸,秋水如镜,秋雨清凉,正是畅游人间的好时节。

望秋水|处暑秋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光清浅,秋水澄澈,水天一色,让人情动于中,不禁思念起远方的伊人。“盈盈醉眼横秋水,淡淡蛾眉抹远山”,当你望着一池秋水,秋水也如一汪明眸,凝视着凭栏而坐的伊人。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赏秋云|处暑至,暑气止,天高气爽,就连天上的云彩也变得纤巧轻盈,不像夏天的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此时赏云天高云淡,无不让人心旷神怡,不如学王摩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自有一番恬淡。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听秋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秋雨带着渴望已久的清凉而至,冲刷掉酷暑的烦躁疲惫。余光中说:“雨是最原始的敲打乐”,一场秋雨如一首秋之进行曲,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骤雨打荷叶,滴滴点点滴滴,总有一种听觉上的美,怪不得李商隐要“留得残荷听雨声”。

处暑|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end-


点击下面链接,查看往期美文

人生最美是清欢

愿有一屋,不被打扰,幸福终老

一袭江南梦,醉卧烟雨中

春在水墨中发芽

恬淡 , 禅里开出的花

寻得一方庭院,做匠人

有一个院子,种花,画画

春未暖,花先开

中国青花蓝,惊艳世界

寻一扇窗子,找到一份静心

杨丽萍在大理:拖地浇花,春暖花开

寻一个小镇,守一人终老



主 编 推 荐

看道


在这里,遇见美好的灵魂

每早八点,给你讲故事

长按识别二维码 即刻关注看道

人物 | 美文 | 情感 | 好书



東方的。生活的。最美微雜誌。



生 如 芥 子 有 须 弥

心 似 微 尘 藏 大 千



中国最有价值和影响力的生活美学传播机构之一

每日分享最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和生活美学新鲜资讯


招商、合作、交流

--

扫描二维码关注加为好友吧(注

来意)

我们只探讨一切与美有关的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