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 美國貿易戰—“火燒”伊朗石油

日前,美國宣佈將會加大對伊朗的制裁,同時還將限制伊朗石油的出口。隨著這一強硬的新聞發佈,隨後伊朗媒體PressTV7月1日報道,伊朗第一副總統賈漢吉里在當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伊朗準備通過私有企業以透明的方式出口石油抵抗美國政府的制裁行為。

隨著美國製裁在即, 伊朗貨幣里亞爾兌美元匯率正在加速下跌,致使伊朗國內民眾組織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3月估計,伊朗政府外匯儲備規模在1120億美元,經常性賬戶仍有盈餘。這些數據表明,在沒有外部支付危機的情況下,伊朗能夠經受住制裁。

但伊朗貨幣里亞爾兌美元匯率正面臨來自美國製裁的壓力,據外匯網站Bonbast.com的數據,25日黑市匯率已跌破1美元兌90000里亞爾,上週四(21日)的匯率為1美元兌75500里亞爾,去年年底匯率為1美元兌42890里亞爾。伊朗政府設定的官方匯率為1美元兌42000里亞爾。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將在今年8月重新對伊朗實施部分制裁,今年11月還將加大制裁力度。制裁可能導致美元結算通道關閉,伊朗無法通過出售石油獲得美元,這樣的市場預期引發伊朗人加速兌換美元。

世界經濟自從擺脫次貸危機影響後,全球經濟進入了穩步增長的週期,中國、歐盟、日本以及印度等國家的經濟發展面臨著日益增長的石油進口需求。然而,美國總統特朗普卻在全球石油供應緊張時期,不管國際石油消費者迫切的消費需求,突然撕毀了聯合國和伊朗的伊核協議,下達了對伊朗石油的封殺令,要求世界各國從11月份開始停止進口伊朗石油。另一方面加拿大、委內瑞拉等主要石油生產國石油供應中斷,以及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宣佈另外兩個東部Zueitina和Hariga油港遭遇不可抗力因素,東部所有的原油出口均已暫停。因控制該地區的利比亞國民軍阻止船隻進入港口,利比亞原油產量下降至此前的四分之一,此前產量約為100萬桶/日。這些事件發生無一加劇了石油供應緊張的局勢和市場擔憂未來油價走高的趨勢,對全球經濟順利發展埋下重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美國貿易戰—“火燒”伊朗石油

特朗普政府意欲通過制裁伊朗經濟命脈石油產業,使其經濟發展陷於國家赤字的困境,進而引起國內民眾的不滿,顛覆伊朗政權,徹底打垮伊朗經濟,這是美國政府歷來希望達到目標;第二,中東石油國家多個公司即將準備面向市場IPO,當前高油價極有利於IPO募資順利進行,可以極大增強這些國家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以後可以有更多談判籌碼使美國處於不利的地位,藉機制裁伊朗石油產業可以施壓OPEC國家沙特增產石油產量200萬桶/日,此舉如果能夠達到,那麼全球油價將在短期內下降,對這些中東國家石油IPO極為不利,可以大大削弱其經濟實力和國家實力。第三,通過石油制裁這一措施,間接打擊其主要合作的石油進口國的經濟,特朗普可能憑藉撕毀伊核協議,制裁伊朗石油產業之機,增加對全球經濟掌控力。第四,美國通過自身對世界的影響力控制國際油價,操縱國際油價,最大限度的賺油錢。

美國貿易戰—“火燒”伊朗石油

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合作與互贏已經成為共識,不會有哪個國家會輕易的切斷自己與伊朗的原油合作,那必將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由於特朗普在貿易上的霸權主義,亞洲國家正組成統一戰線。當前有中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等16個國家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在密集商討中,中國和印度已啟動正式協商,並聯合日韓等國成立“買油國俱樂部”,就聯合採購石油的可能性以及聯合談判降低原油在亞洲市場的溢價問題進行協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