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代昨日對話 今天“樂壇教父”陳彼得厚重點題《好聲音》舞臺初心

8月10日晚,在浙江衛視最新一期《中國好聲音》中,74歲的臺灣流行樂壇教父陳彼得與李健合唱《一條路》,註定會成為這檔節目歷史上的一幕經典,也值得收藏進華語樂壇的時光相冊。

無論你們是否記得,他都是音樂世界裡那個“快樂的青年”

哪怕年過古稀之年,登上《中國好聲音》舞臺的陳彼得依舊精神矍鑠,舉手投足間,有著年輕人無法匹敵的帥氣和韻味。

陳彼得有著“臺灣流行樂壇教父”之稱,他是將R&B、搖滾等西方元素引進臺灣流行音樂的第一人,《阿里巴巴》《遲到》《一條路》《一剪梅》等作品,引領和代表了臺灣當時流行音樂的嶄新路線和優秀水準,那些膾炙人口的旋律,風靡了一個時代。

代昨日對話 今天“樂壇教父”陳彼得厚重點題《好聲音》舞臺初心

他說,自己就是想切身體會一番年輕音樂人在追夢過程中的不易和艱辛,“像我(這樣)的年齡也來參加比賽,因為我是代表昨天,周杰倫他們代表today(今天),這些參加海選的學員都是tomorrow(明天),我看作是三代同堂,對我來講也是非常難得的機會。”陳彼得的登臺讓我們看到一位熱愛音樂的前輩即使年華老去,在靈魂深處卻依然鮮豔生動。

熱愛音樂本身,才是走上這個舞臺怒放的唯一理由

陳彼得的出現,似乎是在和後輩共勉——你熱愛音樂本身,才是走上這個舞臺怒放自我的唯一理由。懷揣著對音樂的熱愛,JC陳詠彤來了。還在香港理工大學讀大二的她,兩年前就已發行《說散就散》,只是香港人人都知道這首歌和JC這個名字,卻沒有人認得她的模樣。

對這段經歷感同身受的周杰倫,也分享了自己的一段往事:早年他發行第一張專輯《JAY》時,臺北西門町每家店都放他的歌,但無論走進哪家店,都沒有人認出來。正如哈林所說,有作品才有觀眾,有觀眾才會有演唱會,作品才是一個音樂人的立身之本。

代昨日對話 今天“樂壇教父”陳彼得厚重點題《好聲音》舞臺初心

探索華語樂壇的明天,釋放個性歌者的無限可能

“時間讓我的容顏衰老,只是物理狀態。可是我有音樂,那是我的化學狀態。”陳彼得讓我們看到音樂的美好,而承載著華語樂壇希望的《中國好聲音》一直在做的事,就是用音樂探索明天。

《中國好聲音》堅持用多元化的碰撞引領大眾的音樂審美和情趣,去感知未來的流行。以陳彼得為代表的音樂人,是今天的基石;以周杰倫、李健、謝霆鋒為代表的當紅導師,是明天的榜樣。而《中國好聲音》,它讓我們看到音樂綜藝、華語樂壇的下一站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