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影》的藝術情結與經典之夢

看完張藝謀新片《影》,立馬寫了一篇觀後感,可是輾轉難眠,我試圖探索無法成眠的“原罪”,在終於想通的那一刻,已經是晚上十二點,我從床上跳起來,坐在電腦前,決定重新再寫這部影評,我覺得此時此刻的想法,更貼近我真實的感受。

將一篇成功的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作品,成功率很高,因為經過作者精細的構思,再加上文學的滋養,文化的支撐,使人物、故事和立意都趨向成熟。此部《影》是根據朱蘇進的小說《三國.荊州》改編。但是,張藝謀只是藉助故事原型,更多是將自己的思想和觀點注入影片中,如此,影片才會呈現出黑澤明《影子武士》的思想,出現中國元素的水墨畫面。

《影》的藝術情結與經典之夢

那麼,張導是如何將這些想法帶到《影》中呢?

他說:“影片中的水墨畫不在於白和黑,在於用水重新洗涮之後,那些難以分辨的微妙的層次……另外,這部影片我想要說的是人性。”

也就是說,影片有兩大看點:中國元素的水墨畫和探討人性的故事。

影片一開始,如同一幅巨型的水墨畫,在筆尖緩緩地詩意地暈染開來:灰濛濛的天空下著滂沱大雨,一座木製“宮殿”立於在浩蕩的湖面之上,“宮殿”身後是一座座延綿起伏的菸灰色山脈,一條船無聲地從遠處駛來……

確實,銀幕上的畫面極美,就如一幅靈動的水墨風景畫。


《影》的藝術情結與經典之夢

靈感是需要本錢的,如果沒有豐厚的積累,沒有奇特的想象力,作品就很難出彩。比起其他導演,張導有足夠的資本和能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相對於小說,他的構思完全跳出了故事本身,影片呈現黑白兩色之間的灰色調,一下子將觀眾帶入一個蒼茫的悲壯的環境裡,在這種極簡的灰元素裡,他成功的將琴棋書畫、陰陽八卦等融入到故事裡,為了達到最佳的效果,可以看出許多的細節都需要精心預設的,才能達到眼前的場景,這一點非常的不容易,可惜的是影片過於追求效果,使之刻意的痕跡太重,反而煞了風景。在此之前,他的作品追求的是濃烈的金黃,此部影片卻是單一的灰調,兩種極端,讓人覺得用力過猛。如果僅僅看作成一部精雕細琢的文藝片,應該是值得欣賞的,畢竟這種別具一格的畫風,讓人耳目一新,感受一種極致的另類美,也看出張導是費心想呈現給大家一幅令人稱絕的藝術品。

但是,張導追求絕不是單一的美,而是有更深層的表達——人性。

影片因有小說的基礎,所以故事性很強,情節反轉力度很大,設置的懸念也很出彩。首先出場的沛國主公,為了求安寧,讓大都督子虞息事寧人,還不惜將自己的妹妹長公主嫁給對方作妾;而一身正氣的子虞,公然反抗主公的要求,還向敵國大將楊蒼提出決鬥,準備以命相搏,以收回境州,揚沛國之士氣。

事實上,主公一點不昏庸,子虞也一點不氣魄。他們都在偽裝,滿肚子的雄韜偉略,各自運用手中的力量,明爭暗奪……

雖說這是一部架空的歷史片,但是,熟悉三國的人會認為子虞是周瑜,主公是孫權,魯大人是魯肅,吳大將是田戰,小艾(都督夫人)是小喬,楊蒼是關羽,境州就是荊州。荊州是三國時期,群雄逐鹿之地。所以,對國人來說這部影片,其實就是《三國演義》裡的一個片斷。

整個片斷圍繞的一箇中心點:陰謀論。

《影》的藝術情結與經典之夢

如果張藝謀只是一個普通的導演,或許,這個故事比較完美,他探討的人性之惡,也極其到位,然而他是中國最出色的導演之一,是大屏幕上的幕後精英,他的作品不僅面對全國人,也會推向國際。站在這樣的高度之上,飽經滄桑的他,看待影片的目光會不一樣,觀眾對他的要求,自然也不一樣。在觀眾眼裡,他所呈現的面應該更為開闊,即使不是上乘之作,至少會讓人心嚮往之。

遺憾的是,他濃墨重灰的表達僅僅是陰謀。那麼美的陰陽、水墨、素琴、書法為背景,使然不過烘托出一部“陰謀”史,這不得不令人產生一絲哀傷。難道國人的陰謀還少嗎?還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推廣嗎?

影片有瑕疵,但也不乏亮點。在劇情的有些細節設計上,不經推敲,從而使劇情漏洞不少。要知道,有漏洞的作品,很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片中的幾位演員,都非常用心的去表現劇中的人物,尤其是一人飾演兩個角色的鄧超。為了演好兩個完全不同特徵的人,他先增上20斤的肉,再減去40斤的肉,在短時間內做到這一點,他也是拼了。所以,在影片中,他成功的塑造一張臉、兩個人:陰鷙孤僻的病子虞,身強力壯的雄“影子”。在鄧超身上,我們看到一名真正演員的精神,值得敬重。

所以,比起一般的電影,這部電影可以看,也有值得欣賞的部分,但是很難成為經典片。如果,將非要大力推薦這種陰謀片,那麼,在我眼裡,《影》便是一種失敗。

瞭解三國文學的人,都知道三國時期最為突出的是儒家文化與兵家文化,出現了大量的文學家,如蔡琰、繁欽、路粹、丁儀、楊修、荀緯;出現一批獨特風格,被後人尊為典範的士大夫,如,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這些文人的作品,大量的反應出當時社會的現狀,反映人民遭受的苦難,即使過了百年千年,這些作品依然有著值得人思考和反思的地方。

而電影《影》沒有“君子之仕,行其義也”,沒有“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有的是明爭暗鬥、離心離德、勾心鬥角。或許將悲劇不斷放大,將人不斷黑化,可以獲得驚豔般的效果,只是在銀屏上大量這些爾虞我詐的場面,且其樂無窮,會不會讓人忘記這個世界的本來面貌?

前些天賈樟柯導演回覆《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先生微博評論中,有這一句話非常好,他說“真話是最大的正能量。”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幾個讓人期待的大師級人物,他們的作品讓人期待,是後來人追求的勇氣和夢想。所以對於張導的《影》,普通觀眾要的更多。再退一步講,此片或許不能以個人喜好,簡單用好與差來評價,如果追求細節的完善,精神內核的完美,這部影片顯然不夠完美,稱不上經典;如果,只是將其視為一部製作精美的藝術片,它卻是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