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泄洪造就了“迎泽湖”,藏经楼本是“外来户”

迎泽公园其名,以邻近古太原之迎泽门而得之。迎泽门即今天的大南门。迎泽公园是古城的一处地标性"景点",她承载了无数太原人的欢声笑语,记录了众多太原人的春兴秋愁。

迎泽公园里三分之一都是水,叫迎泽湖。这个湖像是迎泽公园的眼睛,聚集了公园的所有灵气。

关于这个湖的形成,史料的记载也颇有几分传奇色彩。

泄洪造就了“迎泽湖”,藏经楼本是“外来户”

飞阁流丹"藏经楼"

据说,清光绪十二年夏末某日,太原西山地区上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风骤起,飞沙走石,暴雨倾盆,这场雨一直下了四个时辰,直下得汾水暴涨,肆虐漫漶冲垮了堤坝,直冲向古老的太原城门,城内顿时成了一片水乡泽国。

等到暴雨停歇,洪水渐退,城南一带的积水却长期滞而不退,由于城墙阻隔,水位比城外还高。于是,人们只好开墙泄洪。这样,迎泽门外的一片低洼地就成了泄洪之地。洪水泄尽,迎泽门外留下了一片湖泊……

迎泽湖分南北。1954年开挖南湖,次年开挖北湖。从上游把汾河水引入黑龙潭,经过西海子,再通过迎泽大街辅设管道引进迎泽湖,然后经过今山西医科大学退到东干渠。

现在的迎泽湖,可谓是风平浪静,一派岁月静好的模样。阳光大好的时候,游人湖面泛舟、双桨摇动、碧波流泻、微风拂面、垂柳依岸、野鸭戏水、水草嫩绿……岁月在此刻被温柔相待。

在迎泽湖南北之间,横跨一座石砌七孔桥,虽历经岁月沧桑,仍坚固美观。七孔桥1955年初建时只有五孔,后来随着游园的人数渐增,五孔已不能承载其重,故于1962年年增建两孔,成为了现在的七孔桥,站在桥上最高处,南北两湖的秀美风光尽收眼底。默默驻守在桥墩上的几头石狮子经过风雨冲刷,游人的万手抚摸,也给整个七孔桥平添了几分岁月的沧桑感......

迎泽湖西北方向就是迎泽公园的"灵魂"——藏经楼。

大部分去过公园的,可能都见过藏经楼,不过令许多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座藏经楼本不是迎泽公园的"土著居民",而是从太谷县"搬"来的。

泄洪造就了“迎泽湖”,藏经楼本是“外来户”

北侧匾额"古藏经楼" 姚奠中题

泄洪造就了“迎泽湖”,藏经楼本是“外来户”

南侧匾额"藏经楼" 曹中厚题

泄洪造就了“迎泽湖”,藏经楼本是“外来户”

"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郑林为迎泽公园藏经楼书毛泽东诗词集句楹联 1962年

藏经楼位于公园正中央,坐落于一个高1.7米的石砌台基之上,高约17米,从外观上看是三层建筑,实为两层,全木结构,重檐歇山式琉璃瓦顶。底层周有回廊,檐柱间置花卉图案镂空雀替。内部主体面阔三间,明间隔扇,次间槛窗,槛墙为须弥座式样。门窗皆红色裙板,绿色窗棂,轻捷灵动。

据太谷县志记载,藏经楼始建于金大定廿五年(公元1185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原是太谷县资福寺的建筑之一,称藏经阁,重建于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为仿明建筑。资福寺早毁,唯藏经阁独存。新中国建立后,1954年开始筹建迎泽公园,于1958年将藏经阁从太谷县迁至迎泽公园,1960年全部安装完工。

梁思成先生所著的"中国建筑史"第七章中,第二节介绍元代木构实例,其中有"资福寺藏经楼",全文如下:

"山西太谷县城内资福寺,创于金皇统间,其大殿前之藏经楼,则为元构(编者按:与太谷县志所载有异,梁先生认为较晚),楼左右夹以钟鼓楼,成三楼并列之势,楼本身两层,每层各重檐,成为三层四檐,外观至为俊秀。其平座铺作之上施椽作檐,尤为罕见。"

藏经楼上一南一北都题有匾额,北侧是国学宿儒姚奠中先生手书"古藏经楼",温柔敦厚,沉郁不惊;南侧匾额"藏经楼"为曹中厚所书。南侧楹联"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由原山西副省长郑林于1962年书写,沉浑挺拔,结体姿媚,隐约透着勃勃生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