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十年的老華人含淚感悟:外國的空氣很甜,但很容易窒息

對於中國人而言,“十”這個數字有著特殊意義,因為它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一種完整性,也因此有了“十全十美”之說。

而對於一個在異國他鄉漂泊的華人來說,十年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個階段,因為已經經歷了新移民的迷茫階段,也已經拋棄了最初移民的些許“內在虛榮”,能夠更客觀地理解和評價國外生活。

十年的老華人含淚感悟:外國的空氣很甜,但很容易窒息

十年的老華人含淚感悟:外國的空氣很甜,但很容易窒息

一名護士的中年危機

到英國10年,凱瑟琳買了房子,並將全家都帶到了英國。而10年前,她還是個某大城市三甲醫院急診科的一名普通護士。

每天 8 點上班,24 點下班,加班費 7 元一小時,這樣的生活凱瑟琳過了 10 年。

作為一個 30 出頭、中專畢業的高年資護士,孩子和家庭分散了自己的精力,同時,本科及以上學歷護士越來越多,凱瑟琳一時間感受到了來自社會、家庭、工作的三重壓力。

“上學的時候我就很想出國,但是因為家庭條件的原因沒能如願。”凱瑟琳說,回頭看起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中專時英語條件不錯,工作後自考了本科,再加上從未間斷過的抽空學習,凱瑟琳辭職後只花了2 個半月準備雅思,隨後順利申請到了英國西倫敦大學的護理本科專業。

十年的老華人含淚感悟:外國的空氣很甜,但很容易窒息

想要的生活,沒那麼容易

但從辭職到進入新工作的這段時間裡,凱瑟琳和大多數人一樣並不順利,甚至焦慮。

沒有朋友,語言不通,去學校報道的第一天,她遇到了 13 箇中國人,得知她想留在英國當護士的想法後,紛紛告訴她有多難。

其中不少人都在英國待了 5 年以上,因為雅思成績達不到就業要求,只能通過不停上學暫時留在英國……這無疑給凱瑟琳潑了一大盆冷水。

儘管覺得灰暗,甚至偶爾會後悔和不知所措,凱瑟琳還是努力調整心態,找到了一份養老院的護理工作,支撐自己的日常開銷。

白天上課複習,晚上去養老院上班。本科畢業後,凱瑟琳開始攻讀碩士,同時準備雅思和護理理論及操作考試(OSCE)。

等拿到英國註冊護士證號,凱瑟琳也碩士畢業了。

以為自己終於熬出頭,卻不知這只是開始。

十年的老華人含淚感悟:外國的空氣很甜,但很容易窒息

從辭職到安定,花了 5 年

辭職,看似帶我們擺脫了當下困境,殊不知,一段漫長而煎熬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儘管雅思考了 4 個 7 分,但英語儲備完全不夠用於日常工作。加上沒有在英國醫院的實習經歷,最困難的時候,凱瑟琳甚至不敢接護士站的電話。

“怕自己答不上來患者的問題,更怕聽不懂。”

這是個放長線的過程,雖然煎熬,可為了自己的夢想,不辜負此前所有的付出,凱瑟琳咬牙堅持,上班時不恥下問,下班後一直學習。

在倫敦工作了 1 年後,她搬到了東部的沿海城市,買了房子,把全家接了過來,還創建了自己的公眾號。

從辭職到安定,她花了 5 年,生活終於有了“生活”的模樣。

十年的老華人含淚感悟:外國的空氣很甜,但很容易窒息

做命運的掌舵者

談起中英醫院的差異,她說英國醫院幾乎沒有醫患糾紛,頂多就是投訴,不會有人指著腦門罵你,更別提送花圈、毆打醫護人員。

雖然,投訴你的人很可能是 10 分鐘前對你非常友好的患者。

“而且,英國人的工作生活分得非常開。下班後不會有奪命連環 call ,可自由選擇加班,加班費是平時的 2 倍,還有 6 周以上帶薪假。”

類似國內的多點執業,英國的護士更像自由職業者,可以選擇全職或兼職,任意選擇工作場所,甚至可以加入護士中介,根據中介安排去不同的地方工作。

凱瑟琳說,如今生活自由,雖然收入和過去相差無幾,但覺得自己不再被工作困住。回顧起自己在三甲從業的經歷她很是感慨,也很感激當時鼓起勇氣跳出圈的自己。

十年的老華人含淚感悟:外國的空氣很甜,但很容易窒息

從零做起,只為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人生不長不短,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選擇等待和“捱”,但大多數人的迷茫就在於,不知道眼前的這個方向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18歲在餐館打工,蹲在地上刷馬桶的時候哭了”

出生於1988年的張卓祖籍遼寧,2007年以學生的身份來美國讀書,隨後在加州讀了一年語言學校。2008年,她認識了同樣是東北人的男友,一年後兩人登記結婚。

十年的老華人含淚感悟:外國的空氣很甜,但很容易窒息

2009年,張卓來到紐約讀大學,選擇了護士專業,“當時半工半讀變得很忙,英文水平也跟不上”,她就只好輟學了。

輟學後,張卓做過一段時間的美甲工作,也想過參加美國陸軍,“入伍後有各種補貼和保險。”不過由於身體原因,張卓沒有通過體檢,在部隊待了一個多月後她就離開了。

2014年,因為性格不合,又有些財產糾紛,張卓和丈夫離婚了,並搬到了姨家的獨棟小別墅住。姨姨家住在紐約的華人聚居地——法拉盛。在那裡,一小棟獨棟別墅,均價大概在2.6萬元人民幣一平方米。在姨家住了3年後,張卓又有了新的感情生活,就從這裡搬走了。

最近,張卓的姥姥也到了美國,姥姥一點英文都不會,張卓就經常去她家看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姥姥的樣子,張卓想起了留美多年來的艱辛,有時也會思念遠在大洋彼岸的家人。

“來到美國10年多,我才回過中國兩次,最可惜的是沒能和父母多相處。”

201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張卓去到主打東北菜的遼寧飯店吃飯,恰巧店裡招人,她就開始在飯店上班。

“剛來美國時我就在餐館打工,那時我才18歲,蹲在地上刷馬桶的時候哭了。現在再做這個已經很習慣了。”

張卓如今在飯店快工作3年了,也暫時不想換別的工作,“從飯店開張到現在一直都在這裡,我已經是經理了。”

張卓負責收銀、點單、收信、協調客戶等,每週工作六天,只有週六休息,平日裡相處的同事們都是大陸來的中國人。因為一直在服務行業,需要經常和人聊天,張卓的英語提升很快,口語也變得流利,“我原先性格內向,現在也變得開朗很多。

張卓每天的生活幾乎是兩點一線,早上9點半從家出發,坐一個多小時的地鐵到飯店。工作11個小時,晚上11點多才能到家。起初來美國的時候,張卓覺得“這裡陽光、空氣都很好,懶洋洋的,生活節奏很慢。”但如今,她每天在地鐵或者馬路上,都會看到無家可歸的人,“為什麼在這座條件如此優越的城市,還會有這麼多流浪漢呢?”

十年的老華人含淚感悟:外國的空氣很甜,但很容易窒息

十年的老華人含淚感悟:外國的空氣很甜,但很容易窒息

2016年張卓認識了現在的男友,也是東北人,現在在紐約做廚師。每天晚上男友也在差不多的時間到家,經常做夜宵給她吃。張卓和男友交往兩年多了,感情很穩定。

“沒有想回國,已經適應了這裡的環境,加上回國也不知道能幹什麼了。”張卓坦言到,他們結婚的日子也被提上了議程。

十年的老華人含淚感悟:外國的空氣很甜,但很容易窒息

華人群租房裡的“百味人生”

轉眼間,來到加拿大已經第十個年頭。前些日子,在麗晶廣場遇見了十年前剛落地加拿大X省時一位合租的室友。

彼時,我們還都是留學生,不約而同為勤工儉學住進了一個華人房東的群租屋。如今,我們已經帶著各自的家眷,從人煙稀少的X省輾轉到溫哥華安家生根。

十年的老華人含淚感悟:外國的空氣很甜,但很容易窒息


認出對方後,我們十分驚喜,坐下來聊起那段群租屋時光,那些每天同在一個屋簷下形形色色租客們,回憶霎時間翻江倒海...

廣東母子

廣東母子是我在群租屋裡遇到過比較友善的兩人,兒子是留學生,來上大學,媽媽過來陪讀。跟溫哥華一些家裡有傭人、出門開寶馬的陪讀媽媽不同,這位X省陪讀媽媽,不是豪門闊太。兒子在學校唸書時,她要在外面打工,給自己和兒子賺生活費。

廣東媽媽在群租屋附近的一個廣式茶餐廳找了份幫廚的工作,早出晚歸,非常辛苦。

為了生存奔波勞碌,並沒有給這個女人的臉上帶來任何苦難的顏色。每次在群租屋中碰上,她總會笑眯眯地跟我招呼,熱情地問候一句:“回來啦,幹嘛去啦?”

我跟廣東媽媽聊過幾次天。或許,她覺得我跟他的兒子年紀相仿,都是來讀大學的留學生,因此對我感到親切,因此後來她每天晚上從餐館下班後,總會給我帶回來一些廚房剩下的點心,這讓獨在異鄉的我倍感溫暖。

十年的老華人含淚感悟:外國的空氣很甜,但很容易窒息


然而,生活對廣東媽媽並不厚待。她的兒子因為在學校缺勤太多,成績太差,被踢出了商學院,最終只能轉入本校的文科。

有這樣一位慈愛的母親陪伴照顧,兒子卻不知珍惜,蹉跎歲月。每每回憶起善良的廣東媽媽,除了溫暖,還有嘆息。

南方姐姐

南方姐姐是一個很神秘的人。十年前,她搬來群租屋時,二十五六歲,姿容靚麗,有幾分王祖賢年輕時的味道。

聊天時,她透露出來,自己來X省就是為了辦移民的。不過,在群租屋落下腳後,她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找到工作。我們所在的城市不同於溫哥華,工作崗位種類單一,數量也有限。

最後,南方姐姐去了房東開的店裡“工作”。但實際上,她每天也並不去店裡上班,只是掛個名字,湊移民所需的工作經驗。

而自從南方姐姐去了房東的店裡工作之後,關於她和房東關係的流言就開始在小小的群租屋裡流傳發酵。

租客們都說,南方姐姐其實給房東當了情婦。

“別人找移民中介做假的工作經驗,要花好幾萬;她找房東,用美色換PR,也挺划算的。”和一個租客在客廳吃飯時,他這樣說道。

但畢竟沒有真憑實據,南方姐姐當小三的故事,也只是一些租客們茶餘飯後的“八卦”罷了。

搬出群租屋一年後,我曾在QQ上找過南方姐姐,問她最近怎麼樣,她似乎不願多說,只回復了一句還好,從此便杳無音訊。

十年的老華人含淚感悟:外國的空氣很甜,但很容易窒息


“鑽石王老五”房東

和房東兩年相處下來,他給我留下最大的印象就是——特別能吹。

每當想起他,腦海中總會迴響起他中氣十足的聲音:“國內XX市又有一個3000萬的項目,我打算投資一下。”

當然,房東還是有一些“吹”的資本的。他在本地開了一家店,但只是不鹹不淡的經營著,不打廣告,不宣傳,也不刻意招攬顧客。因為開店只是他的副業,買房收租才是他的主業。

房東在本地買了5套房,每套都分割成好幾個隔間,租給不同的租客。

照理說,房東這樣的“包租公”,又有自己的生意,在婚戀市場應該是無可爭議的“鑽石王老五”。但現實情況是,房東在加拿大一直找不到對象。

這可能跟我們所在的省份人口少、華人更少有關。總之,逼近40歲大關時,房東回國了。

再回到群租屋時,他帶了一個從國內娶過來的新婚妻子。

十年的老華人含淚感悟:外國的空氣很甜,但很容易窒息


這位新媳婦,從來不跟我們任何一位租客說話,每天的作息也非常奇異,白天睡覺,晚上醒來上網娛樂。

她和房東很快就生下兩個孩子,不過後來就有了南方姐姐的事。

雖然群租屋裡對南方姐姐和房東傳言紛紛,但“正室”媳婦卻從未為此跟房東鬧過。

落魄老闆

落魄老闆是福建人,原本是在多倫多開中餐館的,賺了不少錢,又在多倫多買了好幾套房子,一邊開餐館一邊炒房,很快就發了家。老婆開上了保時捷,家裡的倆孩子也送去了當地最頂尖的私校。

十年的老華人含淚感悟:外國的空氣很甜,但很容易窒息


這樣的一個人,為什麼會淪落到我們的群租房裡呢?

和他聊天的時候,他告訴我,他被國內一個親戚忽悠了。當時,他賣掉了多倫多幾棟價格正在飆漲的房子,以及他生意相當紅火的餐館,把錢全投到了親戚推薦的一個項目上。

結局你也能猜到,血本無歸。

不幸中的萬幸是,福建大哥當初沒有把家裡的自住房賣掉,最後還不至於讓家人流離失所。

然而,餐館收入沒了,租金收入也沒了,老婆的保時捷養不起了,孩子們私校的學費也交不起了。

於是,福建大哥一人做事一人當,破釜沉舟,隻身一人離開多倫多,來到我們省。

十年的老華人含淚感悟:外國的空氣很甜,但很容易窒息


在這個房價遠低於多倫多的地方,福建大哥用僅剩的財產重新炒房,想要通過最初發家的途徑,東山再起。

當然,這次炒房和上次的起點不同,福建大哥不能像在多倫多一樣舒服地坐收租金了。在X省,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和給在多倫多的家人寄生活費,他必須每週出去做裝修和建築的零工。

X省大雪及膝寒風刺骨的嚴冬,他跟著白人工頭,出去幹最苦最累的活。

十年的老華人含淚感悟:外國的空氣很甜,但很容易窒息


不過,福建大哥的心態很好,談起投資失利的經歷,語氣都是雲淡風輕的。

他說,他唯一的目標就是,在這裡賺夠錢,趕緊回多倫多跟老婆孩子團聚,重新讓一家人過上好日子。

閣樓情侶

這一對,是群租屋故事裡一抹美好的色彩。

兩人都是20來歲來X省大學讀書的留學生,不是富二代,知道給家裡省錢,所以住進了這棟租金低廉的房子。兩人住在閣樓的兩個房間裡,正好是隔壁。姑娘小夥抬頭不見低頭見,一來二去,愛情的種子悄悄發芽。

剛聽說這倆人在一起時,我就知道,這是一對能修成正果的留學生情侶。

舉個簡單的例子:

週末的時候,男生會出去打工,有時候是機場接送機,有時候是跟著福建大哥一起出去幹裝修。

每次他打工回家前的一兩個小時,女生就開始在廚房裡忙活,為的只是男生回來能吃上一桌熱菜。

女生最常做的,是男生最愛吃的糖醋排骨。每次她一燒排骨,酸酸甜甜的香氣就飄滿屋子。

十年的老華人含淚感悟:外國的空氣很甜,但很容易窒息


男生回來後,倆人有時候還會叫著我一起吃。我蹭了幾頓以後,就不好意思再當電燈泡了。

女朋友給打工回家的男朋友做飯,聽起來好像是不足為奇的小事。但來到溫哥華以後,我愈發發現這種“患難”感情的難得。

不是說溫哥華沒有真愛,只是來到溫哥華的孩子,大多家庭條件優渥,不愁吃穿用度,即便是情侶同居,也很難有機會上演“同甘共苦”的情節。

這對十年前的閣樓情侶,就是我前幾天在麗晶廣場偶遇的孩兒他爸和孩兒他媽。

十年的老華人含淚感悟:外國的空氣很甜,但很容易窒息


彷彿睡夢一場的功夫,十年已逝。那些年在群租屋遇到的人們,也各自散落天涯。他們經歷的苦樂悲歡,是我們看到的人情冷暖。

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慾望過多,身心本無累,累的是揹負太多!

你生氣,是因為自己不夠大度;你鬱悶,是因為自己不夠豁達;你焦慮,是因為自己不夠從容;你惆悵,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每一個煩惱的根源都在自己這裡,其實都是因為你不夠優秀。

人生有多少個十年,活的即是一種心境,窮富也罷,得失也罷,勝敗也罷,都如雲煙,風吹即散,人生,是不斷收成與拋棄的進程,要得之安然,失之漠然,成不驕,敗不餒,不仰視他人的輝煌,不眼羨他人光輝,掌握實在的自個,活出自個的本性,聽自個心裡的感受,只需心是結壯的,日子即是高興的,日子即是實在的…...

“春耕夏作秋收冬藏”,急不來,慢慢來,堅持就好。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