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山東搶抓機遇、先手佈局,全面深化與日韓交流合作

山東搶抓機遇、先手佈局,全面深化與日韓交流合作

從中國地圖看,山東與日本一衣帶水,與韓國隔海相望。毗鄰日韓,形成了山東對外開放的門戶優勢。

近年來,“一帶一路”和自貿試驗區建設逐步展現出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的決心,東北亞經濟格局正在積極醞釀重建,迎來開放合作的歷史新機遇。

山東主動融入國家開放大局,搶抓機遇、先手佈局,全面深化與日韓各領域交流合作,增強與日韓區域合作發展聯動性,努力開闢魯日韓地方合作新空間,打造中國面向東北亞開放的“橋頭堡”。

打造互惠互利大市場

1990年9月16日,跨越兩國,航行236海里,一艘乳白色的輪船緩緩駛入威海港。

時至今日,這艘名為“金橋號”輪船的首航日,仍被認為是中韓交往史上的一個重要紀念日:這是中韓兩國間第一次實現直航,在黃海上架起了一座“中韓海上金橋”,改變了威海這座北方城市的命運。

坐擁毗鄰日韓的獨特區位優勢,山東把日韓作為對外開放戰略版圖中的“一枚重棋”。據省商務廳統計,韓國多年一直雄踞我省第二大投資來源國的位置,山東是與日本交流最密切的中國省份之一。目前,魯韓貿易額佔中韓貿易總額的近1/10,魯日貿易額佔中日貿易總額的7%以上,魯日韓經貿合作碩果累累。

不止於此,改革開放40多年來,山東同韓國的交流合作創造了多個“第一”。早在中韓兩國建交前的1989年,韓國拓普頓公司就到青島投資,成為在中國落戶的第一家韓資企業;2015年,作為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威海成為首個被寫入自貿協定的中國城市,開創了雙邊自貿區建設的先河;2018年,新華錦集團與韓國延世醫療院共同投資建設延世大學青島世福蘭斯醫院,開啟了中韓醫療保健合作的新篇章……

合作優勢促進山東與日韓經貿深度融合。從早期貼牌代工到共同研發共同投資,這其中既有三星、現代汽車、LG、希傑、三菱企業集團、住友商事、伊藤忠商事等大企業,也有眾多的中小企業。他們已經成為山東經濟和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省商務廳亞洲處處長賈繼慶介紹:“以日本洋馬公司為例,該公司的洋馬發動機早期只是在山東企業進行生產。現在,洋馬在青島設立了研究所,將在技術層面與山東進行更深入的合作。”

在帶動山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日資、韓資企業也通過進入山東大市場,形成了電子零部件、汽車發動機、機械裝備、化工、食品、服裝等一批產業集群,進一步增強了企業自身產業鏈和供應鏈,完善了國際化產業佈局,得到了發展壯大。

“山東開放的大門不斷向我們敞開,這是一個互惠互利的市場。未來5年內,我們希望藉助山東能把更多產品和服務帶入中國。”韓國首爾產業振興院本部長金容相說。

搭建廣闊合作新平臺

越來越熱絡的經貿往來,離不開山東創新搭建的多重合作平臺。

一方面,山東積極藉助國家平臺,從戰略高度把深化提升對日韓地方經貿合作水平,作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突破口。

11月21日,作為三國政府主導的次區域經貿合作機制,第18屆泛黃海中日韓經濟技術交流會議全體會議在濟寧舉行。此次會議由中國商務部、日本經濟產業省、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共同主辦,以“推動地區間交流合作”和“以創新開拓新產業和新市場”為主題,旨在建立“泛黃海地區經濟交流的新模式”,也為更多日韓優質進口商品和技術搭建了展示平臺。

另一方面,山東精心培育了一系列開放品牌,打造充滿活力、永不落幕的“雙招雙引”平臺。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創新驅動發展院士懇談會、東亞海洋合作平臺等好戲連臺、精彩紛呈,取得一批雙贏成果。

韓國前總理韓昇洙在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上表示:“這是山東韓國企業,以及今後打算投資山東的韓國企業進行展示、交流、招商的好機會,不僅僅是韓國企業,這也是所有跨國公司進駐山東的基礎和平臺,有助於諸多跨國公司在中國建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平臺的大背景下,交流信息,發掘更多的商機。”

拓展面向海外的地方經貿合作,山東還不斷擴大國際“朋友圈”。目前,山東已同75個國家的地方政府建立友好城市關係222對、友好合作關係241對,相關單位對外建立友好學校、友好醫院、友好團體等關係1167對,總量居全國第二。其中,包括與韓國地方政府間建立了26對友好城市關係、67對友好合作城市關係,與日本地方政府間建立了19對友好城市關係、16對友好合作城市關係。

在剛剛結束的山東國際友城合作發展大會上,山東15個市分別與韓國、英國、法國等國的22個城市簽署建立友好合作關係或加強各領域交流的協議、備忘錄。

一個又一個友城合作的背後,是山東更為廣闊的開放胸襟、更為頻繁的城市互動、更深層次的產業融合和更具創新的合作機制。

開啟更高水平開放“機遇之窗”

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示範區……進入新時代的山東,“國之重任”疊加賦予,開放發展春潮湧動,經貿合作機遇良多。

深化中日韓合作,山東進一步發揮區位優勢、口岸和交通優勢,構建東聯日韓、西接歐亞大陸的東西互聯互通大通道。今年3月,威海發揮先行先試政策優勢,與仁川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啟動“四港聯動”物流一體化工作,將中韓及世界各國貨物通過威海、仁川轉至日本、歐美乃至全球,構建東北亞區域物流中心。

加強中日、中韓海關間AEO互認合作,加快開通快速通關綠色通道……山東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正逐步提高。青島海關衛生檢疫處處長邵柏介紹,2019年關區範圍內全面推行班輪衛生檢疫“電訊申報、無疫通行”監管模式以來,船舶通關時間由入境90分鐘縮至15分鐘。

為更好服務對外開放總體戰略佈局,山東自貿試驗區積極探索中日韓三國地方經濟合作,提出一系列措施。比如,加強自貿試驗區與海港、空港聯動,推進海陸空郵協同發展;建立以“一單制”為核心的多式聯運服務體系,完善山東省中歐班列運營平臺;強化與日韓優勢互補,創新中韓“兩國雙園”合作模式等。

同時,藉助“一帶一路”建設,全新模式的經濟合作正在開啟。處於“一帶一路”重要交匯點的山東,正積極與日韓合作開拓第三方市場,進一步加深經貿合作。今年3月,山東新華錦與日本知名二手車上市公司Carchs簽署了合作意向書,雙方共同經營將中國二手車出口到“一帶一路”國家的業務,並將聯合開發日本、韓國的二手車通過青島口岸出口到世界各地的轉口貿易業務。

(大眾日報記者 代玲玲 毛鑫鑫 通訊員 袁春 陳星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