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四中全會精神40問㊱:一體推進“三不”怎麼做?


四中全會精神40問㊱:一體推進“三不”怎麼做?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反腐敗鬥爭,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當前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但對形勢的嚴峻性和複雜性一點也不能低估。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鞏固和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落實這一要求,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持續強化不敢腐的震懾。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後仍膽大妄為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反腐力度;持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一體推進追逃防逃追贓,深度參與反腐敗國際治理。

第二,切實扎牢不能腐的籠子。要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推動各類監督有機貫通,實現對所有黨員、幹部和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督全覆蓋;堅持權責法定,科學配置黨政機關及內設機構權力和職能職責;加強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部門和行業的監督;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制定修訂相關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推進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健全基層常態化、長效化監督機制。

第三,不斷增強不想腐的自覺。加強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教育;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進行嚴肅的批評和自我批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廉潔因素,培養政治氣節和政治風骨。

第四,強化一體推進“三不”的協同性。做到“三不一體”必須深刻把握其內在邏輯,加強頂層設計,相互照應銜接,把“三不”貫通、具體地抓實抓好。要加強統一領導、落實“兩個責任”;促進三者貫通,做到統籌協調;抓住主要矛盾,因時因地制宜;強化紀法思維,用好“四種形態”;加強國際合作,深化交流互鑑。

強烈震懾,但不能內化為心靈深處的自我約束;制度和監督可以減少腐敗機會,但不能讓人自覺向善;教育可以使人向善,但不能用來懲惡。它們功效不同、不能相互替代,但又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只有一體推進“三不”,用好治標利器、夯實治本基礎,才能增強反腐敗工作主動性、系統性、實效性,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