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再善良的人,這兩件事也不能選擇忍讓,否則很容易後悔

不知道大家在小的時候家裡面的長輩有沒有教導過這樣一句話:“吃虧是福”。在被灌輸了這種思想之後,我們變得隱忍,努力讓自己做一個善良的人。當別人請我們幫忙的時候,我們二話不說竭盡全力。但是往往我們的真心卻並沒有換來該有的回報,反而是被別人無情的辜負甚至是踐踏。

再善良的人,這兩件事也不能選擇忍讓,否則很容易後悔

我們對別人的恩情,別人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對身邊朋友的處處忍讓,也被別人看做是軟弱無能的表現。當我們自己遭遇困境需要他人幫助的時候,身邊的人沒有一個願意伸出援手拉我們一把,反而是躲的遠遠的,甚至於落井下石。在經歷過多次這樣的傷害之後,我們長大了,也認清了這個世界的現實。人們總說興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但在生活中比興趣更好的老師反而是我們遭受過的恥辱。一個人即便是在老實,這兩件事也一定不要退讓,不然很容易被別人看不起。

再善良的人,這兩件事也不能選擇忍讓,否則很容易後悔

第一件事:自己應得的利益被別人侵佔

在生活中很多老實人走入社會之後總是喜歡忍氣吞聲。這樣的人往往個人修養都比較高,不會輕易和別人一般見識。有些時候遇到事情總是想著忍忍就過去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要是因為這一點事引起糾紛就不好了。這種息事寧人的想法我們不能認為是錯誤的,但是這種想法也要分對象,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我們這樣做。對於別人的無心之過,我們要學會以寬容的態度去對待,給別人改正的機會。但是對於那些居心不良,故意佔別人便宜的人,你越是退讓他們越是囂張,甚至因此變本加厲。

再善良的人,這兩件事也不能選擇忍讓,否則很容易後悔

我們要明白一件事,我們的善良是為了讓自己得到別人的尊重,而不是為了無止盡的吃虧。當自己的利益受到居心不良之人有意的侵佔時,千萬不要選擇退讓,要勇於與這樣的人進行鬥爭。不然不僅會讓自己被別人看不起,而且還有可能因此給自己帶來災禍。

再善良的人,這兩件事也不能選擇忍讓,否則很容易後悔

第二件事:自己的親人受到別人的傷害

南懷瑾大師曾說過這樣一番話:身為一個男人你可以什麼都不在乎,但是有三樣東西是你一定要豁出生命保護的:年邁的父母,家中的妻子,年幼的子女。這是我們肩上必須承擔起來的責任。

再善良的人,這兩件事也不能選擇忍讓,否則很容易後悔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沒有經過社會的洗禮,不懂得為人處世,所以比較張揚。但是在社會上吃的虧多了,碰壁碰得多了自然就慢慢學會了變通和隱忍的智慧。尤其是人到中年的時候,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得尤為重大。在經歷了世事的滄桑之後,很多人都變得淡然了許多。懂得了在麻煩面前暫時隱忍,能屈能伸才是人生的智慧。而這一切的隱忍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家人過得更好。一個想要做大事的人就得做到忍常人所不能忍,方能取得他人無法取得的成就。但是即便是自己的成了忍者神龜,在家人這條底線上也不能退讓。如果自己的父母妻兒因此受到了傷害,那麼即便是自己取得了成功,也會因此後悔一輩子。你忍讓的目的不就是為了家庭嗎?家庭都失去了,你的忍讓還有什麼意義?

再善良的人,這兩件事也不能選擇忍讓,否則很容易後悔

所以我們要明白退讓不一定就能換來真情。善良是一種高尚,隱忍也是人生的大智慧。但是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有些觸及自己底線的侵犯一定不能選擇忍讓,否則不但會給自己招來禍端,自己甚至還會因此陷入痛苦和後悔中,所以一定要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