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渡人,渡心,渡自己

佛說:人這一生,都是在“渡”。

渡人,渡心,也渡自己!

所謂渡人,不過是生活中的一種包容與理解。

常言道: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人和人,不同的個體,不同的經歷。

渡人,渡心,渡自己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辛苦,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負重。不懂,就不要妄加議論,不明,就不要隨便干預。

一件事的發生,也許對你來說無關痛癢,對別人未必就那麼輕鬆;你覺得低標準,對人而言,可能就是高要求;你覺得無所謂,對人來說,可能卻是難承受。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給別人留點餘地,千萬不要用不可一世的姿態,凌駕於人。

渡人,渡心,渡自己



與人交往要有度,可以建議,但別干涉,可以不喜,但別斥責。

有些事,心中有數就好,表面糊塗也是一種智慧。

每個人都想要安穩平靜的生活,給他人留一絲餘地,也是給自己留條後路,所以不必與自己過不去。

渡人,渡心,渡自己

俗話說: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我們不能光看到別人的缺點,因為我們自己也並不完美。

所以說渡己,其實就是努力地追求人生的完美,也開始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渡人,渡心,渡自己

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存在著很多很多的問題,而每一個人都希望能活成完美的樣子。

為了這個目標,我們不斷地努力、進步,正視自己,接納自己,直面自己的缺點,包容自己的不足。

渡人,渡心,渡自己



所謂渡人先渡己,在包容生活的同時,也請給自己多一點包容。

只有能夠包容自己的人,才能更好的包容他人,包容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人並不完美,而人生是一場追求完美的修行,也正是在追求完美的過程當中,我們才能體會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渡人,渡心,渡自己

張小嫻曾說:內在的修養是對靈魂的一種昇華,而渡心,就是一個提高修養的過程。

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內心豐富、生活充實,會在在生活中進行沉澱,去追求自己內心的嚮往。

不與人爭、不為事憂。無論生活是什麼樣子,都能以淡泊的態度去面對,都能帶著感恩的心去善待身邊的一切。

渡人,渡心,渡自己

學會渡心,做一個灑脫的人,不糾纏於生活的瑣碎,不為生活的磨難而感到憂愁。

佛說: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渡心。

充實內心,才能更好的做到包容;做到了包容自己,才能更好地包容生活,繼而做一個凡事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也不念過往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