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經濟學人&Arm重磅推出報告《物聯網商業指數2020》


導 讀

近日,由經濟學人&Arm聯合推出的最新版《物聯網商業指數2020》重磅發佈。該報告揭示了當前物聯網領域正在發生的一些明顯變化


經濟學人&Arm重磅推出報告《物聯網商業指數2020》


過去七年以來,經濟學人的物聯網商業指數調查已經深入人心,成為物聯網發展領域最具權威的深度研究之一。早期的研究突破錶象、凸顯事實,證明了來自消費、商業與工業界的企業想要突破物聯網的技術與投資障礙有多麼困難。


但由經濟學人&Arm聯合推出的最新版《物聯網商業指數2020》卻揭示了一個明顯的變化:我們正處於全新的“咆哮的20年代” (Roaring '20s) 的伊始,所有產業面對的障礙正逐漸降低,且超過一半的受訪企業已處於物聯網網絡部署初期或大規模部署階段。


經濟學人&Arm重磅推出報告《物聯網商業指數2020》


這項由經濟學人智庫(EIU)進行的研究吸引了850家大型與中型企業參與,企業年收入總合超過5,000億美元。研究結論顯示,此前對物聯網技術的緩慢探索已被十足的信心所取代,進而促成了投資的加速、更高的投資回報率以及更快的從早期部署進入大規模部署的速度。


關鍵的發現包括:

  • 物聯網的“商業價值之路”已經出現。企業在物聯網領域的第一次嘗試通常集中於單個、特定的應用項目,這些項目通常能夠提供明確的投資回報。但隨著物聯網數據與其他數據集合並、納入預測分析或規定性分析,並被用於整合跨部門和組織邊界的流程,物聯網的價值也在上升。
  • 戰略性使用物聯網數據將成為下一個發展前沿。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認為,理解數據的價值有助於他們闡明物聯網投資的商業理由。然而,只有16%的人“強烈”同意“在我的公司中,物聯網的使用是由總體數據戰略決定的”。相應地,迄今為止的大多數物聯網應用都將重點放在監視產品或操作方面,而不是預測和設計。
  • 人工智能(AI)被視為實現物聯網數據價值的關鍵。超過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物聯網數據對他們當前或計劃使用的人工智能至關重要。許多受訪者認為,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是高級分析能力的兩個核心組成,物聯網數據源為人工智能算法訓練提供了最大的價值和競爭差異化。
  • 安全擔憂仍然是阻礙物聯網採用的關鍵。據悉,有45%的受訪者“強烈”或“有點”同意安全性擔憂阻礙了消費者的採用。 有趣的是,32%來自消費品和零售行業的受訪者最不同意這一說法。還有37%的受訪者表示,這些擔憂使他們的公司不願採用IoT戰略。


以下為物聯網智庫對報告部分內容進行的編譯:


物聯網行業現狀


“物聯網商業指數”由兩個10分量表組成,分別跟蹤物聯網產品服務以及內部運營方面。報告指出:


  • 物聯網在產品服務中的應用總得分從2017年的4.43躍升至5.96,這意味著許多公司現在處於早期實施物聯網產品和服務的前沿;
  • 內部運營的得分從4.34躍升至6.82,穩固地位於“早期實施”階段。


經濟學人&Arm重磅推出報告《物聯網商業指數2020》


簡而言之,該指數顯示,在2017年至2020年之間,大量公司的IoT計劃已經開始落地。全球製造業基地亞太地區的企業在這兩項指標上都處於領先地位。亞太地區企業在內部運營中使用物聯網的指數得分為7.12,很好地朝著“廣泛實施”的方向發展。而歐洲和美國在這兩個指標上大致相當。


所有被納入研究的行業都在內部和外部的物聯網應用方面均取得了進展。在產品服務方面,最先進的行業是信息技術(IT)(6.4)和製造業(6.37),令人驚訝的是,食品和農業從2017年的2.83躍升至6.4。


經濟學人&Arm重磅推出報告《物聯網商業指數2020》


在內部運營方面,IT(7.39)、基礎設施(7.21)、食品和農業(7.18)等行業都處於“早期實施”階段,引領了各行業對於物聯網技術的使用率。


在2017年調研物聯網的商業應用時,我們曾寫道:“令人失望的是,或許大多數公司仍處於物聯網之旅的早期階段。”然而,我們在《物聯網商業指數2017》中也曾預測,更快的進展即將到來,因為三分之二的公司預計未來三年將對此增加投資。如今來看,這一預測已被證明是正確的。


經濟學人&Arm重磅推出報告《物聯網商業指數2020》


成長幅度最大的,是企業內部利用物聯網技術來優化商業系統、服務與流程。例如,每三家公司就有一家表示,他們部署物聯網的最大收穫是員工生產力的提升。經濟學人的調查顯示,22%的受訪企業目前擁有大規模內部物聯網系統(2017年只有6%,而2013年只有5%),另外有36%則在部署初期階段。


經濟學人&Arm重磅推出報告《物聯網商業指數2020》


物聯網的外部部署緊隨其後,目前有13%的公司已經擁有大規模部署(2017年與2013年則分別只有8%與5%),另外有32%則處於初期實施階段。公司通過部署外部物聯網的最大收穫是獲得提供新的服務與產品的能力(36%的公司這樣表示)。


不管是用於內部還是外部,受訪企業基本上都亟欲更快看到成果,可能是因為初期發展過慢。近六成的企業(2017年只有47%)表示他們物聯網的進展並沒有預期那麼快。能源與金融資源則是最亟欲推動物聯網計劃的產業。


調查顯示,這一進步是由加速投資推動的:82%的受訪者表示,過去三年來,他們在IoT投資方面有所增長,這一數據遠高於2017年的62%。五分之一(20%)的受訪者表示, 他們的IoT投資增加了50%或更多。有10%的製造商表示,其投資額更是增加了一倍以上。


經濟學人&Arm重磅推出報告《物聯網商業指數2020》


好處雖然顯而易見,但仍有一些不相信物聯網的企業,儘管他們的數目已經顯著下降:2013年所有接受經濟學人調查的公司中有1/4對物聯網部署不感冒,如今只剩下6%。部分企業因無法快速轉型而遭受營收損失,故而這個數字可能會繼續下探。2020年的調查顯示,41%的受訪企業(幾乎是2017年結果的兩倍)表示,物聯網部署對其業務帶來了顯著的正面影響,這勢必賦予他們相比部署落後的競爭對手更大的優勢。


經濟學人&Arm重磅推出報告《物聯網商業指數2020》


利用物聯網數據創造價值


對於物聯網潛在的各種應用而言,物聯網設備的價值幾乎都來自它們產生的數據和企業使用數據的能力。


在物聯網商業指數2020中,接受調查的受訪者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69%的受訪者“在一定程度上”或“強烈”同意,理解數據的價值有助於他們闡明物聯網投資的商業理由。


物聯網數據最廣泛採用的應用是監測和優化產品或內部運營的性能(43%)和使用物聯網數據為操作決策提供信息(41%)。最不常見的是使用這些數據影響產品設計和預測維護(均為33%)。


經濟學人&Arm重磅推出報告《物聯網商業指數2020》


有一個事實很可能反映了不同行業對大型、多樣化的數據集和高度複雜的分析的具體需求。預測性維護應用最廣泛的行業是建築和房地產(44%)、汽車(41%)和基礎設施(36%)。有趣的是,製造業這一極易受到生產技術中斷影響的行業,卻只有25%的使用率,僅領先於農業。


數據管理和分析是物聯網重要的業務功能。3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從物聯網採用受益;27%的受訪者認為,物聯網已經引發了新一輪的創新。


經濟學人&Arm重磅推出報告《物聯網商業指數2020》


調查還顯示,儘管數據是物聯網設備傳遞商業價值的關鍵渠道,但它們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戰略應用。只有16%的企業“強烈”同意公司的總體數據策略為物聯網的使用提供了幫助。另有42%的人表示“有點”同意。此外,在已經“廣泛”應用物聯網的受訪者中,有73%的企業認為,基於物聯網的總體數據戰略能夠指導公司運營,但仍有33%的企業目前尚處於研究階段。


經濟學人&Arm重磅推出報告《物聯網商業指數2020》


此外,研究還表明,存在三分之二來自制造、醫療、能源、IT與汽車等行業的企業,目前都認為物聯網對於他們的數字化策略來說相當重要。在大規模部署物聯網的企業中(佔所有受訪企業的13%),超過九成認為來自物聯網網絡的實時實體數據,對於他們的商業AI計劃至關重要。


AI與物聯網之間的關聯,整體看來是相當清楚的。即便是還在進行物聯網部署規劃或近期剛推出計劃的公司,大多(超過八成)表示未來由物聯網驅動的數據,將推動他們的AI策略。


物聯網設備製造商正在越來越多地設計可以執行AI工作的產品(在本地以及通過網關和雲端連接),這為AI驅動的發展提供了支撐。


安全問題成為物聯網發展的阻礙


在《物聯網商業指數2020》發佈之前,就有充分的證據表明,人們長期預測的物聯網時代已經到來。自2017年以來,聯網設備數量(不包括智能手機、電腦等)的增速超出預期,該指標是衡量IoT發展最常用的指標之一。據IoT Analytics分析,到2019年底,這一數字將達到95億,大大超出此前市場研究公司所預測的85億。


IoT Analytics指出,這一增長是由三個因素驅動的:智能家居產品的爆炸式增長、移動M2M連接的強勁增長,以及中國市場的快速採用。


其實,自2017年以來,物聯網消費品市場的擴張就十分明顯。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旗下Alexa智能音箱雖推出於2014年,但其應用率是在2017年後才得到快速增長。據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廣播公司NPR研究,在過去的三年裡,全美的智能音箱數量從6700萬增加到了1.57億,增長率達135%。


此外,隨著行業日趨成熟,消費物聯網行業的少量重大收購事件逐漸顯現。值得注意的是,亞馬遜於2018年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物聯網家庭監控攝像頭提供商Ring;谷歌於同年晚些時候也以2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Fitbit,後者是市場領先的健身可穿戴設備商。


但這並不意味著消費物聯網的發展完全樂觀,安全問題仍然是繞不過去的關鍵部分。有媒體報道稱,就有黑客通過家中聯網的安全攝像頭威脅一個8歲女孩。


在物聯網部署過程中,如果不處理安全性問題,遲早會發生災難;顯然,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積累他們的物聯網經驗時,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經濟學人的調查顯示,超過一半擁有大規模物聯網網絡的企業,目前已有內部安全專家。這雖是正面的信息,但對於安全上的顧慮還是沒有完全解除。13%的受訪企業坦承,安全問題阻礙了他們發展物聯網的抱負,其中能源與IT企業(比例都佔25%)對此最為擔憂。


經濟學人&Arm重磅推出報告《物聯網商業指數2020》


物聯網商業指數調查表明,自2017年以來,有關物聯網相關數據洩露的新聞報道大都是當時的頭條新聞,這也對需求方面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據悉,有45%的受訪者“強烈”或“有點”同意安全性擔憂阻礙了消費者的採用。 有趣的是,32%來自消費品和零售行業的受訪者最不同意這一說法。還有37%的受訪者表示,這些擔憂使他們的公司不願採用IoT戰略。


經濟學人&Arm重磅推出報告《物聯網商業指數2020》


此外,不同公司對於物聯網安全所採取的策略也有所不同。有四分之一的企業表示,他們依賴於技術供應商來確保他們提供的物聯網設備是安全的;32%的受訪者會聽取外部專家的建議;另有31%的受訪者認為他們需要擁有必要的內部專業知識。


經濟學人&Arm重磅推出報告《物聯網商業指數2020》


進一步研究發現,受訪者對於是否自主實現物聯網安全與該企業的物聯網普及程度息息相關:在已經實現“廣泛”的物聯網普及的企業中,有55%的受訪者認同企業應該自主實現物聯網安全,而企業處於研究階段的受訪者同一數據只有10%。


來自TCS的Regu Ayyaswamy認為,消費物聯網領域的安全措施要遠遠落後於工業領域。他解釋說:“許多消費物聯網設備是由小公司製造,儘管他們會對產品進行安全檢查,但由於他們的客戶大都是消費者,所以消費者在確定產品安全性方面所能做的也並不多。相較而言,在工業環境中,安全方面的紀律要嚴格得多。”


物聯網投資的下一步是什麼?


從調查結果我們可以清楚地瞭解,物聯網已經度過關鍵期,並將蓄勢待發成為各個產業主要的業務驅動力。有些企業在早期部署時吃了些苦頭,現在他們的物聯網投資已經出現優於預期的結果。世界各國也已通過各種方式強化物聯網,尤其是利用AI的演進來開發更有效的物聯網解決方案,以帶動物聯網網絡的性能,譬如像Arm最近相繼推出的AI處理器組合。


我們看到AI工作負載例行地在各個終端設備上運行,其中有許多、甚至是大多數,都出現在物聯網領域。另一個加速劑——5G也將接踵而至。總的來說,Arm 認為AI賦能的全新物聯網,以及即將到來的5G + AI賦能的物聯網,將給企業帶來前所未見的助力。


總體而言,物聯網正在改變企業做生意、設計產品與服務的方式,使其加速實現全面數字化轉型。一個嶄新的“咆哮的20年代”有可能永載商業史冊,有朝一日,當人們回顧它時,會把它描述為“物聯網開始全面開花”的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