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什麼才是最牛最靠譜的成長風格基金?


什麼才是最牛最靠譜的成長風格基金?

這兩天星球的小夥伴給我出了一個難題叫做:你能推薦一個攻擊力最強最激進同時還是最靠譜的基金(或組合)麼?

作為一個奉行“問我問題者,雖難必答”的星球主,當時也不禁被這個幾乎很難有答案的問題所困擾,於是我靈機一動用了一種迂迴的方式先給了兩份三年期和五年期的業績Top30的基金列表作為答案,其實我隱約知道這個應該還不全是提問者想要得到的最終答案,所以趁著這幾天我認真思索了一番,專門寫個文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想經歷過2019年的小夥伴大概都能明白什麼叫做攻擊力最強風格最激進,比如去年新晉的基金冠軍廣發劉格菘,管理的基金是這樣的:

廣發多元新興收益率106.58%排名2019年主動股票型基金業績榜第一; 廣發雙擎升級收益率121.69%排名2019年混合型基金業績榜第一; 廣發創新升級收益率110.37%排名2019年混合型基金業績榜第二; 廣發小盤成長收益率93.19%排名2019年混合型基金業績榜第十;

這盛況簡直就是基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因為我們從未見過如此強勢霸榜之人。

那麼這人這基是不是就是我們要尋找的答案呢?

我認為還不完全是。

如果說攻擊力最強風格最激進這條可能沒啥問題的話,那麼最靠譜這條可能要打個問號。

我給你們看個圖:

什麼才是最牛最靠譜的成長風格基金?

劉格菘:融通領先成長+廣發創新升級

上圖我把劉格菘在融通基金任職期間管理時間最長的融通領先成長(2014/12/24 ~ 2017/02/18)和在廣發基金任職期間時間次長業績更好的廣發創新升級(2017/07/05 ~ 至今)有縫拼接在了一起,忽略了他剛出道時候在中郵基金任職期間和別人一起管理中郵核心成長的那一年多點時間。

從上面的圖中至少可以看出來兩點:

第一點是,他“非常難得”的保持住了自己的成長風格。這在2015年下半年至2018年下半年這中小創跌成熊貓眼狗的三年期間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二點是,他固然因為堅持成長風格在2019年取得了驚人的業績,但是同樣的,在之前的三年期間也完整的吃到了各種下跌,2015年下半年如果按照拼接的連續業績來看跌幅最大甚至接近70%,2017年高點下來的最大跌幅也接近40%,這怎麼都不能用“靠譜”兩個字來形容吧。

所謂靠譜者,我的理解是,除了靠近特朗普的人和音樂老師之外,對於基金經理來說就應該是控制回撤能力相對比較好,長期持有不至於讓人跌到大坑裡面的那種。

從這個標準來看,廣發劉格菘可能擁有最強的矛,但是手裡的盾基本是紙糊的。

既然說到2019年的業績榜單了那我們不妨來多看幾眼,我想老粉們可能都能從榜單中驀然發現幾個成長風格的熟人熟基:

比如當年以171.78%的收益率排名2015年混合基金業績榜冠軍的易方達新興成長混合,2019年以89.87%的收益率排名混合基金業績榜第14名。只是當年叱吒風雲的基金經理宋昆早已泯然,新基金經理已經換成了新人劉武,不過看起來基金的風格還是保持著。

再比如2015年同樣業績不俗的國聯安潘明,其管理的國聯安優選行業2015年的收益率為95.74%,2019年又以85.93%的收益率排名混合基金業績榜第19名;另一個他管理的國聯安科技動力也以77.24%的收益率排名2019年主動股票型基金業績榜第13名。

這裡我額外加一個華泰柏瑞方緯(為什麼要加後面會說),其管理的華泰柏瑞增長

在成長大年的業績和國聯安優選行業幾乎不相上下:2015年的收益率為93.91%,2019年的收益率則為85.49%。

最後再加一個去年並列很火的基金——華安胡宜斌的華安媒體互聯網,2019年其以101.70%的收益率排名混合基金業績榜第3名,僅次於廣發劉格菘的兩個基金。

我把以上提到的這些基金疊加創業板全部放在一個圖中給大家看下:

什麼才是最牛最靠譜的成長風格基金?

淨值歸一比較圖1

看了這個圖我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我有如下幾點感想:

首先,這些成長類的基金確實都有點創業板增強的味道,並且長期也確實都跑贏了創業板。

其次,廣發劉格菘在基金業績被疊加之後的表現似乎也沒有那麼驚豔了,整體看上去似乎和潘明的國聯安優選行業很類似,長期來看甚至還跑不贏易方達新興成長。

再次,綠色線表示的華泰柏瑞價值增長雖然在2015年和2019年的業績和國聯安優選行業幾乎一樣,但是其最終的長期業績好過國聯安優選太多。

從曲線的走勢來看,顯然這個基金的防守能力在這些成長類基金屬於佼佼者,這就是我要額外加這個並沒有在2019年度業績Top20榜單上的基金的原因。

同樣出色的還有紅色線表示的華安媒體互聯網,雖然歷史數據少了那麼半年,但是成立於2015年5月15日牛市頂點附近的這個標準成長類基金,竟然在經歷了2015年的下半年的大跌,2016年的熔斷大跌以及幾乎全年下跌的2018年之後依然還能保持淨值正好在1元不變,對比同期的創業板指則華麗麗地跌掉了60.24%。

這種只見人吃肉,不見人捱打的英明神武表現,直接讓華安媒體互聯青雲直上,同時獲得了機構和散戶的認可,其最新的規模早已超過百億。

行文至此,我想很多人心中可能對文章開始問的問題已經有了答案,不過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完整起見我再加兩個成長風格的後浪基金:信達澳銀馮明遠的信達澳銀新能源和交銀楊浩的交銀新生活力。

去掉兩個前面就浪過的老基金,加上這兩個後面挺浪的新基金,重新畫圖如下:

什麼才是最牛最靠譜的成長風格基金?

淨值歸一比較圖2

果然一浪更比一浪強,金色標示的信達澳銀新能源和銀色標示的交銀新生活力竟然能在同時段壓華安媒體互聯一頭!

這個圖我就不多感想了,你們有空可以自己感想一下,我繼續來畫個圖給選擇困難症的人增加點選擇依據:

什麼才是最牛最靠譜的成長風格基金?

收益回撤散點圖

簡單對上圖做些說明:

1. 上圖的數據範圍為2014年12月24日至2019年12月31日,橫軸是時段內基金經理的代表基金的年化收益率,縱軸是時段內代表基金的最大回撤。

具體的代表基金列表如下:

什麼才是最牛最靠譜的成長風格基金?

成長風格基金經理的代表基金

2. 黑色字體顯示的都是有完整業績時段的基金經理,其中打*的劉格菘用的是兩個基金(融通領先+廣發創新)的拼接,易方達新興成長因為中途換了基金經理所以直接用了基金本身。

3. 紅色字體顯示的三個都是不滿五年的,其中華安胡宜斌的華安媒體互聯成立於2015年5月15日,他於2015年11月26日開始管理這個基金;信達澳銀馮明遠的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成立於2015年7月31日,他於2016年10月19日開始管理這個基金;交銀楊浩的交銀新生活力成立於2016年11月11日,楊浩一直就是這個基金的基金經理。

4. 每個圓點的顏色沒有意思,大小代表了這個基金經理管理的所有基金的總規模,除了易方達新興成長只代表了這個基金本身的規模之外。

基本上這個圖的說明信息我已經交代清楚了,現在進入解圖時間:

年化收益率越靠右越好,最大回撤越靠上越好,所以我們大致能看出右上的四個基金相對是攻防都比較好的基金,也大概能滿足攻擊力強還要靠譜的要求。

這裡必須要說明一點,紅色標示的三個後浪基金都是佔了沒經歷過2015年下半年和2016年年初的兩輪下跌的便宜,所以回撤才顯得沒那麼大。因此如果從回撤這個角度來看,經歷過所有階段的華泰柏瑞價值增長或許值得大家的一個關注。

從管理規模的角度,華安胡宜斌和交銀楊浩都已經超過百億,我不是說規模大了業績就一定會不好,但是同等條件下,我可能會選擇管理規模小一點的基金經理或者基金規模小一點的基金,這方面信達澳銀的馮明遠可能略略佔優。

寫到這裡我想文章開頭的問題應該回答的七七八八了,不得不說這真的是個很難的問題,這種既要攻擊力強,又要回撤小的雙重要求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個一手拿著最鋒利的矛,一手拿著最堅固的盾的楚國人,這不自相矛盾麼?

什麼才是最牛最靠譜的成長風格基金?

所以其實我的真實做法是先找出攻擊力最強的那幾個成長風格基金經理以及他們的代表基金,基於這個再找出其中回撤最小的,這是因為星球問這個問題的小夥伴最後還有句話叫做:可以承受高風險,不怕回撤。

最後我必須要強調的一點是,今天所列的基金和基金經理事實上都不差,至少都是屬於成長風格鮮明並且還能堅持風格不變的優秀基金和基金經理,所以如果今年成長風格繼續盛行的話,那麼這些基金都將繼續風生水起。

是為2020投資系列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