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搶抓“灣+帶”機遇 空港經濟蓄勢提速

<table> 搶抓“灣+帶”機遇 空港經濟蓄勢提速

化橘紅產業正成為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朝陽產業。圖為廣東化州中藥廠製藥有限公司橘紅痰咳液生產線。 鄧詩詩 攝

/<table>

在粵西湛江國際機場建設如火如荼之際,茂名化州空港經濟區也在緊鑼密鼓推進中。這個距離新機場只有5公里的產業新陣地,將抓住機場輻射機遇打造粵西地區航空物流樞紐、茂名臨空高新產業集聚區。

“四大片區”新城拓展擴容、空港經濟區快速崛起、交通建設大會戰熱火朝天……高質量發展的藍圖在化州加速推進。2019年,化州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6%;固定資產投資105.5億元;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5億元,增長8.3%。

搶抓沿海經濟帶建設機遇,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化州正在借勢謀劃新一輪產業大發展,突出上下游產業鏈招商,積極引進一批建鏈、強鏈、補鏈項目,不斷壯大產業實力,努力探索有化州特色的精準“融灣”道路。

新錨點▶▷瞄準大灣區市場催化發展機遇

融“灣”面前,機遇重大、政策疊加,化州如何抓住加快發展的黃金時期?

“深度挖掘粵港澳大灣區三大資源,把龐大的消費市場催化為化州發展機遇。”化州市委書記黃永說,要瞄準大灣區這個擁有7000萬人口、GDP總額超過10萬億元的“大平臺”“大網絡”“大市場”,引導企業積極參與,把化州建設成為大灣區生態康養旅遊的後花園和綠色有機農副產品供應基地。

依託綠色生態優勢,化州實施優質農產品供應工程,在充分發揮化橘紅、甘蔗、羅非魚、蠶繭等特色優勢產業基礎上,力爭再創3—5個省級名牌農產品,建設一批直供大灣區的優質農漁產品供應基地。此外,大力發展笪橋柑村等紅色旅遊、平定大嶺村等化橘紅旅遊、播揚扶蔭地等生態旅遊,擦亮國家熱帶農業公園旅遊名片,與各大景區、旅行社合作,講好化州故事,讓化州成為更多大灣區遊客選擇休閒、娛樂、度假的最佳旅遊目的地。

當前,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面臨“風口”,利用大灣區優質創新資源適逢其時,挖掘大灣區世界級消費市場商機無限。

化州提出,要充分利用大灣區產業外溢效應,積極承接外溢產業帶來的商機和空間,把承接產業轉移作為融入大灣區的最主要形式。

機遇“窗口期”大有可為,但稍縱即逝。化州把招商引資作為頭號工程及“一把手”工程,持續開展“週末招商行”行動。去年以來,跑精細化工園區投資公司,通過捷泰投資管理公司,第一批引進了16個項目;跑深圳產業園區協會,謀劃建設深圳(化州)電子電器城;跑省紡織協會,謀劃建設佛山(化州)紡織城;跑省物流協會,謀劃建設化州空港物流園。

化州提出,突出產業鏈招商,深入研究對接一些粵港澳大灣區成本高想外包的配套項目、業務,全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鄉賢回鄉投資創業,爭取短期內再落戶一批新項目。

新引擎▶▷空港經濟區蓄勢待發

2019年10月,湛江機場遷建工程項目開工建設,新機場遷建到湛江與茂名之間的吳川塘綴鎮境內。化州發揮與其相近的區位優勢,在距離新機場約5公里的南部地帶打造空港經濟區。

總體規劃面積297平方公里的空港經濟區處於茂湛經濟圈和城鎮發展軸的核心位置,是化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肩負著推動化州振興發展、促進茂湛一體化建設、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使命。

在規劃上,化州對標一流,借鑑廣州等地空港經濟區的先進經驗,依託毗鄰機場、高速公路、高鐵站的優勢,把空港經濟區放在北部灣經濟圈、茂湛都市圈去謀劃佈局,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立足打造粵西地區航空物流樞紐、茂名臨空高新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工業、物流、博覽、旅遊、健康、養老、研發、金融等產業。

化州樹立“無工不富”“大抓產業”鮮明導向,集全市之力、舉全市資源發展工業,大力發展空港經濟區,積極謀劃產業佈局,以楊梅、官橋兩大產業園區為主戰場,推動化州實現高質量發展。化州要求,水田指標、用地指標向工業用地指標傾斜,做好園區規劃和土地規劃調整,以最快速度打造產業園區雛形,以最快速度爭取更多的項目落地。

2019年,化州產業發展質量不斷提升。改造提升農副食品加工、生物製藥、不鏽鋼加工等本地傳統產業,完成規上工業技改任務13家,預計規上工業增加值32.8億元,比去年同期提高4.4個百分點。謀劃拓展日用精細化工、電子電器、紡織服裝和空港物流等新興產業,壯大產業實力。

此外,化州通過靶向發力精準招商,2019年引進項目46個,總投資80.57億元。其中,投資1億元以上24個,10億元以上3個。引進實力雄厚項目,跨境電商項目已動工建設,順豐集團與市政府簽訂了框架合作協議,新加坡淡馬錫集團豐樹公司、上海普洛斯、廣東醫藥、國藥公司等企業已簽訂框架協議。

新格局▶▷江灣城市奏響“蝶變曲”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化州主城區基本形成“三江六岸”江灣城市架構。近幾年,化州利用不可再生的濱江資源,擦亮“三江六岸”化州之眼,拓展新城“四大片區”。

近年來,化州“三江六岸”如畫江景打造可謂動作頻頻。在音樂噴泉、遊船碼頭、激光瀑布等項目的基礎上,去年又新增西堤外立面改造、江岸建築燈飾項目等,24個親水平臺、14.3公里的綠道(碧道)、文光公園及文光塔等項目基本完成,5個濱江公園全部開工。鑑江、羅江沿江生態休閒文化產業帶加速成形,彰顯“化州之眼、化州之核”獨特魅力。

化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鄧澤友說,緊緊盯住“一核兩軸兩帶四區一副中心”的發展佈局,把城市經濟作為產業發展重要支撐抓好抓實,完善城市功能,豐富城市業態,努力將化州打造成為綠水青山環繞、自然人文交融的宜居宜業江灣城市。

提升城市品位關鍵是創新規劃思路。城南片區江灣規劃建設商務集聚區(CBD),打造“鑑江印象·城市會客廳”等城市景觀;羅江片區規劃建設生態江濱新城,突出“濱江水城”功能。“四大片區”已徵地2800多畝,整片規劃開發,打造不同特色的商業綜合體和人文聚居地。

城區發展的同時,交通建設也如火如荼。2019年化州市交通項目15項,在建9項,投資57億元。當前,化州正按照“建設南北三大動脈,擴建城區六大出口”的發展思路,打造高暢快的大交通格局:即建設化州至北流高速公路、玉茂一級公路,打造南北大動脈;加快推進機場大道建設,力爭與機場同步建成使用,加快完成省道284線一級公路改造工程,提升區域交通水平。優化擴建美化城區六個主要出口,提升城區交通通暢水平,促進發展要素向城區聚集,提高城區首位度。

觀察

提升“十大”農業產業帶,培育一批特色產業發展鎮村

化州打造廣東南亞

熱帶水果生產基地

化州山嶺不高,土地肥沃,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適合種植熱帶水果。史籍記載,化州早在明朝種植的水果已有20多種。與周邊市縣水果種植主打品種不同,化州的水果種類繁多,一年四季都有收穫的水果。

每年盛夏,化州都在新安鎮舉辦水果文化節,到2019年已連續舉辦三屆。近年來,化州以建設廣東現代農業強市、打造廣東南亞熱帶水果生產基地為目標,大力培育一批特色產業發展鎮村,把水果產業作為重點,加速發展現代農業。

目前,化州已初步建成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區域內的萬畝田園、萬畝茶園、萬畝果蔬“三大”產業片區。羅非魚、甘蔗、化橘紅、紅橙、黃皮、番石榴、楊桃、蜜柚、火龍果等“十大”農業產業帶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化橘紅”“化州橘紅”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化橘紅列入廣東嶺南中藥材第一批立法保護品種。

在規劃建設“十大”農業產業帶的基礎上,化州大力培育一批特色產業發展鎮村,開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支持項目,每個項目都要求引進不少於5種以上的新品種,主要以引進紅寶石青柚、釋迦、嘉寶果、無核紅橙、皇帝蕉等新品種為主。全市共17個支持項目分佈在17個鎮,形成17個示範基地,每個鎮都形成1至2個特色產業,合力把化州打造成為廣東南亞熱帶水果生產基地。

農業一直是化州的傳統強項。近些年來,化州農業結構由傳統農業(種植業為主)逐步向高效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等多種經營模式轉變。目前,化州建立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形成了蠶桑、蔬菜、南藥、甘蔗等4個省級以上生產基地。

化州提出,到2022年構建起更加健全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基本建成技術領先、結構合理、資源節約、生產高效、服務先進、產業發達、貿工農一體的現代農業,實現農業與工業、農村與城市的全面協調發展,農業發展步入持續、生態、高效的現代化發展軌道。

南方日報記者 劉俊 劉棟銘

通訊員 李斌 李詩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