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小說:漢景帝出城親迎周亞夫,五萬大軍高喊太尉威武,人生巔峰

小說:漢景帝出城親迎周亞夫,五萬大軍高喊太尉威武,人生巔峰

吳楚聯軍的失敗,宣告七國之亂就此平定,膠西王自殺,膠東王、濟南王和淄川王相繼伏誅。從七國舉兵到討平叛軍,前後只用了三個月,速度如此之快,讓漢景帝大感意外。他感念晁錯為此做出的貢獻和犧牲,親自前往祭奠。

“恩師,你一輩子都為了漢家的長治久安而殫精竭慮,付出所有。朕糊塗啊,竟然被小人所矇蔽,讓你冤死於市。恩師放心,朕一定藉此機會徹底解決諸侯王的隱患,以慰你在天之靈。”漢景帝在心裡默唸道。

周亞夫凱旋迴京時,漢景帝決定親自到司馬門迎接。初夏的四月,過了早上,太陽曬在身上還是有一些燥熱。漢景帝帶著文武百官站在司馬門外,一直等到日中時分,周亞夫卻遲遲沒有出現。

陶青忽然低聲道:“啟稟陛下,臣有要事稟報。”

漢景帝有些不耐煩:“有什麼事,你就直說吧。”

“臣聽說,周亞夫麾下的李廣曾私下裡接受梁王的將軍之印。按照漢朝軍法,這是重罪,應該如何處置?”

“李廣真的接了?”漢景帝大感意外。

“千真萬確。”

“這個李廣,只知道砍啊殺的,恐怕還不知道軍法是何物。算了,念在他立有大功,不予追究。”漢景帝沉吟道。

又過了一會兒,漢景帝擦了一下汗,問道:“周亞夫不是昨晚就駐紮在城外嗎?為何到了現在還未入城?你沒告訴他朕在這裡等?”

陶青也是滿臉疑惑:“臣昨晚親自到大營告訴周亞夫的,他滿口答應一定準時入城。”

“你再去催催,看看大家都曬成什麼樣兒了?”

陶青正待親自前往查看,只見一陣馬蹄聲從城外席捲而來,隊伍整肅,軍威浩蕩,近五萬人轉眼間排列在司馬門外,氣勢非凡。

漢景帝皺起了眉頭:“他怎麼將五萬人全帶來了?”

只見周亞夫身穿鎧甲,威風凜凜,大踏步而來,背後士兵在山呼海嘯:“皇上萬歲!太尉威武!皇上萬歲!太尉威武!”

走到漢景帝面前,周亞夫抱拳道:“臣甲冑在身,不便行禮,請以軍禮相見。”

漢景帝笑道:“今日又不是出征,何必這麼隆重?”

“臣昨晚接到命令,說是陛下將在這裡親自迎接。臣尋思,平定七國,並非臣一個人的功勞,如果只讓臣接受這榮耀,對將士們不太公平。臣斗膽將他們全都帶過來了,讓他們一睹聖顏。”

“你想得還挺周到,朕看到了,軍容很威武,你不愧是將門世家。”漢景帝淡淡道。

周亞夫轉過身,對後面喊道:“李廣將軍在哪裡?”李廣應聲而出:“末將在!”

“陛下。昌邑之戰,李廣親自奪取吳軍中軍大旗,斬殺數位大將,吳軍為之破膽。梁王大破劉戊時,李廣作為先鋒,身先士卒。臣斗膽為他請功。”

“李廣啊,朕知道,他是李信將軍之後,匈奴都怕他啊。李廣,你過來。”

李廣恭敬的走到漢景帝面前,躬身行禮道:“叛軍如此快被剿滅,可見是天意使然,也是陛下的威德所致。”

漢景帝笑道:“好,果然是名將之後。以後啊,你就專心打匈奴吧,先到上谷當太守。”

周亞夫很意外,李廣立下如此大功,為何只是用為太守呢?況且沒有任何其它封賞。他正想為李廣據理力爭,旁邊的衛綰忽然扯了一下他的衣袖。周亞夫有些疑惑,繼而想起李廣曾私下裡接受梁王的將軍之印,嘆了口氣,只好作罷。

定了定神,周亞夫雙手捧過虎符:“臣蒙陛下信任,手握虎符,得以一展胸中抱負,快慰之至。如今大功告成,虎符也該還給陛下了。”

漢景帝單手接過:“太尉的大謀略讓天下都為之驚歎,朕沒有看錯人啊。”

朝堂之上,漢景帝鐵青著臉,訓斥道:“七國悖逆,竟敢公然對抗朝廷,元兇首惡一個都不能放過。聽說劉濞逃到了東越國,要派使節告訴東越王,不要不識時務。還有那個濟北王,朝廷和吳楚叛軍決戰時,他在幹什麼?在觀望!要徹查,看他到底有沒有和吳王勾結。”

周亞夫站出來道:“臣以為,諸侯王都是皇室宗親,應念在骨肉之情上,慎重處理。濟北王並未參與叛亂,過於苛責恐傷和氣。”

漢景帝壓住火氣:“濟北王沒有出兵幫助平叛,那就是不忠!如果朝廷的軍隊失敗了,他也少不了要分一杯羹!太尉,你平叛有功,朕會記得的,善後之事就讓朕來處置吧。”

皇帝都如此說了,周亞夫不敢再堅持,默然退下。被周亞夫這麼一攪和,漢景帝心情不佳,站起身道:“今日就到這裡吧,改日再議。”

退朝之後,漢景帝單獨留下了竇嬰,和他一起在宣室面談。

漢景帝嘆了口氣,對竇嬰道:“今日你都看到了吧,周亞夫還是軍人做派,一點不懂朕的心。”

“陛下不必為此煩惱,周亞夫行伍出身,行事不拘小節,但內心還是忠於朝廷的。”

“不說周亞夫了,你再看看這個。”漢景帝指著案上的一幅書簡。

竇嬰小心翼翼的打開書簡,原來是梁王的上奏,內容是替濟北王求情。

“朝堂之上,周亞夫為濟北王求情,如今又是梁王。朕就想不通了,濟北王到底給了他們什麼好處?竟然讓他們如此上心!”

“臣以為,能讓梁王和周亞夫都替他求情,恐怕不是好處那麼簡單。”

“那你說是為了什麼?”漢景帝不禁很好奇。

“為名,為了仁德的好名聲。梁王和周亞夫都是為了名。”

“如此說來,倒顯得朕有些冷酷無情了?你說,應該怎麼辦?”

“臣以為,不僅不追究濟北王的罪責,還要恢復濟北王的王位,順帶齊王也要重新立嗣。”

“哼,如此不便宜了他們!”

“七國之亂,一下子廢除了七個諸侯國,可以說完全超出了削藩的預期,從此諸侯王再也沒有和中央抗衡的實力和野心。為君者,當恩威並施,如今威已立,恩卻沒有顯示出來。臣以為,恢復濟北王的王位,為齊王立嗣,可以安定諸侯王之心,讓他們對朝廷感恩戴德,也顯示了陛下的仁德。”

漢景帝想了想道:“你說的未嘗沒有道理。那就這樣吧,恢復濟北王王位,重新冊立齊王。”

“陛下聖明。”

“此次平叛,你是立了大功的,封你為魏其侯吧。”

“陛下,臣既沒有上陣殺敵,也沒有獻奇謀妙計,愧不敢當。”

“不要說了,就憑你坐鎮滎陽的功勞,完全可以封侯,況且你還是太后的侄子。”

“謝陛下。”竇嬰不敢再推辭,只得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