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金公司官宣回A 騰訊、阿里加持引遐想

中金公司官宣回A 騰訊、阿里加持引遐想


ID:BMR2004

曾經助力無數中資企業海外上市的中金公司,在登陸港交所逾4年後,終於即將踏上“回A”之路。

2月28日晚間,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03908.HK)發佈了《建議A股發行及相關事宜》等一系列公告,稱為滿足公司業務發展對資本金的需要,公司擬申請A股發行並在上交所上市。相關議案已於2月28日召開的董事會會議通過。此次發行股票面值1元,發行數量不超過4.59億股(即不超過A股發行上市後總股本的9.5%)。

作為首家中外合資券商,中金一直強調“國際化”。憑藉股東稟賦和投行業務優勢,贏得“投行貴族”的稱號,並於2015年11月9日成功在香港上市。不過,其間由於自身的管理問題,及宏觀形勢的變化,使得業務較為單一的中金公司遭遇了業績下滑。在此之後,其發力財富管理,擴充業務版圖,大刀闊斧引入騰訊、阿里等戰略投資者。

時隔4年多官宣回A後,在經濟轉型、資本市場改革穩步推進的背景下,中金公司能否抓好資本市場歷史性機遇,上市後如何作為,各大業務佈局又如何調整值得期待。

針對此前選擇先在港股上市、趕在A股上市前更換“將帥”、投行業務規劃、與互聯網雙巨頭的合作規劃等問題,《商學院》記者向中金公司方面發去採訪函,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覆。

官宣“回A”

在港股上市的中金公司,擬踏上“回A”之路。

2月28日晚間,中金公司公告稱,為滿足公司業務發展對資本金的需要,公司擬申請A股發行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相關議案已於2020年2月28日經董事會會議通過。

具體而言,中金公司擬公開發行A股數量不超過4.59億股股份(即不超過A股發行上市後總股本的9.50%)。發行價格將通過網下詢價或者與承銷商自主協商直接定價等方式確定。

中金公司表示,此次募資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增加公司資本金,補充公司營運資金,支持公司境內外業務發展。同時,中金公司對發行A股攤薄即期回報也做了相應的填補措施安排,對A股股票上市三年內安排了穩定股價的預案,並對三年股東回報計劃作出準備。

由於資本市場的地位提升、傳統業務穩中有進、新興業務的大量湧現,中金公司嗅到了絕佳的行業發展機遇。

中金公司官宣回A 騰訊、阿里加持引遐想


中金公司表示,A股發行上市將有利於公司進一步擴充資本金,增強資金實力,推動公司發展進入新階段、邁向新徵程,為公司提升業務規模、升級業務模式帶來廣闊空間,加速實現打造國際一流投行的戰略目標,以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防範金融風險,為推動“一帶一路”倡議、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擴大金融對外開放、積極引入外資等國家重大戰略部署的實施提供更有力支持。

除了公佈“回A”外,中金公司還在當晚公佈了第二屆董事會及監事會的選舉結果。在絕大多數董事、監事獲得99%以上的贊成票的結果後,中金公司第二屆董事會也正式亮相。

公告顯示,中金公司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批准沈如軍、黃昊、熊蓮花、譚麗霞和段文務擔任第二屆董事會非執行董事,黃朝暉擔任第二屆董事會執行董事,劉力、蕭偉強、賁聖林及彼得·諾蘭擔任第二屆董事會獨立非執行董事。其中,彼得·諾蘭的董事任職尚待取得證券公司董事任職資格核准後生效。其餘董事已取得相關任職資格,任職自2月28日起生效。

在此之前,高管班底輪廓逐漸清晰。早在2017年2月,中金公司原董事長因工作變動辭職,由彼時首席執行官畢明建暫代職責。在長期出缺後,至2019年8月,中央匯金總經理沈如軍正式獲任中金公司董事長一職。2019年12月30日,中金公司發佈公告稱,出於個人職業規劃考慮,畢明建提出辭去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職務,原投行負責人黃朝暉被聘任為新任首席執行官。

就上市條件來看,無論是無論是主板、中小板還是創業板,企業在A股申請上市,均需滿足“最近三(兩)年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的條件。當然,在認定中監管會根據“實質大於形式”的原則進行判斷,不過中金公司趕在A股發行前“將帥”雙換,頗耐人尋味。

事實上,此前中金公司H股發行之前,同樣面臨董事長和總經理雙雙離任的局面。2014年5月,在中金擔任總裁12年的朱雲來正式作別。隨後,2014年10月,中金公司時任董事長金立群也前往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任職。

昔日投行貴族的“沒落”與“重生”

作為國內首家中外合資投行,中金公司可謂含著金湯匙出生。1995年7月31日,前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摩根士丹利國際公司、中投保(當時稱中國經濟技術投資擔保公司),GIC(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和名力(當時稱名力集團)共同出資設立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分別持有42.5%,35%,7.5%,7.5%及7.5%的股權。

此後,中金公司股權經歷了多次重大轉折,母公司也最終變更為中央匯金,被納入“中投大家庭”。其中,摩根士丹利在2010年退出全部股權。

中金公司官宣回A 騰訊、阿里加持引遐想


作為國內老牌中外合資的投行,中金公司在2015年IPO前一度也陷入經營危機。由於2010年前後,國內大型國企的跨境IPO和A股IPO都進入收尾階段,中金公司當時面臨經營結構單一,經紀業務佈局過少的局面。不過,近年來中金頻頻引入戰略投資者,其中騰訊、阿里已進入前十大股東之列。

招商證券研報將中金公司發展概括為3個階段,歷經大摩獲利退出、戰略失誤業績下滑、改制上市引入戰投三個時期。

1995年至2010年,中金公司由多家中資和外資機構共同設立,早期大摩積極參與管理後逐步獲利退出,同期中金投行業務一騎絕塵;2010年至2015年,中小企業上市熱情高漲,中金高端化和大項目定位令其業績承壓;2015年至今,中金完成股份改制並赴港上市,積極引入戰投彌補業務短板。

說起中金公司,投行業務是繞不過的話題。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金作為國內頂級投行的地位無可撼動。自1997年中國大型國企走向國際資本市場以來,中金公司幾乎從未缺席,牽頭了中國電信(00728.HK)、中國聯通(00762.HK)、中石化、中石油、中國人保、中國人壽(02628.HK)、中國建設銀行、工商銀行(01398.HK)、招商銀行(03968.HK)等公司的海外IPO項目,涉及了電信、能源、銀行、保險、等各行業龍頭。基於此,當時的中金公司也被奉上“投行貴族”的美譽。

當傳統的存量消耗殆盡時,問題便顯現了出來。由於自身的管理問題難以解決,且宏觀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從2010年開始,中金公司的業績開始轉向。當年,其淨利潤僅為7.12億元,全行業排名掉至第28名。2012年-2014年IPO暫停,再次給予中金一記重擊,2014年的淨利潤降至行業第42位。中金公司一度成為市場口中的“沒落的貴族”。

從內部來看,在摩根士丹利的幫助下,中金建立了完整的投行體系,併成為中國最專業的國際投行,不過,摩根士丹利一直希望中金成為它在中國投行業務的載體,成為自己的子公司,但中方並不願意,雙方在這方面一直有不合。直到2010年,摩根士丹利最終放手中金。當年,中金的股權結構幾被重組,發起股東建行、摩根士丹利相繼退出,建行將股權無償轉讓給匯金。

從外部來看,隨著2010年創業板的推出,上市主體逐漸由中金擅長打交道的大型國企,轉變成規模相小的民企,再加上國內大量券商興起,從2008年開始,經紀業務就已經取代投行業務開始成為中國券商的主要收入來源。但中金公司顯然沒有很好的抓住這個機會,公司收入也受到一定衝擊。

“窮”則思變。

2015年11月,中金公司選擇赴港股上市,募集資金淨額超50億港元。

事實上,其赴港上市歷程也並不順利。早在2006年,中金公司就計劃赴港上市,但因中外股東意見不合擱置,該計劃一再拖延。2014年7月,中金公司啟動IPO計劃的消息正式披露,上市地點選在香港。但在此消息公佈後不久,中金公司就迎來管理層的鉅變。

2015年6月,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完成整體改制,變更為如今的中金公司,第一大股東已變成中央匯金,同年11月中金公司成功登陸香港聯交所。

為何首先選擇在H股上市而非A股?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是由於中金自身資源稟賦所在,大量的海外業務的確需要一個國際化的資本市場平臺發展。另一方面,中金早有上市構想,而在業內其他券商上市“補血”搶佔先機之時,中金對上市的需求也更為緊迫,H股先行上市是顯而易見的選擇。

港股上市成為中金公司的轉折點。除了拿到一大筆“補血”資本金,中金亦走上大刀闊斧的改革之路。

2018年6月,海爾金控一度成為中金公司第二大股東;2018年9月,引入騰訊作為戰略投資者,騰訊躍居中金第三大股東;2019年2月,阿里巴巴入股中金,並正式成為其前十大股東。

截至2019年6月底,中央匯金、海爾、騰訊為公司前三大股東,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持有公司分別約46.25%、9.51%、4.95%股權。第四、第五大股東則分別為阿里巴巴和中投保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4.84%、3.04%。

除了股權方面引入騰訊、阿里這兩家互聯網“對頭”聯合入股並均進入前十大股東之列外,在業務層面,中金公司亦從發家的投行業務不斷向外攻城略地。

財富管理整合優勢還未顯現

在港上市之後,2016年~2019年,中金公司不僅重回頭部券商行列,同時引來騰訊阿里加盟,不僅補齊了此前經紀業務的短板,更在金融科技方面引入“活水”推動財富管理業務轉型。

據2019年三季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中金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1.9億元,同比增長13.8%;歸母淨利潤31.4億元,同比增長15%。

不過,投行業務並沒有給中金帶來大豐收,貢獻主要收益的為衍生品業務。各項業務中,當期投資銀行業務實現淨收入20.07億元,同比下滑7.6%;資管業務收入4.10億元,同比下滑1.5%;經紀業務收入22.58億元,同比增長7.71%。而在公司場外衍生品業務規模增加的背景下,中金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投資收益52.21億元,同比上漲45%。

從前三季度數據來看,作為昔日投行的大哥——中金公司,其投行業務收入儼然已被中信證券(29.81億元)、海通證券(25.67億元)、中信建投超出不少,居於行業第四。

隨著再融資新政的放開,2020年券商業績的市場預期聚焦到投行業務上。在2019年半年報中,中金公司對其投行業務進行規劃稱,2019年下半年,公司將做好現有項目的執行,進一步加大科創板業務的開發力度,發揮跨境能力優勢,發掘已上市公司在其他上市地的二次機會。

作為經紀業務轉型的重要方向,財富管理成為各家券商爭相發力的主要渠道。對於中金公司而言,2007年,中金成立了財富管理部,財富管理業務從此起步。2017年,中金公司吸收合併原中投證券,並將其改名為“中國中金財富證券有限公司”,公司財富管理轉型升級正式啟動。

2019年以來,中金公司在金融科技方面頻頻探索。當年9月,中金公司宣佈與騰訊(00700.HK)間接持有的全資附屬公司騰訊數碼(深圳)有限公司訂立股東協議,擬成立一家合資技術公司。其中,中金公司持股51%,騰訊數碼持股49%。據中金公司時任首席執行官畢明建介紹,該合資技術公司是中金在財富管理領域的戰略性佈局,將與騰訊共同探索具有巨大潛力的數字化未來。

1個月後,2019年10月18日,中投證券正式升級為“中金財富”,成為中金公司財富管理與零售經紀業務的統一平臺。在品牌整合後,中金財富將加強與投行、資管和研究等機構平臺的聯動。

不過,梳理中金公司近年來的業績情況發現,剔除中投證券並表因素,公司財富管理業務業績增長在各業務板塊中表現並不突出,合併中投證券後,財富管理整合優勢還未顯現。

作為券商的中金公司,後續如何與互聯網產業巨頭進行合作,《商學院》將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