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戰爭與和平》自我上初中開始一直到現在,一直都在非常努力地去讀完整本書。十幾年以來,我多少次拿起來,又多少次放下。讀得最多的一次,是在2014年,那一年我買了kindle,在如此嬌小而體量如此之大的設備裡,我讀了很多大部頭的書,其中就包括《戰爭與和平》,但僅止於60%。後來因為各種原因,總之沒有再讀下去。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不過想要了解名著,方式還是有很多的,除了那種近乎雞湯式的故事簡要之外,最好的還是藉助於影視。幸好,英國BBC推出的《戰爭與和平》號稱忠實於原著,雖然6集,加起來一共6小時,但我還是在網上找來資源,仔仔細細地品讀了一番。想想原著如果要讀完的話,也需要6個小時以上,影視劇這麼長也差不多相當於讀原著了吧?這種想法有點一廂情願,但看完之後卻真的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大呼過癮!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也因為這個迷你劇,我開始蒐羅其他版本的《戰爭與和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奧黛麗赫本版是最知名的,甚至奧黛麗赫本扮演的娜塔莎被幾乎所有人認為,這就是娜塔莎本尊。也正因為如此,後來幾乎所有的娜塔莎都會多多少少有赫本的影子,包括後來的俄羅斯版。前段時間看了奧黛麗的美國版在,最近一直在找的就是俄版。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皇天不負有心人,俄羅斯版的《戰爭與和平》,四集,6個多小時,終於被我找到並且湊齊了。之所以說湊齊,還是因為我想的最多的還是娜塔莎,而網上的版本無論是244分鐘版,還是分四集的加長版,都把安德烈和娜塔莎的愛情那100多分鐘給省略了。

當然,省略了他們的愛情糾葛並不妨礙整個故事的發展,但這當然讓人多少有些失望,畢竟沒有了愛情,戰爭就成了男人們的遊戲,實際上即便精彩,也少了很多生活氣息,只有滿目的戰爭與硝煙。所以,當我找到70G大小的藍光版而且缺失的娜塔莎終於出現時,我自然是興奮非常的。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關於俄版《戰爭與和平》,百度百科也好,豆瓣也好,類似的影評或者介紹類的網站都會把這部電影的製作和表現規模說得很清楚,確實,無論是從經費上還是從演員的數量上,甚至是恢宏的場面上,俄版一定是最好的。雖然赫本的美國版很好看,但真正能表達出《戰爭與和平》主題的,還是俄羅斯。

畢竟,首先來說,兩部電影的絕對主角是不同的。

俄羅斯版的《戰爭與和平》的主角其實是安德烈·博爾孔斯基,原因之一恐怕是這一版重點是在戰爭以及對戰爭的反思上。拿破崙的軍隊要進攻俄羅斯,年輕人爭相走向戰場,安德烈是最積極的那一個,因為他不想再渾渾噩噩的過日子,甚至對自己的婚姻都是感到非常失望的。所以他想上戰場,在戰場上重塑自己的人生和價值。包括他的好朋友皮埃爾,雖然在原著中他是第一個出場的,但在這部戲裡他也是個迷茫的人,他和安德烈一樣,想要找到自己真正的目標和價值。所以,他後來也去了戰場,只不過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去的,甚至還做了俘虜。至於娜塔莎,她其實是兩個男人追求人生目標之外的重要補充,她只是在戰場之外才更重要。這就是為什麼刪去第二部娜塔莎和安德烈的愛情,並不妨礙整部電影的氣質的原因。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美國人喜歡把什麼都拍成愛情片。俄羅斯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把娜塔莎的愛情拍完了,剩下的將近五個小時的時間拍的是戰爭甚至是哲學。而美國人的《戰爭與和平》雖然也一直在說到戰爭,但這部戲真正的主角卻是幾乎一直遊離於戰爭之外的娜塔莎,她在這部戲裡太突出了,導致讓人總有一種錯誤的印象,覺得戰爭看起來只不過是娜塔莎愛情的一個重要陪襯,只不過是娜塔莎的幾個愛慕者來來去去的背景,無論安德烈還是皮埃爾,都是如此。而一直位於世界中心的,是娜塔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奧黛麗赫本演的才是真正的《亂世佳人》,生於亂世,有情人終成眷屬。所以,介紹《戰爭與和平》美國版,我們不會說是美國版,說的是奧黛麗赫本版。雖然這部電影很好看,但已經離主題越來越遠了。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所以這就是第二點不同,主題的不同。

俄版《戰爭與和平》分四集,每一集都配有相同的片頭和片尾,也有一句極為聞名的話,出自《戰爭與和平》:那些產生巨大影響的思想,往往是極其樸素的;我的全部思想無非是,如果那些不道德的人聚在一起,可以形成一股力量的話,那麼正值的人也應該這樣去做。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戰爭與和平》描寫的人幾乎都是有各種各樣的缺點的,無論是那些已經上了年紀的貴族,除了每天的舞會和喧囂,陪伴他們暮年的只有無盡的孤獨了。當戰爭來臨,他們除了用各種誤會和消遣來排解苦悶,就只能對自己所不能為之奮鬥的戰場指指點點。

還有那些軍官,他們每個人都充滿了道德上的瑕疵,甚至是劣跡。多洛科夫是皮埃爾的好友,他在莫斯科無處可去,皮埃爾讓他來自己家裡住。誰能想到,皮埃爾的妻子海倫本就不是個安分的人,這下可以便宜了他們兩個。他們兩個偷情搞得滿城皆知,最後還鬧得皮埃爾跟多洛科夫決鬥。當拿破崙攻入莫斯科,皮埃爾淪為囚徒之後,一個非常碰巧的機會,多洛科夫救了一大批俄國俘虜,其中就包括皮埃爾。他們用這種方式實現了和解,其實也從某種角度上來,對多洛科夫來說,用戰爭洗刷了自己的恥辱。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同樣用戰爭洗刷恥辱的,是安納託利。他並不是個光彩的人,生活放蕩,是個典型的花花公子。他是皮埃爾的小舅子,皮埃爾的妻子海倫揹著皮埃爾偷了多少漢子,安納託利就有可能揹著自己的妻子出了多少軌,其中就包括勾引年少無知的娜塔莎。安德烈和娜塔莎有一年之約,在這一年裡他們不見面。這樣就給了安納託利機會,他不僅成功勾引了娜塔莎,還讓安德烈和娜塔莎再無相愛的可能。雖然最後的私奔沒能成功,但對一個少女造成的傷害,那是無法彌補的。就是這樣一個劣跡斑斑的安納託利,等他上了戰場,他英勇殺敵,甚至還犧牲了自己的一條腿。這一刻,他也成了英雄。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所以,這就回到了主題上,這些人每一個是道德的,他們聚在一起時,倘若是在酒桌上,那就是十足的惡棍和酒鬼,但當他們結伴到了戰場,個個都是視死如歸的英雄豪傑。托爾斯泰的意思就是這樣,如果這些不到的人聚在一起都可以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那些自認為高尚的道德之士更應該這樣做了。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這種思想到了奧黛麗赫本版的《戰爭與和平》裡幾乎不見任何蹤影了,這部電影的主題不是戰爭,也未必是和平,重點在於愛情。安德烈、皮埃爾和娜塔莎三個人從一出場,我們就能知道他們三個一定會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糾葛的。還真是這樣,安德烈去世之後,娜塔莎成長了很多,這個時候皮埃爾終於出現了,兩個人幸福的擁抱在一起。然後出現的一段來自於《戰爭與和平》裡的一段話:

最難但也是最必要的一件事就是熱愛生命,即便是在痛苦當中也要去熱愛生命。因為生命就是一切,熱愛生命就是熱愛上帝。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熱愛生命的方式當中,最重要的,被人們提及最多的,當然就是愛情了。所以,愛情甚於戰爭,更甚於和平,便不在話下了。

第三點,就是俄版注重的是每一個體生命的成長,美版注重的是娜塔莎的成長

首先說安德烈,如果說他不是個高尚的人,那麼總覺得言過其實。但實際上,他也許並非不道德人,但他卻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男人。他看著貴族們在戰爭來臨時還那麼渾渾噩噩感到十分厭惡,所以想離開這裡去戰場,贏得屬於自己的榮譽。但他在私下裡也會跟皮埃爾透露,他很想逃離他所在的家庭,或者說他所在的婚姻——即使他的妻子已經懷孕了。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後來安德烈所在的俄國軍隊在戰爭中失利,他差點犧牲。當他趕到家時,發現自己的妻子即將臨盆。不久之後,妻子生下了兒子,很快因為失血過多而去世。關於他怎麼撫養兒子,電影幾乎不置一詞,倒是把他的各種各樣的想法記錄了下來,反正就是不想活了,在努力尋找人生的意義。後來,在皮埃爾的邀請下,安德烈來到了娜塔莎家。安德烈被娜塔莎的年輕、活潑所吸引,娜塔莎也十分鐘情於他,不久之後便互訴衷腸,準備結婚。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但是,安德烈提出要有一年的時間給大家清靜,在這一年裡不訂婚也不發佈任何他們相愛的消息,讓娜塔莎保持自由身,可以反悔,可以取消本來就還不存在的婚約。這是後來兩個人分手的一個很大的原因,安德烈不跟她見面,娜塔莎被其他的活力四射的少年所勾引,他們的愛情分崩離析。這其實是安德烈自找的,他們本可以立刻在一起的,但他沒有。我想,安德烈那一刻一定是想到了自己死去的前妻,他需要用一年的時間來準備接受另一段自己可能並不熱衷的婚姻。因為他自己都在想,當娜塔莎接受他的求婚那一刻,對娜塔莎所有的美好期待都消失了。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所以無論安德烈如何生活,他真正的歸宿不可能是在愛情裡,而是在戰場上。在戰場上他拼命殺敵,哪怕是壯烈犧牲,也是死得其所。安德烈的最終歸宿還是在娜塔莎那裡,只不過是奄奄一息時的自己了。他原諒了娜塔莎的短暫背叛,其實是原諒了自己。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與安德烈一生為摯友的皮埃爾,最初只是個生活在放蕩生活裡的大胖子,面對前途,他的迷茫不亞於安德烈。他的父親是德高望重的別祖霍夫伯爵,但他卻未必有任何好處,因為他是個私生子。別祖霍夫伯爵沒有其他的兒子,所以臨終他還是把自己的爵位和財產都給了皮埃爾。皮埃爾有了爵位和財產,也就引來了多少人的嫉妒,其中就有海倫和她的家人。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皮埃爾並不喜歡海倫,甚至不清楚海倫的放蕩。他之所以很海倫結婚,可能僅僅是因為他沒有什麼非要拒絕的理由。無趣的皮埃爾自然吸引不了海倫,所以在皮埃爾之外,海倫不斷地偷漢子,直到最後皮埃爾的好友多洛科夫來到了家裡,海倫跟他偷情,鬧到最後皮埃爾與多洛科夫決鬥。皮埃爾沒有拿過槍,跟多洛科夫決鬥,簡直是自尋死路。但他一直是個幸運的人,那次決鬥竟然把對方打倒了。但多洛科夫倒下的那一刻,皮埃爾更加迷茫了。這沒有意義的一切究竟要到什麼時候呢?後來他聽說多洛科夫沒有生命危險,他放了心,然後跟海倫分居了。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戰爭來臨,皮埃爾決定去戰場看看。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如果不瞭解自己所討厭的東西,那這種討厭就沒有價值了。所以,他單槍匹馬上了戰場。在戰場上,他確實見識到了戰爭的殘酷,看到了漫漫無際的硝煙和死屍,甚至他還加入了戰鬥。後來,他從戰場上回來,認識到這場戰爭罪魁禍首,就是拿破崙。所以當所有人都逃離莫斯科時,他選擇留下來,想辦法去接近拿破崙,刺殺他。刺殺自然是不可能的,不過他還是做了很多事情,整個莫斯科在法軍到來時,除了剩下了一座空城,就是漫天大火。皮埃爾在莫斯科著火的街道上,就下了一個孩子。當他準備去刺殺拿破崙時,他被法軍逮捕,差點槍決。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槍決那一段真的是特別恐怖,皮埃爾和大家一起看著前面的幾組人一一上去,當著所有犯人的面,那些人被槍決。無論那些人說什麼做什麼喊什麼叫什麼,都沒用。皮埃爾以為自己也會這樣死去,想不到很幸運,到了他這裡,就不需要了。所以他跟其他犯人一起關在了監獄,成了俘虜。

皮埃爾做俘虜這段時期,見證了更加殘酷的死亡。如果說之前是血淋淋的戰爭之死,現在要面臨的是苟延殘喘的餓死。尤其是法軍被俄羅斯的寒冷冬天打敗,準備撤軍時,俄國俘虜也要跟著一起走。在漫天大雪裡,同伴一個個地離去,直到多洛科夫到來,救下了他們所有人。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從戰俘營中平安歸來地皮埃爾,認識到了和平的寶貴。回到家中,看到了已經長大成熟的娜塔莎,竟然一時沒認出來。他們相擁在一起,真正的和平生活才剛剛開始。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娜塔莎和皮埃爾從一開始我們就知道他們要在一起的。俄版雖然沒有那麼明顯,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得出來的。奧黛麗赫本的美國版,或者是英國的BBC版,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一開場就讓人們知道皮埃爾和娜塔莎的關係有多好。雖然好,但他們似乎都沒有足夠的準備在一起,總是要等經歷了一番戰爭與和平的洗禮之後,每個人都長大成人了,才能夠開始幸福的生活。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娜塔莎開場時,只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小丫頭。有一天,她在花園裡偶然看到哥哥尼古拉跟索尼婭的纏綿,便對愛情充滿了嚮往。但這種嚮往一直到安德烈出現,才成為可能。中間皮埃爾跟海倫在一起時,她看到了皮埃爾的哀傷,她似乎知道什麼,但不懂得對方的糾結。後來,安德烈的出現,給了她最初也是最美的對愛情的嚮往。無論是那一版電影,人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安德烈和娜塔莎在偌大的舞池裡歡喜快樂地舞動,那應該是娜塔莎一生中最為光鮮亮麗純粹純真的一刻。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接下來,就是他們愛情裡的互訴衷腸和互相傷害。安德烈嚮往愛情,但恐懼婚姻。娜塔莎只知道愛安德烈,但並不清楚婚姻是什麼,只是著急於婚姻的完成。他們約定用一年的時間來給彼此空間,然後一年之後再結婚。這一年裡,大家都是自由的,不用公開關係,也不需要訂婚。然後,安德烈真的就走了。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就是在這一年的空檔裡,娜塔莎雖然每天在想念安德烈,但究竟是個耐不住寂寞的充滿了幻想的少女。而安納託利的出現,恰恰給了這個涉世未深的女孩子一次大膽實現愛情理想的機會,任何不想促成他們好事的人,都是與她為敵的人。安德烈離她越來越遠,她已經很難用“愛”或者“不愛”來界定了。那安納託利呢?等到私奔失敗,娜塔莎自己也醒過來了,皮埃爾問她,究竟有沒有真正愛過那個有婦之夫安納託利,娜塔莎激動得幾乎憤怒。很有可能,她真的愛上了安納託利,而安納託利卻欺騙了她。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此時的安德烈卻在戰場上倒下了,最後倒在了娜塔莎家門前的傷員隊伍裡。娜塔莎離開莫斯科前,看到那麼多從戰場上退下來的傷員無人理睬,她便放棄了很多傢什物資,騰出空間來給這些傷員,其中就包括安德烈——她也是後來才知道的。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在一個睡不著的晚上,直到安德烈就在附近的娜塔莎一個個地去尋找她曾經且現在依然愛著的戀人。找到之後,娜塔莎祈求對方的原諒,已經奄奄一息的安德烈不得不承認,自己也依然愛著娜塔莎。就這樣,安德烈人生之中最後的一段日子在病床上度過,由愛人娜塔莎照顧,平靜地安息。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而娜塔莎經歷了這一切之後,終於長大成人。她跟皮埃爾也終於有了最好的理由在一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整部電影,包括整部原著作品,最主要講述的就是他們三個人的成長經歷。記得以前我就在其他文章裡說過,好的文學作品,都是關於成長的。這個也不例外。

最後還要說一點,就是對待戰爭態度的不同。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俄版《戰爭與和平》從開始到結束,平鋪直敘中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慢!所有人的節奏都很慢,鏡頭也很慢,慢到讓人昏昏欲睡的地步。慢鏡頭雖然引起生理上的疲倦,但也會帶來視覺上的衝擊,比如說宏大的場面,不僅僅是宏大的戰爭場面,還有大型舞會,甚至包括漫天的大雪還有一望無際的草原。這些只有俄羅斯版能夠拍出來,因為這是俄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拍攝自己的電影,從而去調用可以調用的一切資源。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電影用了很多的鏡頭來描寫宏大的戰爭,這自不用說。還有一個就是莫斯科宏偉的建築和漫天的大火。拿破崙進入莫斯科時,莫斯科已經是一座空城,但他仍然閒庭信步般地欣賞著美麗的大教堂,發出驚歎。這是拿破崙攻進莫斯科的目的,同時兩百年以後,這還是俄羅斯人仍然感到非常驕傲的藝術和文化。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高曉松就曾經說過,俄羅斯是一個過分厲害的民族,無論是藝術是文化是文學是音樂,方方面面都是讓全世界其他地方望塵莫及的。這部電影用慢慢的鏡頭將之一點一點地呈現了出來。

比較俄版《戰爭與和平》與奧黛麗赫本版的不同之處

而美國版的《戰爭與和平》實際上用戰爭來粉飾愛情,雖然也有拿破崙入侵,也講到了打量的戰爭,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很限制的。想要去深刻的表達什麼,很難做到。所以

我們都記住了奧黛麗赫本,忘了戰爭,更忘了和平。

說了這麼多,已經超過我當初下筆時的衝動所想了。還有很多未盡的話和未成形的感悟和言語,帶到他日再慢慢細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