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高考在即,湖南高三學霸拒絕高考?月考倒數第一引發這個病

“不要讓我參加高考,我笨,為什麼要高考……”

一直成績優異的高三學生陽陽(化名)在今年年初一次月考嚴重失利後,突然再也不想進教室複習了。

5月22日,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兒少心理科,這個來自株洲的17歲少年被診斷為“強迫症”。

高考在即,湖南高三學霸拒絕高考?月考倒數第一引發這個病

陽陽進入高中後,在學校創新班中他一直保持前10名

然而,高考臨近,在今年1月份的月考中,陽陽的成績竟跌落到倒數第1名,面對從未有過的糟糕的成績和批評,陽陽很是難過。

“坐在教室我就會想自己得了倒數第一名,反覆想人為什麼要高考?反覆想參加了高考又能怎麼樣?。”陽陽說,“感覺老師同學也瞧不起我,他們咳嗽就是對我有意見,要我安靜。”

“我為什麼要高考?為什麼一定要對父母講禮貌?為什麼不能直接叫父母的名字?”這些想法一直困擾著他,他一個人在房間的時候就會控制不住自己反覆去想。

逐漸地,陽陽開始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且會反覆糾結類似的問題,並不再願意去學校。

可是,休學在家一個多月,陽陽的情況不但沒緩解病情,反而愈加嚴重,自己為此感到痛苦不堪,自己也嘗試想控制自己不去想這些無聊的事情,總是無能為力。

他為此會跟父母發脾氣,有時候還摔東西打人。

高考在即,湖南高三學霸拒絕高考?月考倒數第一引發這個病

近日,陽陽在父母陪同下到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兒少心理科就診。

根據陽陽的諮詢和檢查情況,兒少心理科陳曦醫生認為,陽陽主要考慮為“強迫障礙”,即強迫症。

強迫障礙主要表現為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

強迫思維,即反覆出現無實際意義的想法或想要做一件事情的衝動,反覆思索日常生活中缺乏實際意義的問題或自然現象,明知毫無意義,但又不能擺脫。

強迫行為,即反覆做出一些無實際意義的動作和行為,如寫字時反覆擦寫,反覆多次直到自己認可為止。

醫生了解到,早在初中時陽陽有一次考試考班上第一名,然後他就想原來這樣也可以考到第一,於是他強迫自己一直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方法去做,連續三年一直保持班上第一。

但他很少與人交流,認為說話浪費學習的時間。

進入高中後,學習負擔重,高考壓力大,月考失利受到較大心理打擊。

這些心理應激事件加重了陽陽的強迫思維,即每天控制不住的胡思亂想,使得他不能正常上學,對未來失去信心,而且每天為這些無聊的想法感到十分痛苦。

經過系統的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陽陽目前的情況有明顯好轉,強迫思維基本消失,情緒好轉,還積極參加科室組織的團體活動。“希望早點去學校,明年繼續參加高考。”陽陽說。

高考在即,湖南高三學霸拒絕高考?月考倒數第一引發這個病

兒少心理科提醒,過分嚴格要求和追求完美易形成強迫型人格。而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事件,如父母離異、學業過重、受嚴厲批評、人際關係緊張等,可成為發病誘因

因此,建議父母為孩子營造穩定、和諧、愉悅的成長環境,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

兒少心理科陳曦建議,高考即將來臨,在最後的臨考階段,家長和老師要幫助孩子保持良好心態,不可再施壓、苛責孩子

可嘗試放鬆訓練,注意規律作息、勞逸結合、飲食營養,遇到難以解決的心理問題,及時到兒少心理科門診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