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青海省一惠民政策17日起施行

本報訊(記者 王紫)6月13日,記者從省衛生計生委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按照國務院辦公廳相關精神,省政府出臺了《青海省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實施方案》。該《實施方案》就健全適應行業特點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和創新全科醫生使用激勵機制作出重要部署,並將於6月17日施行。

據省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制約,我省全科醫生隊伍建設與深化醫改和建設健康青海的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基層仍然是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短板,基層人才隊伍依然是短板中的短板。從數量上看,全科醫生只有1100人,每萬人口擁有全科醫生1.8人,與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相比有較大差距。從質量上看,基層臨床醫生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不到10%,且多數沒有接受過嚴格、規範的住院醫師培訓。從職業發展上看,由於全科醫生薪酬待遇較低、職稱晉升較難、發展空間小等諸多困難,全科崗位還缺乏吸引力。這些問題不解決,分級診療制度將難以全面落實。

針對當前我省全科醫生隊伍建設中的突出問題,著眼於滿足健康青海建設的迫切需求,我省在開展相關工作後,出臺了此《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確定的工作目標為:到2020年,適應行業特點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基本建立,適應全科醫學人才發展的激勵機制基本健全,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2-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2025年,達到4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到2030年,達到5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從2018年起,新增臨床醫學、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計劃重點向全科等緊缺專業傾斜;力爭到2020年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招收數量達到當年住院醫師招收總計劃的40%。

《實施方案》出臺6個方面的重要舉措:

●全面加強全科醫學教育。要求青海大學、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面向全體醫學類專業學生開展全科醫學教育和全科臨床見習和實習,鼓勵成立全科醫學教研室或全科醫學系,開設全科醫學概論等必修課程。

青海省一惠民政策17日起施行

●加強全科醫學學科建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綜合醫院)要獨立設置全科醫學科,與基層實踐基地聯合培養全科醫生。加大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力度。

●提高全科醫生薪酬待遇。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工資水平,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水平正常增長機制,使其工資水平與當地縣區級綜合醫院同等條件臨床醫師工資水平相銜接。完善績效工資分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績效工資分配可設立全科醫生津貼。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簽約服務費作為家庭醫生團隊所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入組成部分,可用於人員薪酬分配。

●拓展職業發展前景。經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助理全科醫師培訓合格的本科、專科學歷全科醫生(助理),分別與臨床醫學、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和本科生同等對待。職稱晉升享受優惠政策。經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併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可直接參加中級職稱考試,考試通過的直接聘任中級職稱。對長期紮根農村牧區基層工作的全科醫生連續工作滿10年的,經各市州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副高職稱評審委員會考核認定,直接取得副高級職稱。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推選和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全省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優秀共產黨員等評選工作中,向基層全科醫生傾斜。

●加強在崗全科醫生、鄉村醫生進修培訓,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通過多種方式,力爭到2020年全科醫生達到1800人以上,力爭2030年全科醫生達到3250人,基本實現城鄉每萬人口擁有5名合格全科醫生的目標。鼓勵二級及以上醫院有關專科醫師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對培訓合格的,在原註冊執業範圍基礎上增加全科醫學專業執業範圍,允許其在培訓基地和基層提供全科醫療服務。

●實施全科醫生特崗計劃。開展全科醫生特崗計劃試點工作,到2020年在試點基礎上,逐步將範圍覆蓋到所有貧困縣。特崗全科醫生在申報中、高級職稱時,任職資格時間可縮短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