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秦海璐:女人四十

黃曉明最近接了部新戲,女主角是秦海璐和殷桃。他曾嚮導演提議由佟麗婭來演殷桃的角色。但佟麗婭十分詭異,死活就是不接翎子。劇組百思不解:片酬不低,檔期合適,關鍵是他們還合作過《琅琊榜2》,沒理由拒絕啊!

經過一番頭腦風暴,達成的共識是:曉明的演技讓佟麗婭至今還心有餘悸。

有些人避難就易,而有些人則迎難而上,比如我們的人民藝術家秦海璐老師,她不嫌棄、不逃避,每天不厭其煩的幫曉明掰表演和臺詞。

在業務能力上,任誰都要敬秦海璐三分。因此,不少導演在請她時,都秉持“沒有第二人選”的態度。

最近正熱播的《南方有喬木》,為了請秦海璐出演安寧,七八個製片人輪番出動,開機都已經兩個月了,片方依然沒有放棄邀約。秦海璐最初是拒絕,接著是敷衍,後來生生被片方的誠意感動了,這才成就了她和陳偉霆在戲中經典的“年下戀”。

秦海璐:女人四十

業務不在話下,但說起外表……卻一直是秦海璐的心病。

雖然在採訪的時候,秦海璐早就“不介意”別人說自己相貌不好了,還會半開玩笑對自己容貌評價是“國色天香”。可真的聽到主持人情不自禁的嗤笑,還是會敏感的追問一句,“怎麼了,你笑什麼呀!”

都知道演藝圈從不缺美貌的女子,但是沒有美貌寸步難行,然而一個不靠美貌在演藝圈殺出一條血路的女子,絕對稱得上一個傳奇。

學戲

1978年,秦海璐生於遼寧大連,上頭有一個大她四歲的姐姐秦楠。

讀大學前,她一直生活在營口,一家人擠在一個8平米的房子裡,經濟條件一般。90年代初,父母為了改善生活,投身商海。這兩口子賣過臭魚爛蝦、南下倒過服裝,之後還弄過盤條、木材。做生意的人很難顧家,秦媽媽唯一能為孩子做的,就是每週日把一週的包子蒸好,保證姐妹倆不至於餓著。可連吃2年包子,換誰都想死。最後,秦媽媽把她們送進當時營口唯一一個全託學校——營口戲曲學校。從此,秦海璐的童年都與痛苦為伍。

有些苦,她吃過就忘;有些苦,則成了她心裡的一根刺。

秦海璐:女人四十

梨園艱難,比如睡覺時候一條腿綁在牆上,早上醒來腿吊得沒有知覺;晨練不停打飛腳、踢槍,練得整個腿全是烏青;上課老師敲打聲不停,孩子們的跟斗也不能停,誰停了就要連帶全班被罰……這些苦哭一哭就過去了,她沒有太往心裡去。

想家之苦也不是不能化解,但凡收到父母每週“賄賂”給她的1只燒雞、2袋巧克力和一筐雞蛋時,所有的難過全部煙消雲散。

秦海璐唯一不能忍的是精神之苦——不被老師認可,還要遭擠兌。

秦海璐學的是刀馬旦,主攻青衣,她的青衣老師是梅派,但秦的聲音一直是程派,“因為主課老師不喜歡我,不肯教我梅派唱法,所以我也一直沒掌握梅派的唱法。他還跟其他老師說,我不行。”

許老溼特別理解被老師打擊、排擠這件事。記得我那年答辯,有同學持刀衝進辦公室,因為導師不肯看他論文,不給他答辯的資格……這種無從反擊的打壓,會讓你產生嚴重的自我懷疑、強烈的受挫感,甚至無明的憤怒。如果不幸被這些情緒全面支配,就真的完了。

秦海璐:女人四十

成年人有時候都會被打得找不著北,而秦海璐那時才十幾歲。整整7年的學戲時間,她一個人和負面情緒抗爭,還要把自信、自尊一點點撿回來,這個痛苦和陰影不是功成名就後一句“那都是財富”可以撫平的。

秦海璐回憶,之前練一個出場,反反覆覆走了40多次,老師連眼皮都不抬就說“錯了重來”“錯了重來”……也不說怎麼錯的。第二天覆課,還是說“錯了重來”“錯了重來”……就像臺復讀機!

但凡這種煎熬,只有忍住,才能不被打敗,一旦低頭,可能就再也爬不起來。

秦海璐為了證明“我行”,選擇了一種近乎自虐的方式:老師要求早上6點半出早操,她4點半就去操場練習;全班同學一起踢腳,老師都喊停休息,她偏不,一直踢到下一節課開始;為了證明自己能唱梅派,她去了姐姐的學校,花了3個月啃下了梅派的經典劇目《天女散花》……她的邏輯很簡單,“老師覺得自己特狠,那我比你更狠,你這點在我這兒都不算什麼,你打不垮我。”

一拿到中專畢業證,她頭也不回的就把京劇給扔了,你可以理解為是“七年之癢”,也可以理解為“大仇已報”。但那時染上的煙癮,卻再也戒不掉了。

中戲

秦海璐從小就渴望家庭溫暖,她要讀大學的理由很簡單:為了嫁一個更好的人。

陰差陽錯,那年她想報考的中央戲曲學院不招本科生,而中央戲劇學院倒是在大連設了考場。這是中戲迄今為止唯一一次在校外招生,因為那兩年中戲培養的演員沒有“爆款”,尤其是女生,陶虹和龔蓓苾至今也沒出來。中戲痛定思痛,發誓要全國撒網招青衣。

秦海璐:女人四十

秦海璐報名報晚了,但是她家裡託人遞上去的錄像帶卻吸引了考官們的注意——那是她演的《天女散花》,24米長的紅綢在舞臺上宛若游龍。

當時中戲三試快結束了,班主任常莉覺得這小姑娘很特別,特批她補考。秦海璐在考場上來了一段《白蛇傳》的片段,用正旦和刀馬旦分飾素貞和小青兩角。

考官們對秦海璐很滿意,但是常莉很擔心她的文化課,用當時系主任的話說:“我知道你們戲校出來的孩子,其實是文盲,文化課特別差。”於是中戲給秦海璐開了後門兒,文化課只要考到190分就讓進。

秦海璐為了能跨進大學校門也是拼了,高考前三個月在遼師大附中插班補習文化課,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她,根本看不懂高中的教材,只能死記硬背,累到她好幾次差點在車上暈過去。最終,她以280分進了中戲。那一屆中戲文化課最高分是劉燁,338分。

秦海璐:女人四十

在常莉心裡,秦海璐文化課很差,但藝術性是這批孩子裡最好的,因為外貌不如其他人,她特別擔心秦海璐的未來。讓她出乎意料的是,最不被看好的學生,竟然最讓她引以為傲。

成名

現在電影學院表演系的女孩,世界裡始終迴盪著“我要成名”的巨響。秦海璐那一代的中戲女生不一樣,她們甚至對自己為什麼從事這一行都搞不清狀況。

中戲四年,秦海璐見劇組的成功率為零。畢業大戲《梁祝》,她扮演祝英臺的丫環“銀心”;孟京輝的話劇《臭蟲》,她扮演一個小孩兒……

秦海璐:女人四十

那時大學畢業分配是雙向選擇,常莉把秦海璐、章子怡、袁泉和趙會南打包塞進了中央實驗話劇院。離校前一年,袁泉拿下了金雞獎女配,章子怡入組《臥虎藏龍》,劉燁去拍了《那山那人那狗》……同學們揚帆遠航,唯有秦海璐還停靠在岸上。

1997年之後,迴歸後的香港成了內地人心中物質嚮往的符號,導演陳果決定籌拍《榴蓮飄飄》。他本意是想找真正的妓女來演“北姑”小燕,但沒受過專業訓練的演員很難理解他的意圖。此時,眼前的秦海璐讓他非常滿意——她既受過專業訓練,外形又很普通,關鍵是她身上那股與年紀不符的“風塵味”非常獨特。最開始秦海璐不願意拍,班主任常莉說她,“畢業回老家後,人家問起拍電影、電視是怎麼回事,你說不出來,會不會太丟臉了。”

於是,那個在戲校要爭一口氣的秦海璐又回來了。

《榴蓮飄飄》最初沒有劇本,只是一個概念,劇組一共就13個人,每場戲的臺詞就在拍攝中根據場景、情緒臨時創作。後半段為了寫實,跑回秦海璐老家拍的,臨時演員全是她的朋友和戲校同學。

秦海璐:女人四十

那時候,國內媒體的目光都放在章子怡和袁泉身上。所以,當秦海璐拿到金馬獎、金像獎的時候,她心裡的揚眉吐氣是不言而喻的,“甭管說我醜也好,美也好,五六個獎盃放在那兒,姐們兒很行,你們弄了一輩子也不就這點玩意兒嗎?姐們兒一部戲就搞定!”

秦海璐:女人四十

隨之而來的,還有膨脹。在一場活動上,有不熟悉的演員要和影后拍照,秦海璐不肯,嫌人家蹭熱度,直接用持續5秒的白眼兒給對方翻出了內傷。

話說回來,在實力沒有被看到前,相貌還是在這行能不能混下去的重要因素,秦海璐還是很介意被說相貌不佳的。

早年,這位新科影后在她同學劉燁的嘴裡直接就成了“我們班最醜的”,結果媒體報道的標題都和“醜”有關,這讓她一度耿耿於懷。她說,“像《秦海璐:我並不是醜小鴨》那樣的新聞標題很滑稽,有文化的人不會那樣寫。醜小鴨真的需要變成天鵝嗎?它本來就是天鵝呀!”

秦海璐:女人四十

安寧

秦氏家族在大連家大業大,姑姑還曾經是全國人大代表,秦海璐八字是不缺錢的。她和姐姐小時候吃方便麵,選的是當時價格最貴的1塊2一包的康師傅;90年代,父母給她買禮物,一出手就是1300元的落地電子琴。

她從未被錢困擾。98年,梅婷和張國榮拍了一部《紅色戀人》,張國榮以名牌墨鏡相贈。嘖嘖,子怡老羨慕了。秦海璐可不羨她,畢竟她是這個班裡最Rich的女孩,擁有全班第一件Burberry。成名後,她一度成為專買奢侈品的女演員,被媒體諷刺過“拜金”。不過,她用抖音裡時髦的話回應:“女孩子花點錢怎麼了?吃你家大米了?用你家花唄了?”

從心理學角度,這可以說是因為常年壓抑的補償心理,或是因為失戀進行的報復性消費。現在秦海璐理智多了,買包買鞋買表太小兒科了,她已經開始玩兒翡翠了。

秦海璐在圈內是出了名的大方,出去基本都是她做東。這點和《南方有喬木》裡的“大姐大”安寧非常像——作為一個貨真價實的富二代,她駕馭這個角色完全沒有違和感。

秦海璐:女人四十

曾聽人說過幾個關於秦老闆大方的故事:她工作室的員工從來沒自己買過手機,時下最新款都是老闆送的;新款限量跑鞋上市,外面搖號才能買到,她讓員工自己報顏色、數量,一個電話打過去全部搞定;有次去國外拍雜誌,主辦方給她訂的是海景別墅套房,員工是標房。見不得屬下委屈,她把自己周圍的空別墅都訂下來,讓他們搬進來同樂。

她對錢沒什麼概念。彼時,不想拍戲了,於是下海經商,理髮店、火鍋店、廣告公司一個個開起來,然後一個個因為經營不善而歇業。沒錢了就去拍戲賺錢,但煤老闆和陪富商吃飯的錢她不賺。對於一個高考數學只有4分的人來說,她意識到自己不是做生意這塊料。2012年,她和閨蜜劉濤開了一家文化公司。這次她學乖了,很多事情交由劉濤打理。

秦海璐:女人四十

2001年金馬獎後,秦海璐用獎金給自己買了一雙鞋,寓意“穿新鞋走新路”。4年後,穿著新鞋在商界折騰一圈的秦海璐又重回娛樂圈——生意場上的接連失敗是一方面,李厚霖對她感情上的傷害是另一方面,還有被自尊心裹挾的原因。

2006年,周迅得金馬獎那一年。頒獎前,因為大陸演員頻繁折桂金馬,他們對大陸影人很不友善,有位評委說:“大家不要抱太高期望,就算內地演員獲得影后又能怎樣,當年我們把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新人獎都給了內地女演員秦海璐,這個人不也銷聲匿跡了嗎?”

那一夜,秦海璐哭了很久很久。

鬼打牆

30歲這個年紀,對於女人而言有點敏感,秦海璐也不例外。她的姐姐在30出頭的時候就結婚生娃,過上了她特別嚮往的安穩日子。而她在這個節骨眼兒,人生、事業卻如鬼打牆。

先是她最引以為傲的演戲出現了瓶頸。

要知道頂著影后頭銜的秦海璐,很多人在片場都很怕她,因為她非常強勢,只要沒有達到預想狀態,就會不停的要求再來。如果某些橋段,她提出了異議,你不能說服她,她就顯得特別不好合作,段奕宏、陳建斌都曾和她發生過激烈爭執。

她懟人不專業,也完全不顧及親疏。閨蜜劉濤就曾因為笑場,被她直接懟了一句“古裝戲拍多了吧”。當時還不是她老公的王新軍,進劇組前劇本都沒看完,秦海璐規定他3天時間把劇本里的問題用文字寫出來。

在劇組,大部分人都是捧著她,一個勁的貼金說,“演得真棒”“這處理得真牛逼”。但是秦海璐自己知道,其實她的老本就快吃光了。

人在焦慮的時候發揮不了好的水平,演戲是這樣,感情也是如此。當秦海璐意識到自己不必、不該,也不能活成別人想像中的樣子時,整個人也鬆弛了下來。這一鬆弛,很多事情反倒明朗了。她的戲路,在話劇舞臺剝了一層皮後,越走越寬。

秦海璐:女人四十

《南方有喬木》裡秦海璐是配角,通常一個女演員到了她這個位置,是不願意給人做嫁衣的,但秦海璐沒所謂,她在乎的是角色能不能打動她。她喜歡安寧身上的幹練、慾望和野心,像極了一部分的自己。可東亞社會對充滿野心的女子並不寬容,比如《迷霧》裡的高蕙蘭,女人過了一定歲數,要是滿滿的慾望和自我,你收到的詆譭可能比讚美多——秦海璐感同身受。

秦海璐:女人四十

和劇裡安寧一樣的是,現實中的秦海璐也遭遇過刻苦銘心背叛;不一樣的是,她在2011年迎來了可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白馬王子,而安寧卻還只能在慾海沉浮,無法靠岸。

他叫王新軍,袁立北影的大學同學,跟她“非真富豪不嫁”的擇偶標準相去甚遠,但秦海璐並不介意雙方名氣、地位的懸殊,也不介意對方的婚史,只因為他能讓自己笑——那無非是一個獨立女人最簡單的心願罷了,她卻花了20年才覓到滿足自己的對象。那之後,她很快進入了小媳婦兒的角色:孝順二老,孕育新生,學著撒嬌,也學著說“我愛你”……

秦海璐:女人四十

再過4個月,秦海璐就40歲了。相比她的前半生,她的40歲平靜如水,沒有痴肥,也無怨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