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党员干部注意!不讲政治犹如蒙眼走路,迟早误入歧途

思响哥荐

8月8日,人民日报刊登文章《讲政治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文章称,不讲政治,犹如蒙眼走路,掉进陷阱、误入歧途是迟早的事。近年来落马的王保安、陈树隆、虞海燕等高级干部,就长期不讲政治,以至于“毫无政治信仰”,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习近平强调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就是一句空话。”那么,党员干部如何做到讲政治?请随思响哥一起学习。

来源 | 人民论坛网(rmltwz)

讲政治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突出特点和优势。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依靠讲政治从幼年走向成熟,从弱小走向强大。

党员领导干部讲政治,讲的是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紧跟中央,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在纪律上严格要求,不踩“红线”、守住底线。

思想上

每个共产党员需要以清醒的、正确的政治意识为导向,以大局为重,以核心意识形成统一意志,自觉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政治意识与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内在地包含了讲政治、讲党性、讲原则的总体要求,认清发展形势、识大局顾大体、围绕核心能看齐的基本要求。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领悟。

第一,增强政治意识需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政治意识的核心与灵魂,没有了方向就会陷入迷惑和迷失,就会走错路、入歧途。中国共产党是有鲜明政治方向的政党,党的性质和宗旨规定了党员的一切活动都要把握并坚守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方向。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必将带来党员思想观念和政治觉悟的变化,但不论怎样变化,真正的共产党人都不能丢掉根本、丢掉对自身方位的认知和对前进指向的判断。

第二,从讲政治的高度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的性质决定政治价值观念内容,其中蕴含了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审视。大局意识就是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角度,自觉地从党和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想事、谋事、成事,服从党和国家的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摆正个人、集体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解决好大家与小家的关系,处理好大我与小我的关系。如果缺乏大局意识,只顾一己私利,置他人或其他地方利益而不顾,必然导致社会政治生活的混乱,影响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给党和国家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第三,以政治信仰增强核心意识的凝聚力。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希望其政治理念能够为所有人接受,对执政党的政治理念实现认同,并将之外化为维系和推进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在当前形势下,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增强核心意识的要求更具有战略意义,对于统一全党思想,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都具有现实意义。理想和信念是政治意识的核心,政治信仰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增强“核心意识”,就是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干部都要有一种自觉的党的观念、党员意识,

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第四,看齐意识就是要切切实实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增强看齐意识,就是要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认识政治意识对于核心意识产生的感召力,促进个人建立起与党中央相适应的政治意识,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全面向党中央看齐,增强个人的政治责任感。在意识形态领域,个别政治立场软弱、政治观念淡薄的人混淆视听,冲击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思想地位,动摇我们的共同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使一些人找不到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此时树立一把标尺,给这些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提供一个可以看齐的样本,强化为官从政的意识,时刻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行动上

在行动上紧跟中央,就是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中央大政方针的执行状况是干部讲政治的实际体现。2016年12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离不开全党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抓工作,是停留在一般性号召还是身体力行,成效大不一样。讲实话、干实事最能检验和锤炼党性。

对于地方政府,真正的执行,须将中央文件精神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细化出具体的行动方案,中央的精神才能真正落地,才能发挥出政策应有的作用,切实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在落实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在贯彻执行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时,要防止形式主义的问题。部分干部把“向党中央看齐”当作时髦口号喊得震天响,而具体行动上却依然我行我素,“政令不出中南海,出来之后就转弯”,致使中央重大决策“空转”不落地。或是不懂变通,教条主义,对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千差万别的工作,不问行事原因、不看实际需要,采取一刀切的标准,不抓落实。

第二,要防止实用主义的态度,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闯红灯”“钻空子”“打擦边球”。某些党员干部还需需改变这样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在头脑中对中央决议或中央精神进行过滤、筛选和处理,只留下对自己有利有用的部分,剔除对自己不利无用的部分:只善于打小算盘,只顾自己所管理地区的局部利益或暂时利益的“政治势利者”。他们对待中央决议或中央领导讲话精神的策略是,能用的则立,不能用的则废;有用的则存在,不能用的则视若无物。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最终,中央决议无法得到贯彻执行,中央领导的讲话精神无法得到正确领会和准确传达。

纪律上

讲政治需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踩“红线”、守住底线。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强调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极端重要性,以解决好管党治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中心,重拳频出,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特色。

规矩不能立起来、严起来,很多问题就会慢慢产生出来。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往往是从不守规矩开始的。习近平总书记就此提出了“五个必须”:

一是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听从党中央指挥,不得阳奉阴违、自行其是,不得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说三道四,不得公开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

二是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要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团结大多数,不得以人划线,不得搞任何形式的派别活动。

三是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不能先斩后奏。

四是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跟组织讨价还价,不得违背组织决定,遇到问题要找组织、依靠组织,不得欺骗组织、对抗组织。

五是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不得纵容他们影响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干预正常工作运行,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月13日)

这些都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不能触碰的红线。党员、干部党性强不强,对党是不是忠诚,这“五个必须”是重要的考验、根本的检验。那么,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如何树立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底线意识”呢?

第一,一定要坚定信仰。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最根本的就是要补好“钙”,从根子上筑牢思想防线,在这个问题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

第二,一定要晓畅内容。要想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就必须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党纪国法,系统掌握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认真熟悉本系统、本岗位相关的 “具体规矩” ,努力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坚决执行。

第三,一定要心存敬畏。敬畏是自律的开始,也是行为的界限。近年来一些把权力当资本、将下级当家仆、视组织为私产、将贪腐当回报者,要么是存在侥幸心理,把纪律和规矩当摆设,以为自己能逃过惩罚;要么是养成了傲慢心态,视纪律和规矩为无物,以为手握权力就可以目空一切,为所欲为。事实上,党员领导干部的级别再高,也高不过人民;权力再大,也大不过制度。作为手中握有权力的人,只要有了如临深渊的畏惧、如履薄冰的谨慎,人生才能行止有度、收放自如。

整理 | 人民论坛网记者 翟羽佳

资料来源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杂志《为什么政治意识居于统领性地位》、《习近平缘何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政治意识问题》、《“大局意识”下需秉持怎样的核心思维与行动策略》、《领会中央精神“不跑偏”是门大学问》、《莫把政治规矩当成“稻草人”》、人民网

党员干部注意!不讲政治犹如蒙眼走路,迟早误入歧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