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水面消失了近五十年的羅布泊,為何衛星圖上顯示再度水波盪漾?

死亡之海羅布泊在衛星圖上,就像一隻巨大的耳郭,耳郭的每一輪都記錄著羅布泊向大自然挑戰時無奈的進退失據。公元四世紀的晉代,此處的樓蘭古城執行了最後一次自我救贖,意欲通過疏浚河道,讓塔里木河重新東流至此,他們的努力最後沒有獲得成功,樓蘭古城消失了。

水面消失了近五十年的羅布泊,為何衛星圖上顯示再度水波盪漾?

隨著河流的改道,羅布泊一度水漲,清末民國時又恢復了一些生機,建國時,這裡的水域面積又達到了2000多平方公里,雖然只是它最大耳郭時的40%,但對沙漠戈壁上的人們來說,已經是很意外的驚喜了。

隨著內地移民的不斷增多,“向沙漠要糧”成為新時期的口號,人們在塔里木河上建起了一百多個水庫,灌溉需要用水、採礦業需要用水、一切生產生活都離不開水源,60年代起,大自然開始懲罰人們,塔里木河下游斷流,羅布泊失去水分補給,迅速枯竭,到了1972年,羅布泊流盡了最後一滴淚水,成為一片乾涸的鹽鹼地,成為真正的“死亡之海”。

死亡之後,這裡先後迎來了國家很多科考人員,來勘察礦產和進行一些試驗,1980年犧牲在這裡的彭加木就是其中之一,關於他的犧牲至今都有各種神秘消息的流傳。1996年,探險家餘純順也犧牲在這裡。之後,他的老父親餘金山父承子業,踏上徒步中國10萬里的苦旅,本人有幸在98年的路上見過老爺子,並陪他走了幾十裡地。

1995年,中國的地質科學家在大耳朵東北角,有了驚人的地質發現。(見下圖)

水面消失了近五十年的羅布泊,為何衛星圖上顯示再度水波盪漾?

就是圖上閃耀藍色的這塊土地,這裡乾涸之前與羅布泊水面相通,算是大耳朵上面的小耳瘤,這方土地上與羅布泊一樣,是一片堅硬的鹽殼,銳利到能輕易地割破汽車輪胎。而在地下,地質科學家卻發現了一片面積達1300平方公里的廣闊“地下死海”,含鹽量超過35%,濃度甚至超過了真正的死海,是中國第二大的鉀鹽礦,儲量大約在2.5億噸。

新世紀第一年,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成立,通過把地下的天然滷水抽取到地面上來,然後曬乾、提煉加工,得以年產120萬噸硫酸鉀化肥。題目中所說的羅布泊的碧波盪漾,也即上圖的藍色地域,正是羅鉀公司的滷水鹽池。

水面消失了近五十年的羅布泊,為何衛星圖上顯示再度水波盪漾?

水面消失了近五十年的羅布泊,為何衛星圖上顯示再度水波盪漾?

水面消失了近五十年的羅布泊,為何衛星圖上顯示再度水波盪漾?

不管在衛星圖還是航拍圖上這方藍色有多攝人心魄,但這裡仍然是一片“死亡之海”,對這片死海下方的地下滷水的開發利用,將與羅布泊恢復真正的碧波盪漾的可能方向又漸遠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