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唐朝鬼才李賀用27歲的英年早逝,告訴我們一條人生哲理

唐德宗貞元六年,洛陽昌谷。一破敗貴族家中,正傳來焦急的忙碌聲和婦女痛苦呻吟,天微微亮,一聲高昂的雄雞聲,打破雲層,天下大白。伴隨著雄雞高鳴,一細小的嬰兒聲穿透雲層,一代詩鬼李賀降臨。

唐朝鬼才李賀用27歲的英年早逝,告訴我們一條人生哲理

李賀很小的時候,就立下志願要位列王侯將相,成就一番偉業。因為立志很早,所以很小就開始努力,並很快就在家鄉小有名氣。但他知道家鄉太小,要建功立業,必須進入大城市才有機會。於是他來到了洛陽,在這裡他卓絕的文才得到韓愈的賞識,因而名聲大噪。

這一年,他才18歲。但是,世事難料,就在他準備科舉考試的時候,他老爸去世了。按照當時朝廷的規矩,他必須放棄考試在家守喪三年。好不容易熬完三年,李賀急衝衝地準備進京趕考,卻不想又出了大亂子。他因為他的爸爸名字裡有“晉”字,和“進士”的“進”同音,而犯了名諱,被禁止參加進士考試。於是,他再也不能通過科舉考試實現人生的階層突破了。

唐朝鬼才李賀用27歲的英年早逝,告訴我們一條人生哲理

唐朝鬼才李賀用27歲的英年早逝,告訴我們一條人生哲理

不過,22歲的時候因為才氣大,他被舉薦當了個九品小官。但是,李賀卻不以為意,覺得自己的官太小,覺得這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大事業”,有感於現實和理想之間的巨大差距,他開始唉聲嘆氣,鬱鬱寡歡,整天萎靡不振,哪怕寫詩也不能驅走他內心的苦悶。最後,他因為長年抑鬱感傷,於27歲英年早逝。

二十七歲,一個正青春的年華。本該意氣風發地做經綸事務,或者馳馬楊鞭征戰殺場,又或者和二十七歲才出山的諸葛亮一般,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可是,一代鬼才李賀,卻在不停嘔心瀝血創作和接二連三打擊之下,心神俱傷,病卒與世,令無數文人雅士捶胸頓足……

唐朝鬼才李賀用27歲的英年早逝,告訴我們一條人生哲理

唐朝鬼才李賀用27歲的英年早逝,告訴我們一條人生哲理

李商隱曾寫道:“長吉將死時,忽晝見一緋衣人駕赤虯,持一版,書若太古篆或霹靂石文者,雲當召長吉。長吉了不能讀,欻下榻叩頭言:“阿 老且病,賀不願去。”緋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樓,立召君為記。天上差樂,不苦也。”長吉獨泣,邊人盡見之。少之,長吉氣絕。常所居窗中,有煙氣,聞行車嘒管聲。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許時,長吉竟死。”

李賀的一生,讓人不禁扼腕嘆息,到底是什麼造就了他的過早隕落呢?

他人生就錯在一個字: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