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漲價主題輪番登場 尋找下一隻“方大炭素”

自5月初,“漲價”主題逐步發酵,成為市場賺錢主線之一,啤酒、造紙、化工細分領域、天然氣等板塊輪番登場,產生了諸如建新股份、重慶啤酒等穿越大盤震盪調整的趨勢牛股。

漲價主題輪番登場 尋找下一隻“方大炭素”

分析指出,去年此時,方大炭素引領週期股開啟中級別行情,推動大盤脫離底部。歷史總是重複上演,當下“漲價”主題再度襲來,能否帶領大盤從底部崛起、誰會成為下一隻方大炭素,成為市場熱議話題。

多品種開啟漲價模式

具體到不同品種的上漲邏輯,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主要產品提價驅動;二是受期貨端價格傳導。

從二級市場演繹路徑看,啤酒股最先對漲價作出反應。2018年1月1日,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等多家啤酒公司對產品進行價格調整,價格漲幅在10%至20%之間。這是近十年來啤酒行業第一次集體漲價。對於漲價的原因,幾大啤酒企業將問題歸結於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增加、運輸費用增加、環保稅開徵導致的成本上漲。另據媒體報道,青島啤酒旗下青島優質品牌將提價,單款單箱全國提價2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初啤酒漲價之後,相關公司股價不漲還跌,直到4月底5月初才開始有所反應。數據顯示,5月以來,青島啤酒、重慶啤酒、珠江啤酒、燕京啤酒累計漲幅分別達到26.12%、25.77%、22.68%、20.74%。

除了啤酒行業,化工板塊中各細分領域在5月份產生了一大批牛股。建新股份、南京聚隆、神馬股份、興業股份、科斯伍德等個股月內累計漲幅超40%。從去年以來,化工行業的漲價潮可謂轟轟烈烈,受益於供給端收縮原材料價格上漲,今年化工產品漲價的勢頭仍在延續。據券商研報顯示,上週丁二烯、醋酸、丁二烯、二甲醚等多個化工品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其中醋酸價格更是創出近年新高。時隔七年,醋酸價格再度突破5000元/噸大關。自4月底以來,國內醋酸開始新一輪的上漲行情,價格呈直線上漲狀態。根據百川資訊,醋酸價格(華東地區市場價,含稅價)已由4月1日的4500元/噸上漲至當前5200元/噸,漲幅達15.6%。

除此之外,廢紙和原紙價格提前開啟漲價潮。包括玖龍、理文、聯盛等龍頭紙企在內的多數原紙廠,紛紛上調了廢紙收購價格50-150元/噸,同時有20家紙廠、25家紙板廠上調了原紙、紙板、紙箱的價格。

漲價主題輪番登場 尋找下一隻“方大炭素”

而近期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大漲,一度突破80美元/桶,也激發資金對A股市場相關投資主題的挖掘。石油開採業作為石油化工行業的最上游,成為油價上漲的直接受益者,道森股份、貝肯能源等概念股連續漲停。

券商分析師表示,高油價帶給石油化工的成本壓力對煤化工、電石化工行業形成利好,以煤和電石法為原材料的化工企業將獲益良多。以煤炭為原材料的煤化工企業相對於以石油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工企業,具備較大的成本優勢,如煤焦油、合成氨、甲醇等。

受市場認可

從近兩年的市場運行情況看,不同於單純的題材炒作,“漲價”主題持續性較好,時間跨度往往達到幾個月。分析人士表示,市場對“漲價”主題的投資邏輯也相對簡單,主營產品出現了漲價的情況,勢必對業績形成利好反饋,而基本面的改善,也將支持股價的回暖甚至是上漲。

2017年,從白酒到煤炭、鋼鐵再到維生素以及建材等,相應行業產品提價都會在二級市場上有所反應,成為某一階段的市場主線。

其中,最耀眼的莫過於受石墨電極價格持續飆升而大漲的方大炭素了。在2017年年初,超高功率的石墨電極報價不到2萬元每噸,而到當年8月中旬,報價已經高達19萬元每噸,價格翻了近10倍。石墨電極是一種以焦炭為原料生產、用在鋼廠各種高爐上的工業品。在2017年,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深入,鋼鐵行業持續回暖,加之各地對“地條鋼”和中頻爐進行徹底清理整治,導致鋼企對電爐的需求急增,從而帶動石墨電極的需求。但在供給端,石墨電極產品生產週期至少要4個月以上,疊加備貨週期,大概需要半年左右。短期迅猛擴大的供需缺口,最終使得石墨電極價格一路飆升。

漲價主題輪番登場 尋找下一隻“方大炭素”

作為生產石墨電極的龍頭企業,方大炭素從2017年初低點8.35元,最高漲至39.2元。

再如維生素行業,在去年的10月31日,世界最大的檸檬醛供應商巴斯夫由於發生火災,生產線被迫停產,而中國維生素生產企業主要從巴斯夫進口檸檬醛。用以生產維生素A的原料短缺,直接導致了VA、VE的價格迅速上漲。由此催生維生素A進入新一輪的景氣週期。

根據申萬宏源研報數據,2017年下半年以來,VA市場價格上漲至1425元/公斤,較底部上漲約1100%,VE價格上漲至105元/公斤,較底部上漲約169%。

對應到二級市場,新和成、浙江醫藥、花園生物等國內相關維生素A生產企業開啟長達近4個月的上漲。

還有受益MLCC上漲的風華高科、受益鈷價上漲的華友鈷業、寒銳鈷業……

總的來看,在去年漲價潮中所涉及的行業或個股盈利狀況都不錯,這也驗證了“漲價”主題背後的投資邏輯。行業漲價行為,究竟是不是持續利好,仍要落實到業績上來。

關注化工細分領域

“方大炭素”這一案例,給市場留下更多的是想象空間。青松股份、建新股份等等都曾被冠以“下一個方大炭素”稱號。分析人士稱,剔除市場情緒干擾,“漲價”主題背後更應該關注持續性以及對業績的影響程度如何。

站在當前時點,化工行業最為受到各券商機構的看好。

“化工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產能不足。行業盈利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大幅下滑,很多子行業甚至是陷入連續多年的全行業虧損,導致企業不再做資本投資,新增產能自2015年就大幅下滑,預計2019年前不會有改善跡象。而原有產能開工率的提升空間也不大。”某券商分析師表示。

漲價主題輪番登場 尋找下一隻“方大炭素”

安信證券分析師表示,在“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要求下,環保出現新一輪加強趨勢,長江經濟帶汙染整治、內蒙古環保督查、園區開展認定工作等一系列舉措,有望為週期帶來複蘇大行情。在原油價格高位支撐、內需的系統性調整、供應端季節性檢修下,化工行業的盈利預期有望修正,已進入了更為安全的低估值區域的且有業績兌現能力的公司具備投資價值。

中信建投分析師表示,醋酸行業需求旺盛,產能無增,供需格局長期向好。2016年全球醋酸產能1550萬噸,中國佔850萬噸,醋酸裝置投資高、建設週期長,目前已知的新增產能僅有天鹼5-10萬噸擴產(預計2018年或2019年投產)、恆力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下游醋酸配套(35萬噸,大部分產能自產自用),未來2年內國內醋酸供給穩定,幾無新增產能。下游PTA作為主要需求,行業趨勢良好,醋酸在其生產成本中佔比僅2%-3%,利於價格傳導,供需格局長期看好。伴隨醋酸價格暴漲,相關廠商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目前單噸毛利2000元以上。

版權歸原作者,若有異議,煩聯繫後臺刪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