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電動車影響被誇大?石油需求不會很快消失

電動車影響被誇大?石油需求不會很快消失

在準備向投資者出售公司股份之際,沙特阿美首席執行官向休斯頓聽眾保證,石油需求不會很快消失。

沙特阿美首席執行官Amin Nasser在CERA Week會議上表示,關於世界沒有了探明和可靠能源來源也能正常運轉的想法,我們必須予以反駁。“石油和天然氣將繼續在全球發揮重要作用,在可預見的將來所有能源都將被需要。”

與此同時,國際能源署在其最新的石油市場展望報告時表示,未來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強勁,其中中國和印度兩國的石油需求增長量將佔世界需求增長總量的一半。IEA預計中國石油需求增速將略有放緩,但仍足以吸收來自全球各地的新增石油供應。

Bernstein分析師在報告也表示,投資不足、美國頁岩油生產觸頂,可能是石油超級週期的觸發器,再出現一次超級週期是可能的;此外,電動汽車的使用會影響石油需求下降速度,而不是需求觸頂的時間。

分析師還補充稱,即使石油需求在2030年達到峰值,並在本世紀末降至接近零,但在本世紀的剩餘時間裡仍然會有累計2.3萬億桶的石油需求,這大於目前已探明的1.7萬億桶石油儲量。

電動車影響被誇大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研究描繪了一張未來20年以後油價看跌的圖景,因為全球各地將使用更加環保的汽車。根據美國銀行和BP Plc的報告,電動汽車的迅速推廣可能意味著石油需求到20世紀30年代見頂,這可能令能源行業的機構投資者感到擔憂。

但Nasser批評“快速轉換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期待”,並表示,在電能也完全變成清潔能源之前,電動汽車不會提供快速且成本低廉的碳減排。他表示,未來的交通運輸不會是內燃機和電動汽車之間的“或者”問題,還會有包括氫燃料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內的替代方案。

電動車影響被誇大?石油需求不會很快消失

Nasser指出,電池電動汽車將發展壯大,並在全球汽車領域發揮積極作用,但鑑於轉型的競爭和複雜性,它們對20%的石油需求的影響不應該被誇大。

標普全球普氏分析的預測是,在可能性最大的參考情形下,石油產量將不得不從當下的約1億桶/日升至2040年的1.25億桶/日,以滿足交運需求的增長。即便有電動車的積極滲透,預計在接下去十年(2020-2030)末之前,我們都不會觀察到石油需求的減少,未來十年對石油需求的破壞多數來自燃料效率改進而非電動車的替代。

沙特和美國並非競爭對手

Nasser稱,全球市場對石油的需求增長將為沙特阿拉伯和美國提高產量提供足夠的空間。儘管市場一直認為兩國在爭奪全球石油行業的霸主地位,但Nasser卻指出,兩國的命運實際上是緊密相連的。

此外,對於是否擔心美國頁岩油田的大量供應會取代沙特地位,Nasser表示,由於經濟增長強勁,預測未來幾年石油需求將使全球每天額外消耗140萬至170萬桶。“隨著市場的改善,增長空間十分巨大,頁岩油產量也會增長,正如我所說的,需求方面非常健康。”

同時Nasser表示,對美國原油加大亞洲、歐洲等市場的供應並不擔心,因為雖然美國出口到多個市場,但沙特同時也出口原油進入美國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