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中国百家姓》人物专访|大槐树景区文化顾问樊德昌

《中国百家姓》人物专访|大槐树景区文化顾问樊德昌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从明洪武2年至永乐15年,近50年的时间里大槐树下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

《中国百家姓》人物专访|大槐树景区文化顾问樊德昌

《中国百家姓》摄制组来到洪洞大槐树,采访了大槐树景区的文化顾问樊德昌先生。


《中国百家姓》人物专访|大槐树景区文化顾问樊德昌

【记者】来到著名的洪洞大槐树,还请您首先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洪桐县的历史渊源及发展吧。

【樊德昌】洪洞县是两个县合并而来,就在1954年以前,有一个赵城县,跟洪桐合并成一个洪洞县。这两个县中,洪洞县是杨姓的发源地;赵城县他是赵姓的发源地。

洪洞它作为杨姓的发源地,原来不叫洪洞。最早在周朝时候叫“杨”。当时周武王的儿子叔虞被分封到太原的晋祠,叔虞他的后代伯侨被分封到了洪洞,也就是“杨”这个地方,所以这个地方就成了杨国,是一个贵族的食邑。当时咱们这个中华姓氏正在发源,杨国这个地方的人就都以杨为姓了,杨姓的始祖就是伯侨。这就是为什么杨姓的发源地是洪洞。

赵国作为赵姓的发源地,它的始祖叫赵父,父亲的父。赵父他是为周穆王驾车的人。他的技术非常过硬,他架着战车,拉着周穆王打了很多胜仗。所以后来周穆王就把赵这个地方赐给了赵父作为一个奖励。其实赵父他跟周王室的血缘关系很远,但是因为有军功,就把赵这个地方分给他,作为他的食邑,所以叫赵国,所以赵父就是赵姓的始祖。


【记者】历史上都说:我来自于大槐树,祖先都在那。大槐树移民的发生,有着什么样的背景呢?

【樊德昌】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大规模移民很多,那是因为每一次战争,它的并发症的后遗症都是移民。比如最著名的我们说从北宋到南宋,人们随着皇室的迁移撤到南边去,形成大规模的移民。

在历次移民过程中,就唯独明朝初期的这次移民,我们叫大槐树移民。这一次移民活动一直持续600多年,在民间留下很多故事,和不间断的文化传承。这次大移民发生的背景还是战乱,因为中国历次改朝换代,大概90%以上都是农民对农民的战争。前一个朝代腐败,然后农民不堪忍受便起来造反,最后由一个政权取代另一个政权。

元朝是一个蒙古人的政权,他们在治理国家这一方面比较外行,也比较粗暴。所以只过了七八十年,这个国家这个朝代就不行了。然后很多地方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最著名也最成功的就是朱元璋的这支部队。朱元璋领导农民起义部队,开始造反并攻打元朝的军队,夺取元朝的政权。元朝的政权中心就在现在的北京,当时叫大都,于是这个战场就在中原。咱们中国中原狭义的概念,基本上是现在的河南,比较广义的中原概念,就包括安徽、江苏、河北和山东等地。

只要是战争,就会有大规模的人员死伤。那么不管是进攻方还是防御方,他死的人都是青壮年男子。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千里赤地荒无人烟,这些现象就可想而知了。大槐树移民的背景就是如此。

为了振兴中原的经济,也是为了巩固和发展明朝的政权,于是就产生了移民。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是中国经济、农业的腹地,是最发达的地区,在某种程度上比南方还要好。


《中国百家姓》人物专访|大槐树景区文化顾问樊德昌

【记者】那么,移民会发生在洪洞这里,有哪些具体原因呢?

【樊德昌】

第一个原因,是这里有资源、有人。因为元末的这些战争,洪洞都不是主战场,所以 相对来说它的人口的发展是正常的。第二个原因,这儿是离中原最近的一个地区。所以在同样都很差的交通条件下,移民还是选择发生在这儿。

这中间它是有个反复的,因为朱元璋他是安徽凤阳人,这里也是他起义,并且在战争中死伤人员最多的一个地方。朱元璋他做了皇帝以后,他就想尽快把它凤阳这个地方的经济给恢复起来,于是他就采取一个政策,在南方的那些富户财主中挑选了这么一批,把他们迁到凤阳这个地方去。结果这些人南方人到了这个凤阳,第一水土不服,第二生活太苦,他们就就悄悄往回跑。所以朱元璋的这个移民政策是失败的。


【记者】为什么这个移民就能成了大槐树移民呢?

【樊德昌】这次移民,我们现在说它是中国移民史上一次官方组织的大规模移民。既然是官方组织的,就得有一个施行办法,得有一个衙门管这事。洪洞这个地方,当时是人口相对很多的,然后在大槐树这个地方,它有一个广济寺。我们知道寺院那个僧舍比较多,朝廷组织了一个移民的机构,它要一个办公的地方。这个寺院比较宽敞,办公用房又是现成的,然后离洪洞县就一公里左右,很近,又在一个官道上。广济寺的门口有一棵大槐树,这个大槐树据传说树围就有十几米,所以就选择这个地方作为移民的办公署,所以这个移民后来大家就口头上就把它叫成了大槐树移民。

对于大槐树移民,现在我觉得大家应该纠正这么一个误解。它不是所有迁移的人都从大槐树这里出发,而是在这儿办迁出手续。发放路费、安置费、身份证介绍信、户口迁移证。 这里只是办理移民事务,也就是在大槐树下的移民署这里办。 这个移民前后持续50多年,所以大家就口口相传,把这个这个移民活动俗称大槐树移民。

这些移民到了新的迁入地安家,逐渐发展起来了,就开始修家谱。咱们中国人过去宗族观念非常强。汉民族它游牧民族不是一样的,汉民族就是,我们说三天不见烟筒冒烟,自己就会坐卧不宁了。那么这些移民的后代,他们到了新的地方以后,各个家族都建祠堂,修家谱,这就这个事就来了,这就是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百家姓》人物专访|大槐树景区文化顾问樊德昌

【记者】在这样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中,大概牵扯到多少姓氏呢?

【樊德昌】大规模移民,牵涉到的姓氏、人口、家庭都非常非常多,迁出地迁入的地域也都非常广。几乎这个所有省市都有移民迁入,涉及多少人,很难有确切的考证、确切的记载。但据我们现在的一些专家研究,有一二百万的说法,也有三四百万的说法。但估计一两百万这个说法是非常靠谱的。让这一两百万人出去,主要是为了去把那千里荒无人烟的土地给种起来,要开垦土地,发展农业经济。所以这些人都是生力军,是主力部队,人口素质是相当高的。

中国这个姓氏到明朝的时候,我们说百家姓,实际上是几百个姓。在明朝这个时候,洪洞这一带,基本上中国有的姓氏这里都有。大槐树移民是一个历史事件,那么经过600年的这个传承,他现在形成了一个大槐树移民文化。


【记者】大槐树移民所形成的移民文化有什么重大影响呢?

【樊德昌】

大槐树移民确实是一个文化现象。这个文化现象就包含着移民的文化,它对现实文化有很大的影响。

因为移民的迁徙过程就是姓氏家族的迁徙过程。一个姓氏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就要跟当地的人、跟当地的文化结合,就要交流,就会产生新的文化现象,就会有所发展。那么它对姓氏文化,对民俗文化都有很广泛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明朝建立以后,要处理战乱带来的烂摊子。那么明朝为什么能够持续那么长时间呢?他跟中央移民有非常直接的关系。这些移民到了中原以后,他给你分土地,农业很快就可以得到发展。加上中原这个地方很好,非常适合发展农业。有了中原农业这个基础,国家的财政就发展起来了,有了财政的支撑,那么国家政权也就能稳定。

所以大槐树移民或者是明朝初期的这次移民,对明朝经济的恢复,政权的巩固,起了直接的作用。对于文化的交流发展传承,是起了一个间接的作用,这不是朱元璋个人的的出众,它是一个必然的历史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