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選購鏡頭時的三個“不”

★不要為了便宜買手動鏡頭★

不要為了便宜而買手動鏡頭!特別是單反用戶,無論是貼合焦芯片還是換裂像屏,都無法保證準確合焦,還會給使用增添不必要的煩惱。另外,大多數用戶在購買鏡頭前只看到了“手動對焦”,而沒意識到絕大多數手動鏡頭也不具備“光圈聯動”——想要使用小光圈拍攝,就必須先轉動光圈環,而對單反相機來說這樣就意味著取景器會變得很昏暗。

微單用戶還好一些,峰值對焦+局部放大,合焦不是問題。不過現在都2017年了,自動對焦技術商用化都40年了(1977年至今)。特別是買到索尼A6x00、富士X-T系列的用戶,相機價格裡很大一塊兒成本在對焦系統上。放著那麼先進的對焦系統不用,真的暴殄天物啊。

對於手動鏡頭,ET能接受的只有超廣角(含魚眼)、移軸和微距。超廣角對焦不困難,可以比較輕鬆的超焦距。移軸不說了,目前就沒有能自動對焦的產品。微距的話,有自動對焦比較好,但如果沒有的話倒也可以接受。

在去年的文章中(差不多也是這個時候),ET還說可以接受為了更大光圈、更高畫質而購買手動對焦鏡頭(比如F0.95的若干,比如蔡司Otus和Milvus)。但現在,這些鏡頭也不會納入ET的推薦之中——

無論是大光圈還是高畫質,都只有在準確合焦的情況下才能被當成優點啊。合焦困難,難於合焦,再好的優點也體現不出來


★不迷信老的高端鏡頭★

光學設計和鏡片加工技術一直在進步。即使是“公版設計”,新出的鏡頭通常也會有更好的表現。這不僅體現在同規格產品的新舊版本上,有時候新的小光圈鏡頭可以戰勝老的大光圈鏡頭,新的變焦鏡頭可以戰勝老的定焦鏡頭。這裡有一些ET的建議:

- 佳能原廠50mm定焦,首選F1.8 STM

- 佳能APS-C單反套機鏡頭首選18-135 IS STM、18-135 IS USM

- 佳能全幅超廣角,16-35/4L IS USM優於16-35/2.8L II USM

- 尼康原廠50mm定焦,首選1.8G

- 尼康單反100mm左右微距鏡頭,推薦騰龍F017

- 尼康70-300mm遠攝鏡頭,APS-C畫幅首選原廠AF-P DX 70-300,全幅首選騰龍A030(還沒上市)

- 不推薦除135/2 APO以外的蔡司Classic定焦鏡頭

選購鏡頭時的三個“不”

▲新的小光圈鏡頭勝過老的大光圈鏡頭

選購鏡頭時的三個“不”

▲F5.6光圈下,尼康14-24/2.8優於蔡司15/2.8

當然,也不是所有鏡頭都提倡買新不買舊。比如佳能24-105,就目前情況來說EF 24-105/3.5-5.6 IS STM性價比更為突出;再如尼康24-70/2.8,就目前情況來說還是沒防抖的AF-S 24-70/2.8G更值得購買。總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因為光圈/恆定光圈、定焦/變焦等因素而輕易下判斷


★不推薦價格較高的非全幅鏡頭★

佳能EF卡口、尼康F卡口、索尼E卡口用戶,如果你希望自己的鏡頭保值、易於倒手,請慎重購買價格在5000元以上的非全幅鏡頭。這裡ET主要指:

佳能、尼康的17-55/2.8

索尼E 24/1.8 ZA

蔡司Touit系列鏡頭

適馬50-100/1.8

索尼A卡口用戶,目前還在堅持的應該都是全畫幅用戶吧。賓得PK卡口用戶有點尷尬,全畫幅新鏡頭太少,還有幾個是騰龍OEM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