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射击运动员和狙击手共同参加奥运会,谁是赢家?

首先说一下奥运会并没有职业限制,所以狙击手是可以参加奥运会的。也确实有不少运动员的身份是军人。

那么狙击手与射击运动员孰强孰弱,狙击手能否在奥运级别的射击比赛中战胜职业射击运动员?

可能很多人存在误解,狙击和射击(运动),除了都是拿着枪比试“枪法”的精准度外,几乎完全是两码事——

射击运动员和狙击手共同参加奥运会,谁是赢家?

狙击手射击要考虑角度、温度、湿度、风向、重力还有最重要的隐蔽和自我保护等。狙击也并非一定要求“一枪毙命”,很多时候是对对方心理上的震慑。在心理上也要足够强大,毕竟这是项杀人技,不是对着纸片射击。

在距离上,狙击手距离目标可能非常遥远,目前有纪录的最远狙击是加拿大Rob Furlong下士2002年在阿富汗击杀塔利班机枪手,距离达到了2430米……

射击运动员和狙击手共同参加奥运会,谁是赢家?

射击运动最远距离不过50米(手枪慢射/步枪卧射/步枪三种姿势),几乎在完全无风且安静的射击馆内进行,与狙击的户外环境完全不同。因而对精准度的要求也出奇的高,奥运会前几名的分差也非常的小。

我国选拔狙击手的时候,一般要求双眼最低达到2.0的水平,理论上狙击手需要极佳的视力,但也存在近视上百度但“枪法”很好的狙击手;

射击其实对视力的要求并不高,因为“就算视力非常好,比赛时也都看不清楚靶心。”名将王义夫的视力就只有0.1,属于非常严重的近视了。而许海峰做了教练在挑选运动员时,还开玩笑专挑视力不太好的,因为这样的反而不会过分注意靶心,而把精力放在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上

——这些差异,实际上都表明了,一样是“打枪”,狙击和射击(运动)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好比同样是开车,开F1和开达喀尔拉力赛的就差别非常大。隔行如隔山,形容狙击和射击没有问题。

射击运动员和狙击手共同参加奥运会,谁是赢家?

光从技术角度,射击运动要比狙击难的多。就算距离更短,可射击的靶纸是相当迷你的——

十米气步枪的靶纸。注意下面的单位↓↓

射击运动员和狙击手共同参加奥运会,谁是赢家?

射击运动员和狙击手共同参加奥运会,谁是赢家?

十米气步枪的靶纸,最小可见尺寸为170mm×170mm,10环的直径为11.5±0.1mm,9环的直径为27.5±0.2mm,8环的直径为43.5±0.2mm。7~10环区为黑色,直径为59.5±0.5mm,环线粗0.1~0.2mm;

射击运动员和狙击手共同参加奥运会,谁是赢家?

另一个项目,50米手枪慢射的靶纸,最小可见尺寸为宽550mm、高520~550mm 。10环的直径为50±0.2mm,9环的直径为100±0.4mm,8环的直径为150±0.6mm。7~10环区为黑色,直径为200±1.0mm,环线粗0.2~0.5mm, 1~9环的环值呈“+”字形标记在各环区内,10环区不标记环值(注:东京奥运会50米手枪慢射项目被取消了)。

奥运选手如果打出10.8环这样惊人的成绩,相当于在50米外命中一枚硬币上的蚊子(并且没有瞄准镜)!

相比之下,狙击手常用的训练普通军用靶,也就是胸环靶,100米靶十环直径100mm,目标就要大不少。

射击运动员和狙击手共同参加奥运会,谁是赢家?

因而,对狙击手来说,即便换成了毫无压力且安全的环境,想要参加射击比赛的难度还是相当巨大的。

依然说回技术层面,奥运会射击运动,选手会集中所有精力让自己心境平和的稳定身体去完成射击,专注到甚至忘记呼吸,因而出现脑部缺氧的情况

而狙击则会更“精于算计”,通过瞄准镜测距仪等设备,结合当下的海拔风向高度,计算出一条完美弧线从而命中远距离目标

射击运动员和狙击手共同参加奥运会,谁是赢家?

即便射击运动员可能在“枪法”上更精准,从和平年代转换到战争年代他们就一定是最优秀的狙击手?未必。

车臣战争时倒是确实有一批射击运动员转型的狙击手,给俄罗斯方面很大的打击;

反例是1972年慕尼黑惨案,德国就简单训练了几个奥运射击运动员执行狙击任务,结果不知是心理问题还是对枪械依然不够熟练,出现过数十枪没中目标的情况,比狙击特警的表现要差很多。

射击运动和狙击,还是和开车一样的道理——

F1车手如果有意向,经过训练后兴许也可以去参加卡塔尔拉力赛之类的耐力汽车赛,而耐力车赛选手想成为F1车手是完全不可能的。

即便奥运会射击允许人人参赛,狙击手想与射击运动员比试甚至想拿名次,可能性都为0——论精准度,射击选手要比狙击手高太多太多了。

射击运动员和狙击手共同参加奥运会,谁是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