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全世界最好船廠”要與西安共謀發展 什麼情況?

“全世界最好船廠”要與西安共謀發展 什麼情況?

揚子江船業

“全世界最好船廠”要與西安共謀發展 什麼情況?

江蘇揚子江船業集團董事長任元林

“希望西安的媒體朋友能夠把我們的聲音傳遞回去,西安如果有投資的機會,我非常願意參與!”日前,曾被譽為“全世界最好船廠”的江蘇揚子江船業集團董事長任元林,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江蘇現在也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搞基礎建設,雙方如果有合作項目,或者西安有投資機會,他都非常樂意參與。

挺過“寒冬”的四大“王牌”

從最早的修造船合作社,到地方集體所有制船廠,從與省造船公司合資船廠,到企業改制,再到先後在新加坡和臺灣上市……揚子江船業通過半個多世紀的苦心經營,已連續多年進入中國500強和全國經濟效益200佳企業方陣。

這到底是何種實力?據瞭解,江蘇揚子江船業集團公司是集造船及海洋工程製造為主業,金融投資、金屬貿易、房地產和航運及船舶租賃為補充的大型企業集團。經過多年發展,如今已是中國首家在新加坡上市的造船企業。

今年初,揚子江船業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利潤近30億元,同比大增67%,接單74艘,排名全球第二,手持訂單123艘,排名中國第一,相關業務全面增長多點開花。在造船市場剛剛走出谷底,眾多船企依然為訂單業績發愁的時候, 揚子江船業不僅逆勢突圍,而且保持了穩健的發展勢頭。

日前,記者在無錫江陰採訪揚子江船業集團董事長任元林時,他分享了企業之所以能挺過“寒冬”,是緣於四次機遇,他打出了四張“王牌”。“在中國民營造船企業很多都倒掉之時,我們揚子江船業卻在這種低迷時期做得非常不錯,不管是訂單的經濟效益,還是產品的檔次,都處於世界前茅和中國領先。”任元林表示,這四大“王牌”分別是:改革開放、國企混改、專注主業、實業資本化。

在任元林看來,國企混改對企業而言,是一個發展的好機會。“特別像西安有不少大型國企,如果能抓住這個機會,既保持國有資本的優勢,但又發揮經營層、管理層上民企機制的積極性,那麼這個國企一定會有強大的生命力。”

海外上市 “玩轉”資本市場

“我認為企業要想發展,首先一定要堅持改革開放,走市場化的道路。”任元林表示,揚子江創業首先就是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把企業推向了市場化運作,由此發展壯大。

“其次,企業自身的體制機制非常重要。就拿我們來說,經歷了國企混改後,我們是一個國有企業,有國企的體魄;但我們又是個民營企業,有民營的機制;同時我們還是中外合資、在新加坡上市的外資企業,有外企的思維。”任元林表示,國企的管理、民營的機制、外企的思維,這三方面結合起來,就是揚子江船業強大的根基。

“此外非常重要的就是要集中把企業的主營業務做大做強。”任元林認為,在做好主業這方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產品的研發、產品的設計要符合市場。“只要比別人領先一點,哪怕快半步,你就已經贏得了先機。”

除了以上三點外,任元林在實業資本化方面也下了一番功夫。揚子江船業先後在新加坡和臺灣上市成功,首先改善了企業在央企和國有船廠佔主導優勢地位船舶行業的生存環境和條件。任元林告訴記者,市場競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資本實力的競爭,作為民營企業,若想做大做強只能靠自己。而對於資本市場來說,企業經營業績好,同樣可以獲得充足的資本來源支撐企業的發展。因此,揚子江船業通過上市,找到了國際資本市場這個“大老闆”,通過資本運作為企業的做大做強提供資金支持。

“當一個企業做到比較強大的時候,這時候一定要注意實業和資本相結合,要走資本發展的道路,因為資本會給你帶來相對便宜的融資成本,同時也會帶來非常強大的企業管理,這對企業自身發展、引進人才,都有很好的幫助和促進作用。”任元林說。

“ 我們願參與西安投資”

“西安是一座美麗的古城,我經常帶著朋友到西安去走走看看。同時,我覺得西安也是一個製造業非常發達的城市,特別現今在‘一帶一路’倡議下,西安這座城市將發揮很大的作用。”任元林說,前幾年揚子江船業就已經融入了“一帶一路”建設,給保加利亞、孟加拉造船,幫他們融資。可以說,揚子江船業既融入了“一帶一路”建設,同時也通過“一帶一路”實現了自身發展,壯大了產業。

西安的企業如何融入“一帶一路”?任元林認為,在“一帶一路”沿線上,中東歐地區政治穩定,基礎工業強大,他們也需要中國的建設、中國的資金和中國的技術。“西安的企業應該研究,我們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能給他們帶去什麼,同時又能得到什麼?每個企業的情況不一樣,這也需要揚長避短。”

採訪中任元林表示,江蘇的優勢是有江海、有資金,但是西安有技術,特別是製造技術。目前,不論是在城市發展中,還是工業發展中,西安都需要引進資金。如果說揚子江船業能夠和西安的製造業,在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藉助資金優勢,發揮混改的互補作用,對雙方來說,將實現互利共贏。

“西安如果有投資的機會,我非常願意參與,與西安共謀發展。希望西安的媒體朋友能夠把我們的聲音傳遞回去,如果西安有想合作的夥伴,不管是他們到我們這邊來,還是我們到那邊去,我們都非常歡迎!”任元林說。

西安晚報記者 康喬娜為您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