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天然天珠的分類

天然天珠的分類:

1、圓板珠(又叫天眼石、羊眼天珠、羊眼板珠等);

2、藥師珠(大部分為天然一線,但也有人工蝕刻的);

3、纏絲瑪瑙(商業化別名眾多);

4、法螺天珠(曾經喜馬拉雅山地區是一片海洋,法螺天珠就是曾經水生物的化石,因為有圓圈,所以被視作神聖);

5、硅化木(部分樹木在沙漠地區可玉化,很少一部分上有圓圈,取之打磨後可成配飾);

6、金錢石(密集恐懼症患者慎搜)。

人工天珠的分類:

人工天珠在理論界稱為"鑲蝕瑪瑙"、"鑲蝕玉髓"、"蝕刻瑪瑙"、"蝕刻玉髓"等等。由於先民並不清楚單晶質二氧化硅與多晶質二氧化硅的區別,所以在此並不區分瑪瑙和玉髓的區別,下文統稱瑪瑙。

1、根據蝕刻材料來分類,可以分為鹼蝕瑪瑙浴酸洗瑪瑙。酸洗一般使用硝酸,鹼蝕一般使用植物鹼。

2、根據原產地劃分,可以分為西藏天珠(通體蝕白後畫黑線)、西亞天珠(紅玉髓上蝕白線)、印度天珠(通體蝕黑後畫白線,如龜背紋"壽珠")、尼泊爾天珠(透明瑪瑙上交替蝕刻黑白線)。

3、根據網絡學者劃分,可以分為純系、崩系、衝系。

4、內貝斯基·沃科維茨博士在其論文《西藏的史前珠子》一文中的五分法。

歸結來說,天珠應該是具有"眼睛崇拜"或是具有"圓圈類圖騰"的先民挖到了天然、好看的石頭,在佩戴時由於心理作用,使身體舒爽。在信仰的作用下,先民大量佩戴,導致供不應求,然後就嘗試人工蝕刻,至此,人工天珠就形成了。

最後強調一下鑲蝕紅玉髓。這類珠子的起源年份比西藏純系天珠的年代要早,但是鑲蝕技法一直沒有失傳,有西方考古學家還記錄過製作過程,本來是屬於巴比倫的首飾的(一說為巴比倫的貨幣),後來伊斯蘭教產生,也很重視鑲蝕紅玉髓,目前北京古玩城仍有鑲蝕著阿拉伯文的紅玉髓。在佛教領域也有紅玉髓是佛家七珍的說法(但也有學者認為"赤珠"並非紅玉髓,而是南紅瑪瑙、紅珊瑚、魚耳石、蛇寶、竹米等多種觀點),都有學者認為屬於佛家七珍。這類珠子在當前存在一個相當大的鑑定漏洞,即"老珠新蝕"問題,望各位收藏者慎重入手。

摺疊

象雄天珠

最早的天珠為象雄天珠,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科考人員在阿里地區札達縣象泉河南岸進行發掘時,發現出土了一大批古象雄時期的珍貴文物。其中就有極為精美的天珠,這是青藏高原首次考古出土的象雄天珠。 這一發現為考察西藏地區天珠的出現年代、形態紋飾等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資料,證實了古象雄時期天珠的真實存在和盛行. 考古學家2015年在西藏阿里地區象泉河南岸一處古象雄時期墓地發現了地層關係清晰、明確年代最早的古天珠,系青藏高原首次出土 。

象雄天珠 誕生於幾千年前古代橫跨中亞及青藏高原最強大的文明古國--古象雄王國,它是象雄雍仲本波佛教的聖物,是藏族七寶之首、它的流傳主要是藏傳佛教

寺院、大德高僧供奉加持和裝藏供佛轉世而來,是統治階層成為權力的象徵流傳世襲,是達官顯貴作為財富遺留傳世。象雄是西藏文明的發祥地,幅員遼闊且位於黃金之路和天珠之路等交通要塞的古象雄,堪稱"古代文明交往的十字驛站"和"古絲綢之路驛站"。

象雄天珠由大成就者和高僧大德供奉加持裝藏供佛或者伏藏傳世而來,現存世(老)天珠皆為古人遺存,無比珍稀罕見。象雄天珠是目前有實物見證的最古老、至純的天珠,是極為稀有難得的珍寶。阿里地區的象雄天珠是火星隕石與地球玉髓瑪瑙礦脈熔和後的產物,因其傳世久遠、圖騰玄奧、材質珍稀、底蘊深邃、加持殊勝而被世世代代生活在雪域高原的人們從古至今一直供奉尊崇、頂禮膜拜,被視為生命般珍貴的傳世之寶 。

象雄天珠是古象雄文明時期的產物,從醫學的角度而言:天珠是治病救命的良藥,有著不可思議的神奇功效。在《四部醫典》中關於天珠的記載:有70餘種藏藥方使用天珠,是治療血疾的重要特效藥材。《四部醫典》的宗源書籍源自象雄雍仲本教"五明"之一的"醫方明"。"醫方明"是幸饒佛祖為了醫治好眾生的各種疾病以及心病而傳講的以《十萬頌四部醫典》為主體的醫學理論。

象雄天珠的存世量非常稀少,它的獨特魅力並不是翡翠鑽石等尋常珠寶可以比擬的!無論是那色彩斑斕的宇宙蒼穹般奧妙的微觀顯微圖、還是各種玄妙圖騰給人們帶來的古象雄那悠遠氤氳的神秘氣息,每一顆天珠的圖騰都蘊藏著它獨有的深奧妙意,能夠流傳至今且完美無缺更是稀有難得。正因為每一顆天珠都經歷了上千年的悠久傳承歲月,因此才會讓人們如痴如醉地為之豔羨傾倒、驚歎青睞、愛不釋手。

在古代的青藏高原上,天珠是身份地位和福報財富的象徵。由於老天珠具有強大的宇宙磁場能量和大修行者加持法力的能量,藏民們認為,如果能夠擁有一顆真正的天珠,即是無限幸福好運的開始,必須具有無比殊勝的福份和善緣,更需有累世修來的大福報。因為他們都認為天珠是最具能量和加持力的庇佑護身寶石, 有幸佩戴者,猶如金剛鎧甲護身,能夠消除一切違緣障礙;獲得諸佛菩薩和本尊的庇佑加持,福慧綿長,如意吉祥。

因此,天珠在藏區被視為比生命還要珍貴的無價之寶,視天珠為天神的吉祥物,是世界上獨一無二,不可再生、更不能複製的一種珍稀的至寶,也是供養諸佛的神聖極品 。

象雄天珠流傳世代至今四千年之久,流傳世界存量極少。象雄天珠 是稀有寶石,珠體表面潤滑,玉質感強,有滑落感,強光下不透明,珠體不規則,多呈扁形、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橢圓形,一般珠體肥大,珠體色澤呈棕色、褐色、咖啡色、綠色、淺綠色、深綠色,尤其深綠色為象雄天珠的極品 。

近年來,隨著全世界古文明愛好者對中國古象雄文明越來越深入的挖掘研究發現,西藏文化真正的根基源頭正是源自於古老的象雄。中國古象雄文明才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古象雄文明"以其輝煌悠久的歷史,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範圍。世界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象雄文化,以及象雄文化的絢麗瑰寶--象雄天珠。

在國家政府開始大力保護挖掘象雄文化的和諧盛世裡,機緣和合之下,偶有古象雄時期伏藏的稀有難得的象雄天珠重新破土而出,再現異彩。

摺疊

法螺天珠

法螺天珠是由古地中海中的螺類化石經億萬年演變玉化而成,每

顆都形態各異,具有稀缺性不可複製,其中螺體越密集越為珍貴。

由於太空隕石對該地區的撞擊。使其含有14種外空元素,其

中鐿元素尤為突出,因此法螺天珠磁場強。被藏族先人視為"神

佩戴的寶物"也是藏密終極的供佛聖物。

藏族先人在舊石器時代就以發現並開始打磨法螺天珠,法螺

天珠的生命以玉化石的形式呈現於世間,這本身就是一個生命的奇蹟。她承載的生命如涅盤一般永生,而每個小螺又彷彿是一個個新生嬰兒。

法螺天珠的成因至今仍然是個謎。有學者在法螺天珠的切片中發現存有少量的軟性活體細胞組織,這又是一個科學範疇的未解之謎。

藏密終極聖物

《佛學大辭典》中所著:"佛之頭髮,旋屈為螺文者。"即釋迦牟尼的頭髮是萬世不變的捲曲螺發,代表佛祖至高無上的智慧。

法螺,梵語為"商法",譯成漢語為"珂貝",即螺貝。在佛教文化中,"螺"的文化顯得尤為特殊。螺聲之遠聞,廣被眾生。千手觀音其中有一手持的是法螺,有召集眾神之意。

藏族先人將海螺化石製成的天珠稱為"法螺天珠"。在眾多種類的天珠中,唯有法螺天珠是由"生命"固化而成的,這也是歷代仁波切對法螺天珠情有獨鍾的緣由。

關於法螺的功德在《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第一八卷中說:"若加持法螺,諸高處望,大聲吹之,四生之眾生,聞法螺聲滅諸重罪,能受身舍已,等生天上。"而《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則說:"若為召呼一切諸天神,當用法螺手。"表示為召集眾神的鳴示。

人們在繪唐卡中的寶幢時,也會經常畫一些法螺來加以裝飾,法螺天珠也是藏民招財辟邪接地氣之頂級藏品。

法螺天珠產地及價值

法螺天珠在國內只有兩個地方有,一個是遼寧地區,最大的特點是螺體比較大,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法螺天珠基本全部產自這裡,類似於大家熟知的珊瑚玉礦石,量大原石也比較廉價,質地疏鬆成品率比較低,因此一顆完美遼寧地區的海螺化石還是有很高價值的。

另外一個產地是喜馬拉雅山流域,最大的特點是螺體非常小而密集,質地好顏色豐富,如:西藏大昭寺的國寶九眼"法螺天珠"王。這種法螺天珠原石在喜馬拉雅山上經過雨水不停的沖刷滾落到河床中這本身就是一個生命的奇蹟。她承載的生命如涅盤一般永生,而每個小螺又彷彿是一個個新生嬰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