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2018"國酒茅臺·國之棟樑"公益助學金髮放儀式在昆舉行

2018

9月17日,2018雲南希望工程“愛心圓夢大學”暨“國酒茅臺·國之棟樑”公益助學活動助學金髮放儀式在雲南中醫學院舉行,雲南省政協原副主席倪慧芳,共青團雲南省委副書記周懷君、副巡視員沈光鑫,雲南中醫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祁苑紅,貴州茅臺酒銷售有限公司雲南省區副經理鄒蔚等領導嘉賓和新聞媒體及應往屆雲南希望工程“愛心圓夢大學”受助學生代表200餘人參加了活動。活動由雲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倪志偉主持。

2018

為積極響應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召,2018雲南希望工程“愛心圓夢大學”公益活動重點關注深度貧困地區,實施教育精準脫貧。資助怒江州和迪慶州大學新生200名,資助善款100萬元,資助鎮雄縣大學新生320名,資助善款160萬元,實現怒江、迪慶兩個“三區三州”和鎮雄縣羅坎、以古、黑樹、赤水源四個鄉鎮二本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全覆蓋。

2018

茅臺7年2150萬,資助4300名雲南大學生

中國貴州茅臺集團從2012年開始,連續七年通過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7億元在全國31個省區助力“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其中向雲南希望工程“愛心圓夢大學”公益活動累計捐資2150萬元,為雲嶺大地4300名大學生圓了大學夢。2018年,茅臺集團再次捐贈“國酒茅臺·國之棟樑”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助學金325萬元,資助我省16個州(市)86個縣(市、區)的650名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主的大學新生,資助標準為每人一次性5000元。活動現場,鄒蔚副經理向沈光鑫副巡視員遞送了今年的捐贈支票,並表示茅臺集團將一如既往的支持雲南青少年公益事業,繼續通過提供實習崗位和就業機會關注茅臺學子的成長;倪慧芳主席向茅臺集團現場回贈了捐贈紀念牌,感謝茅臺集團持續七年來通過雲南共青團助力雲南實施教育精準脫貧方面的傑出貢獻。

“得到希望工程和茅臺集團的資助,讓我得到了很多的正能量,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希望,我想把我自己切身體會的正能量傳遞給更多的人,讓大家相信自己的身邊是有溫暖存在的。”2012年受助學子許有琴代表所有茅臺學子現場表達了感謝。自從7年前受資助以來,許有琴一直堅持傳遞愛的火炬,從廊坊師範學院社會工作專業畢業之後,回到雲南成立了“澤曦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懷揣感恩之心開始了和雲南青基會一樣的公益服務之路。來自盈江縣支那鄉崩董村的景頗族女孩排木省,今年被雲南中醫學院傣醫學專業錄取,全家兄妹三人都在讀書,經濟壓力全靠媽媽一個人務農支撐,受到希望工程和茅臺的資助,她決心勇敢面對困難、努力綻放光彩。

發放儀式現場,與會嘉賓向今年受資助的大學新生髮放了“國酒茅臺·國之棟樑”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助學金,學生們深情朗誦《棟樑賦》和演唱《我們的未來》,表達了所有茅臺學子在希望工程和茅臺集團的資助下自強不息,更加堅定知識改變命運。

2018

十三年圓夢公益路,兩萬圓夢學子情

共青團雲南省委、雲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組織實施的雲南希望工程“愛心圓夢大學”公益活動,旨在匯聚全省各級共青團組織和社會各方面的愛心力量,以更加明確的目標、更加精準的舉措、更加有效的行動助力全省精準脫貧,立足黨政所需、群眾所盼、共青團所能,有效服務全省青年需求,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棟樑人才。從2006年開始實施以來,始終堅持“為青年圓夢、助青年成長”的活動宗旨,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廣泛整合社會資源,為我省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主的家庭經濟困難大學新生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圓夢公益路堅守十三年來,得到了貴州茅臺集團、昆明鼎承科技有限公司、亮創教育助學基金和李一飛等愛心企業、機構和個人的積極參與和有效支持,累計籌集愛心善款達7800餘萬元,讓我省20000餘名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獲得了及時的經濟資助和精神鼓勵,受益對象已覆蓋全省所有縣(市、區)。今年,雲南希望工程“愛心圓夢大學”公益活動總籌款800餘萬元,資助1800餘名家庭經濟困難、品學兼優大學新生圓夢大學。

2018

儀式上,周懷君書記向茅臺集團等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我省青少年健康發展的社會各界表達了感謝,他指出:“希望全省各級共青團組織和希望工程實施機構,能繼續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不斷總結經驗、完善優化、精心組織、提升品質,努力爭取更多的愛心力量有效參與和支持,把雲南希望工程‘愛心圓夢大學’公益活動等關注全省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公益項目做精做細,把公益品牌擦亮,不僅要在經濟上給予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資助,更要強調在心理、精神上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把黨和國家的關懷、社會各界的溫暖送到每個受益人心上,為偉大中國夢的實現儲蓄更多強有力的新生力量。”

青年人有夢追夢,社會愛心幫助圓夢,努力的是當下,面向的是未來。愛心圓夢大學,是一項寄託夢想和期待,凝聚關愛與奉獻的公益事業。期待能有更多像茅臺集團一樣有著家國情懷的社會各界愛心力量,加入到雲南希望工程“愛心圓夢大學”實施教育精準脫貧的公益行列中來,激發更多的雲南青年學子發奮學習、勤於修身,共同為我省家庭經濟困難學子的健康成長創造和諧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