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一邊邀談判,一邊升級“戰局”,美國的“伎倆”已被識破

孫立鵬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

美國東部時間9月17日,白宮發佈總統聲明,自2018年9月24日起USTR對華價值約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關稅。如果今年內中美沒有實質性磋商和談判進展,自2019年1月1日起,美國會對上述中國產品關稅提升至25%。一旦美國此輪關稅行動遭到中國抵制和報復,特朗普政府將立即對華另外價值約2670億美元產品加徵關稅。

今年以來,特朗普對華貿易保護行動一再升級,不思悔改、變本加厲,為一己私利悍然揮舞關稅大棒,逆歷史潮流而動。而此輪加徵關稅行為,將中美經貿關係推向了最危險的邊緣。

特朗普政府再次錯估形勢

一邊邀談判,一邊升級“戰局”,美國的“伎倆”已被識破

特朗普政府錯誤地認為即將升級的貿易戰對中國影響巨大

美國政府認為,USTR已經在2000億美元商品清單中,去除了部分電子產品、健康產品、紡織品和化工產品等共計297項商品。而且,USTR已經至少留給美國企業半年時間調整供應商。

所以,特朗普政府錯誤地認為即將升級的貿易戰對中國影響巨大,對美國影響有限。預判中國將最終“撐不住”,首先妥協讓步。而絲毫沒有考慮全球化深入發展和產業鏈的全球佈局,更低估了中國維護國家經濟利益的決心和信心。

中國商務部第一時間做出強硬反應並表示:“將維護中國正當權益和全球自由貿易秩序,不得不同步進行反制。”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18日晚宣佈,為捍衛自由貿易和多邊體制,捍衛自身合法權益,中方不得不對已公佈的約600億美元清單商品實施加徵關稅措施。

美國自身經濟利益將遭受嚴重損失

一邊邀談判,一邊升級“戰局”,美國的“伎倆”已被識破

美國無法獨善其身

從前一段時間USTR對華產品加徵關稅聽證會就可以看出,特朗普失道寡助,遭致國內企業一片譴責反對。伴隨中美貿易衝突升級,美國無法獨善其身。

一是美國消費者利益受損。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統計,美國此輪對華加徵關稅的2000億美元商品中,消費品佔了23%。而首輪對華加徵關稅的500億美元商品中,消費品僅佔1%。美消費者負擔顯著提升;

二是美國企業生產成本將高企。在本輪加徵關稅的商品中,中間品佔47%、資本品佔29%。美國企業進口原材料和半成品價格將遭受很大沖擊,企業全球經濟競爭力被削弱;

三是美國部分利益集團面臨報復風險。美國農業部統計,若特朗普關稅遭受中國25%的關稅報復,美國高粱、玉米對華出口將分別遭受3.14億美元和1.92億美元的損失。美國工商業等團體對特朗普做法強烈不滿,認為將遭受的嚴厲報復。他們已經組成新的聯盟,誓言要把對中國的關稅問題納入國會選舉的議程,進而對特朗普和共和黨施壓。

給中美未來貿易談判蒙上一層陰影

一邊邀談判,一邊升級“戰局”,美國的“伎倆”已被識破

中美未來貿易談判不確定性增加

《華爾街日報》透露,美國財長努欽正努力促成中美新一輪高級別經貿對話,預計將在本週或下一週的某個時候展開。但特朗普接二連三的關稅“大棒”,讓中方嚴重質疑美方誠意和信譽,也對美國財政部究竟有多少做出承諾的權力充滿疑問。特朗普做法正在加大中美經貿團隊再次“失聯”的風險。

從特朗普政府接踵而至、讓人毫無喘息的對華全面經貿施壓可以看出,美國既有扭轉貿易失衡獲得經濟好處的現實需要,也有迫華調整產業政策、阻礙中國經濟崛起的戰略圖謀。中美經貿博弈與較量已經上升到發展模式和制度之爭,具有長期性與必然性,是伴隨國際格局變遷的歷史進程。

為此,中國應保持戰略定力與自信,做好長期準備。與歐、日、韓、加、墨等貿易大國對美國紛紛妥協讓步不同,中國有黨的堅強領導,萬眾一心、思想統一,有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的“硬實力”,還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和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具備和美國博弈的更大空間和轉圜餘地,具備更強的抗壓力和戰鬥力。

堅定按照十九大既定部署和要求,不斷深化改革開放,是應對中美貿易衝突的最有效“武器”。這既是向世界宣誓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的方向不動搖,也是推進供給側改革、實現經濟動能轉換,促進中國經濟中長期更快更好發展的需要。只有中國不斷強大,美國才會三思後行。

面對美國的來勢洶洶,中國需要下一盤全方位經濟外交的“大棋”。高舉經濟全球化、自由化大旗,與歐、日、印等主要大國溝通協調,擴大共識、深化雙邊合作,緩解美國貿易施壓的外部壓力;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合作,培育中國對外經貿合作新的增長點;以雙邊和地區自貿談判為平臺搞活周邊,加快推進RCEP談判,推動已有FTA升級等。

進而,爭取更多主動為應對中美貿易長期衝突佈局謀勢,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