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把“積蓄”變成“房產”?網友:最穩健的優質投資

在“房住不炒”的大環境下,到底該不該把“積蓄”變成“房產”?這是很多人的疑問,

從客觀上分析,把“積蓄”變成“房產”從總體上來說,還是利大於弊的,畢竟現在貨幣的貶值實在是太快,如果沒有好的投資渠道,把錢投資到房產上,總歸還是比錢放著不動的強。

當然了,現在房產的投資屬性已經從大的政策方面來說被弱化了,不過,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還有什麼投資渠道比買房還更能保值增值呢?相信這樣的投資機會很少了,即使是有,也輪不到普通人來享受。


把“積蓄”變成“房產”?網友:最穩健的優質投資


對此,​網友“單純”的看法是:

我來用自己真實感受來說一下吧。三線城市下屬區域。15年股市賺了三十來萬。被家裡逼著買房。然後房價4500很好的小區整合性很高。位置環境無敵。配套也行。然後首付27萬。心氣高想等等但是被逼著買了。然後15年股災大家都知道。現在五年了。股市還沒反過來勁。但是房子現在挺值錢。長到9000++10000。你說買房好呢還是存起來或者投資金融好呢。我的感謝我家裡逼著買房啊。也給家裡父母辦了養老保險。基本上沒有啥後顧之憂了。現在也有點錢了。今年底準備買個好點的車?這樣就有點生活的意思了。所以房子不管咋的都是抵衝投資失敗跟生活的最好工具。我現在賣了就有一百萬左右。還一下房貸。還是很有希望的。


把“積蓄”變成“房產”?網友:最穩健的優質投資


​網友“遊戲”的看法是:

我們這樣來看待問題,首付一套房子,租出去,自己再貼點錢基本就夠房貸了。十年,二十年以後,房子還是你的,相當於多了一個固定資產,當給自己買的養老保險可以不?

假如把錢存起來,十年,二十年以後,你還能買到同樣地段,同樣價位的房子嗎,再說了,親戚,兄弟姐妹知道你有錢了,找你借錢,你借不,借吧,資金能不能收回來,啥時收回來都是未知數,不借吧,又會怪罪你,有錢都不借。

網友“老張”認為​:

目前我個人認為家庭資產配置中房產收益最好的一種資產。以我個人為例,我31歲,出來上班有8年了,在11年買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套房,座標武漢二環內,當時房價8000元,現在二手房均價2萬出頭。而這8年個人發展確實不順利,上班也沒賺到什麼錢,現在結婚了5年,小孩三歲,如果當初沒有在武漢買房,現在註定會被這個城市淘汰回老家了,一個月家庭收入1.5都只夠勉強生活,還不敢有其他開消。從開年到現在裸辭在家三個月了,每天都很焦慮找出路,甚至跟家裡人開玩笑,大不了活不下去房子賣了回老家養老去。當然房子不可能賣的,畢竟一套,但是房子從我這個情況看,工作這麼多年唯一做的我個人看來最正確的事就是當年工資3000到4000塊時候買了這套月供3000的房子。我認為家庭資產配置房產算是非常優質的資產,建議再不影響生活質量情況下可以多購置。


把“積蓄”變成“房產”?網友:最穩健的優質投資


有人說,不如拿錢去創業,比起買房的穩定性來,創業的成功幾率更是微乎其微,真的等你從千軍萬馬殺出來的時候,創業英雄到底還是不是你,都是個未知數。

最起碼,買房之後,房價是每天都能看得見,至於賣不賣的出去,至少也是可以出租的,所以,虧也虧不到哪裡去,房子拆了,還會給補一套新的,這更是其他的投資無法比擬的保底投資。

當然了,房子買夠了的話,也不能都把錢變成房子,手裡還是要留一些流動資金的。也別想著去炒房,如今的大環境早已經不是炒房的時代了,只要別讓自己手裡的錢貶值,就已經很不錯了。

華文商訊:中國及海外華文地區行業及企業最新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