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胡葆森、景柱們這些大佬都在聊鄭州


胡葆森、景柱們這些大佬都在聊鄭州

雙12創客節暨第五屆中國創客領袖大會上,“南北對話雙城論壇”備受關注


  12月12日,不僅僅是“雙11”後的另一場購物狂歡。這一天,每年一度的雙12創客節暨中國創客領袖大會在鄭州如期開幕,今年已是第五屆。

  這場大會上,看點最足的莫過於“南北對話雙城論壇”。論壇上,來自鄭州和杭州的企業嘉賓,暢談自己最近的焦慮事兒以及他們眼中的河南和鄭州。

  “我在焦慮什麼”

  論壇以“最近在焦慮什麼”開始,嘉賓作答時,有的說起對自己的擔憂,有的提及“雙創”中政策創新、突破期待,有的則大秀自己的幽默感。

  “我什麼時候會被淘汰”——胡葆森建業集團董事長(鄭州)

  高科技迭代的速度越來越快,原有的知識、所謂的經驗,折舊、失效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像我這一代人,既沒有學過經營,也沒有學過管理,更不懂高科技、製造業,我經常說(我)在建業是長期的外行領導內行。”胡葆森說,在野蠻生長的時候,這是可以的。因為趕上中國的城鎮化,房地產業享受了紅利,粗放式管理還能應付。

  但到了萬物互聯的時代,所有的傳統行業都要擁抱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的技術時,“像我這種‘科盲’,很多知識的盲點,已經很難駕馭這種幾萬人的企業,(而且)還跨了好多板塊。”

  “我可能唯一的焦慮,就是我什麼時候會被淘汰。”胡葆森說,但在目前的機制下,員工很難把你淘汰,只有時代會把你淘汰。

  所以,他現在60多歲了還在跟景柱打聽製造業的秘籍,跟喬松濤請教UU跑腿後臺的大數據管理,“我爭取不那麼早、不那麼快地被淘汰,這就是我今天的努力。”

  生產力的創新和生產關係的突破——廖傑遠微醫集團創始人(杭州)

  “在河南,我的體會,鄭州是一個有擔當的城市。”廖傑遠說,任何產業互聯網的探索,最終一定會碰到的天花板都是生產關係,生產力的創新和生產關係的突破,一定會有劇烈的碰撞。

  廖傑遠說,在河南他們創建了目前在全國推廣的數字分級診療,今年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創新獎的互聯網+健康扶貧的模式,也是在河南創建的。他的體會是,就是當生產力和生產關係衝撞的時候,政府的擔當(即生產力水平提升,需要生產關係的創新和突破)會給創新創業撐起一片藍天。

  “過去汴州比杭州強,如今我的家鄉如何趕上杭州”——景柱海馬集團董事長(鄭州)

  “我是開封人,杭州和開封的緣分比較深。有一句詩叫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那個時候汴州比杭州強,今天我的憂慮是我的家鄉怎麼能趕上杭州。”景柱說,這是他的第一個焦慮。

  第二個焦慮是,他認為自己的創新能力太弱。“雙創”從科學的角度,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雙創”,它有一個天命和本命的問題。

  天命指的是這個時代是不是創業、創新的時代。從科學的角度看,等位基因多的人才可能創業、創新,我們的本命決定了每個人不見得都能創新。“我想我的等位基因太少,創新能力不足。”

  第三個焦慮是,作為一個大學老師,他覺得大會的“南有杭州雙11電商節,北有鄭州雙12創客節”的口號不便於記憶,可以改一下,“雙11是光棍節,找不到老婆不直跺腳嗎,然後把錢花完了,得剁手是吧。可以改成‘南有杭州雙剁(跺)節,北有鄭州雙創節’,簡明扼要,通俗易懂。”

  眼中的河南和鄭州

  這是這場論壇“火力全開”的話題,不時贏得掌聲。在這些創客眼中,河南和鄭州的發展、雙創環境的打造應在效率和公平上下功夫,他們相信河南和鄭州的明天會更好。

  相對於過億的人口來說教育不夠強

  ——胡敏翔績優資本董事長(杭州)

  “這兩天考察下來,我覺得在新時代,鄭州及中原大地的發展大有希望。”胡敏翔認為,幾個比較優勢是非常明顯的:河南省的人口紅利、米字形高鐵為代表的交通區位優勢。

  但它也有一個短板和浙江有點像,相對於過億的人口來說,教育是不夠強的,但科技創新離不開強大的教育支撐。

  另外,胡敏翔覺得政策的精準發力,以及讓創業者有更多的獲得感也很重要,“現在上面下了很多文件,我聽了一些企業的反饋,到了最後一公里的落地情況(不太好)。”

  在河南有些事情的辦事效率可能沒那麼高

  ——喬松濤UU跑腿創始人(鄭州)

  “我現在最大的精力在找人、找錢上,如果政府能給一些支持的話,我覺得會更好。”喬松濤舉例,比如,他花了三年時間挖了一個上海的產品經理,來河南就待了一個月就走了。

  喬松濤分析,這裡面有幾個原因,其中一個是該產品經理對河南不習慣,因為處理關係的方式不太一樣;還有就是作為創業公司,會一直感覺缺錢,“我創過五六次業,基本上所有錢都靠自籌。”

  另外,他認為相對來說,在河南有些事情的辦事效率可能沒那麼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