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作為老牌的軍事強國,德國一度擁有著大部分國家無法比擬的深厚的工業基礎和先進的製造技術,在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上臺執政之後,在其稱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脹之下,整個德意志的工作生產重心嚴重傾斜于軍事領域,即使被歐洲諸國的嚴格監督,也依然靠著生產拖拉機的幌子,造出了足以可以橫行戰場的強悍裝甲兵器。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在歐洲戰場上佔盡優勢的納粹,並沒有停止研製升級軍事武器的步伐,不光是常規武器上的研製,甚至一些即使在現在也被稱為黑科技的特殊兵器,也隨之誕生在納粹德國的軍事工廠之中,在這些黑科技武器種,有這幾種遠程重火力兵器可以說是值得一提的劃時代武器。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V-2導彈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在德文中這種武器全稱為Vergeltungswaffe-2,這是德國在1942年研製的第一種彈道導彈。意為“報復性武器─2”,其目的在於從歐洲大陸直接準確地打擊英國本土目標,在世界軍事領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V-2導彈依靠自身動力裝置推進,由按現代眼光來說比較簡陋的制導系統引向目標,最大航程320千米。在當時來是火箭技術進入一個新時期的標誌 。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作為世界上第一種彈道導彈,標準版的V2高度達到14米,直徑為1.65米,重量超過12000千克,能夠攜帶1000千克的重的彈頭,最大射程為340千米,推動導彈的動力主要依靠的燃料是液態氧和酒精。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從1944年9月6日到1945年3月27日,德國共發射了3745枚V-2導彈,其中有1115枚擊中英國本土,在所有發射的V-2中,有74%落在目標周圍30千米以內,從歷史記錄來看,V-2導彈在英國一共炸死2724人,炸傷6476人,而且對建築物造成的破壞更加的驚人。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古斯塔夫列車炮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在1942年的初期,古斯塔夫超重型列車巨炮被納粹德國製造出來,引用製造者克虜伯家族的“古斯塔夫”前綴命名,希特勒本人和軍需部長斯佩爾親自出席了驗收儀式,可見這門巨炮的受重式程度,隨後古斯塔夫列車炮以700萬馬克的價格被納粹軍方購買。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古斯塔夫列車炮炮管長達32米,炮口口徑為800毫米,火炮在戰鬥狀態的全長達53米,高12米,全重1488噸。為了部署古斯塔夫列車炮,指揮、操作、警衛的總人數達總共到4000人以上,它的炮彈也是駭人聽聞,每一枚穿甲彈重7.1噸,一枚高爆彈重4.8噸,推進燃料在1.8噸到2噸。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1942年6月5日至6月17日,古斯塔夫總共發射了48枚炮彈,摧毀了“斯大林”“西伯利亞”“馬克辛姆高爾基”炮臺和多處據點。到了1943年春季被運回國內進行維修,德國戰敗前夕被德國工兵用炸藥炸燬,盟軍只找到了損壞的炮體,而古斯塔夫列車炮的第二款“多拉”列車炮也把德國軍方下令就地破壞。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K5列車炮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這種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德國重型列車大炮,口徑為283毫米,炮口長度 21539毫米全車長 31.1M,戰鬥全重 218噸,不帶彈藥重量 209550公斤,每一發炮彈重量 255公斤,炮口初速 1120M/S,最大射程 86.5千米,發射頻率為每小時8發。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K5列車炮的車身前後分別有6軸,每軸荷載18噸。而一部列車炮是由一系列的車廂構成,包括火車頭、乘員車廂、補給車廂、彈藥車廂等組成。這種列車炮的發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停在鐵路軌道上直接發射,另一種發射模式是固定在專門的鐵道轉盤上再進行發射。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1944年的時候,在意大利的安齊奧戰役中,兩門K5火炮在安齊奧的鐵路隧道里非常巧妙的躲避了盟軍戰機的轟炸,一等轟炸過就由鐵路機動攻擊盟軍,一度給盟軍方面帶來了極大的傷亡和恐慌,在那一戰K5列車炮便有了一個響噹噹的綽號“安齊奧特快”。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卡爾臼炮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為了打破橫擋在德國邊境的馬奇諾防線,德國軍方1937年8月出臺了製造巨型火炮的“4號方案”,這種火炮口徑定為600毫米,每一發炮彈重達2噸,裝藥350千克,初速243米/秒,最大射程4千米,高低射界-10°~75°,標準射角55°~75°,採用履帶式自行底盤驅動。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德國軍方打破了先預產再量產的常規,首先先生產出了6門巨型火炮,並且以“卡爾”的名字給大炮命名。卡爾臼炮全長 11.15m,寬 3.16m,高 4.78m總重量 124噸,最高速度: 10Km/h,最大射程 4公里,口徑為600mm,理論上標準射速為6發/小時。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每一門卡爾臼炮配備19人的炮班,其中指揮官1人,炮手18人,另外自行底盤還需要正副駕駛員各1人。卡爾臼炮的動力系統是四號坦克底盤彈藥搬運車。安裝了機械吊臂和特殊的炮彈運輸夾,可以直接為臼炮補充彈藥。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1942年3月,第833重炮營抵達塞瓦斯托波爾,4月18日,德軍第22工兵連用時22天才為卡爾臼炮構築了射擊陣地。6月2日起,卡爾臼炮開始炮擊,在半個月的時間內大概消耗了二百發左右的炮彈,多處蘇軍炮臺和地下彈藥庫被摧毀,諸多建築物更是成了一片瓦礫。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V-3多節式遠程火炮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雖然這種火炮的雛形在二戰之前就已經出現,不過由於技術難度太大,許多相關的零部件也無法制造,所以歷史上的諸多關多節式遠程火炮的研究均以失敗告終。

而到了二戰的後期,正直納粹德國於戰場之上每況日下之際,一位名叫昆達的德國武器工程師向希特勒推薦這一種多節式遠程火炮,在其鼓動下,希特勒對這種大炮寄予了厚望,隨即批准有關單位著手研製該武器。

根據設計方案,V-3多節式遠程火炮的口徑為150毫米,炮身長達150 米,由於身管太長,只能採取拼接方式來達成。從設計理論上來看,V-3能把83千克重的炮彈發射到300公里外的地方。如果該炮順利建成,每天能向倫敦發射600噸炮彈。不過可惜直到戰爭結束德國戰敗這種火炮也沒有完成。

二戰時期,德國這五款黑科技 其中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