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从武磊看中国球员留洋:能踢比赛才有意义!韦世豪的决定没错

今天凌晨,武磊攻破了巴塞罗那的球门,成为西甲历史上首个在巴萨身上收获进球的中国球员。可想而知,因为这个历史性的进球,武磊瞬间登上了各大媒体平台的热搜,成了近期低迷的中国足球圈难得的“喜讯”。能够战胜皮克、内托这样的球星,中国球员此前做梦也想不到的高光时刻,被武磊实现了。


从武磊看中国球员留洋:能踢比赛才有意义!韦世豪的决定没错


能踢比赛才有意义

从中超金靴到攻破巴萨球门,武磊的职业生涯在“留洋”之后,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一名加盟西班牙人时已经28周岁的球员来说,武磊能在短时间里取得如此进步,或许是之前很多人没有预料到的。就像前国足主帅里皮评价的那样,如今武磊在球场上的表现,明显要好于其他中国球员,这就是在欧洲高水平效力的好处。

正因如此,中国足协从去年开始就酝酿球员留洋计划,要把越来越多的中国球员送去欧洲踢球。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留洋”,绝对不是将球员“撒”到欧洲就万事大吉。撒豆成兵只能是个幻想,要想让这些球员真正获得进步,还得靠深耕细作。何谓“深耕”?就是要确保他们获得足够的比赛机会。


从武磊看中国球员留洋:能踢比赛才有意义!韦世豪的决定没错


以武磊为例,他之所有今日的成就,与在西班牙人的稳定出场时间是分不开的。本赛季,武磊已经代表西班牙人踢了28场正式比赛,尽管不是铁打主力,但至少出场时间超过1500分钟。倘若算上登陆西甲前半个赛季为西班牙人打的16场球,那么武磊在这一年时间里,已经参加了54场比赛。经历了这么多高水平比赛的锤炼,水平不进步才怪。

只要确保了比赛时间,一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如果武磊在西班牙人坐穿替补席、迟迟无法出场,那么他绝难取得自己的第一个西甲进球、第一个欧联杯进球,以及今天对阵巴萨的进球;也只有先能打上比赛,才配谈自身实力的进步、证明中国球员的价值,甚至更深层次的意义——对中国球员留洋的示范与带动作用。

韦世豪的决定没错

与武磊相反的,是张稀哲、张呈栋、张玉宁等球员的留洋,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因为这些球员无一例外,都在国外踢不上球。张稀哲和张呈栋被讽刺为“营销型留洋”,张玉宁在不莱梅被荒废整整一年。虚度光阴的结果是,这些球员不仅没有在留洋期间取得什么实质性进步,重回中国也没有展现出所谓“海归派”的实力,反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沦为笑柄。这样的留洋,毫无意义。


从武磊看中国球员留洋:能踢比赛才有意义!韦世豪的决定没错


或许有人会说,武磊能在西班牙人捞到出场机会,靠的是俱乐部的中资背景。但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确保登场、确保中国球员受益就行,这才是中国足球需要的留洋。从这个角度来说,前段时间韦世豪要求西甲某队为自己确保出场时间,出发点并没有错。

毕竟,中国球员在欧美本来就不受待见,本来就是弱势群体,即使实力相同,你又如何说服主教练放弃同位置的本土球员?更何况,韦世豪原本就是留洋期间坐冷板凳的受害者。

有些评论把韦世豪要求出场时间的行为,比喻为“不自量力”,看不清自己的价值。但扪心自问一下,这事其实就像你把孩子送出国读书,如果校方通知你孩子因为水平太差,只能参加课外学习而不能确保正式听课,你心里能乐意吗?

至于那些所谓的“去五大联赛看饮水机都比留在中超强”、“出国就算跟队训练也能涨球”的言论——考虑到我们已经见证了太多中国球员的失败例子——如果到现在还持有这种言论的人,无疑,不是傻就是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