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中國真實學術水平:2020年中科院又排在全球第一


中國真實學術水平:2020年中科院又排在全球第一


最近,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公佈了2018年10月1日到2019年9月30日的大學/機構排名,其中中國科學院排名第一,北京大學排名第十。該指數依託於全球頂級期刊(2014年11月開始選定68種,2018年6月改為82種),統計各高校、科研院所(國家)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型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的數據庫。

在全球大學/機構綜合排名中,中國科學院已經連續多年佔據榜首,中國共6所大學/研究所進入前20。

在中國大學/機構綜合排名中,排名前10的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


NO.1 中國科學院

中國真實學術水平:2020年中科院又排在全球第一

成立時間:1949年11月

正式職工:7.1萬人

中國科學院,為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諮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

據2018年11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全院共擁有12個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3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上海市共建上海科技大學),承擔20餘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與運行,正式職工7.1萬餘人,在學研究生6.4萬餘人。


NO.2 哈佛大學

中國真實學術水平:2020年中科院又排在全球第一

成立時間:1636年

人數:2400人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坐落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是一所享譽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員。

截止至2019年10月,哈佛大學共培養了包括富蘭克林·羅斯福、貝拉克·奧巴馬在內的8位美利堅合眾國總統,而哈佛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共產生了160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一)、18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一)、14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四)。


NO.3 馬克斯·普朗克科學促進學會

中國真實學術水平:2020年中科院又排在全球第一

成立時間:1911年

人數:12000人

馬克斯·普朗克科學促進學會(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MPIAS),簡稱馬普學會,是德國政府資助的全國性學術機構,位於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格丁根。

馬普學會主要從事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基礎研究,分別設:生物醫學部,化學、物理、技術學部和人文科學學部等機構,擁有80個研究所。目前擁有約12000名僱員,這其中有3500名科學家。


NO.4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中國真實學術水平:2020年中科院又排在全球第一

成立時間:1939年

人數:11600人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法國科學研究、協調機構。

任務:在政府制定的科研政策範圍內,組織、協調和評估各種有益於國家科學、技術、經濟、社會和文化進步的科學研究,促進科研成果的應用和科學信息的傳播,培養科學人才。

中心擁有26000人,其中科研人員11600位,工程師、技術員和行政管理人員14400位。


NO.5 斯坦福大學

中國真實學術水平:2020年中科院又排在全球第一

成立時間:1885年

人數:1534人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全名小利蘭·斯坦福大學,簡稱斯坦福,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美國大學協會和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成員。

斯坦福與舊金山北灣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共同構成了美國西部的學術中心,並負責運行管理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胡佛研究所等機構。

據相關機構統計,截止至2019年10月,共有83位斯坦福大學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曾獲得諾貝爾獎(世界第七)、27位曾獲得圖靈獎(世界第一)、8位曾獲得過菲爾茲獎(世界第八)。


NO.6 麻省理工學院

中國真實學術水平:2020年中科院又排在全球第一

成立時間:1861年

人數:6181人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麻省理工(MIT),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主校區依查爾斯河而建,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

麻省理工學院創立於1861年,早期側重應用科學及工程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麻省理工學院倚靠美國國防科技的研發需要而迅速崛起。在二戰和冷戰期間,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對計算機、雷達以及慣性導航系統等科技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截止2019年10月,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友、教職工及研究人員中,共產生了96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五)、8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八)以及26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二)。


NO.7 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

中國真實學術水平:2020年中科院又排在全球第一

成立時間:2001年

人數:31745人

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 (Helmholtz Association of German Research Centres),即亥姆霍茲國家研究中心聯合會、亥姆霍茲學會,也譯作赫姆霍茲協會,原名"大科學中心聯合會",是德國最大的科研團體。對揭開深刻影響人類生存與環境的複雜系統的奧秘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聯合會在國際學術界代表著德國的國家科技研究形象,聯合會繼承了著名的自然科學家赫爾曼·馮·亥姆霍茲(1821-1894)的科學精神。

亥姆霍茲聯合會於2001年脫身於鬆散的“大科學中心聯合會AGF,其背景是德國的科研體系改革以及更有效地使用政府科研經費的任務需求。該聯合會進一步明確了以國家長期性科研任務目標為導向、以國家大科學工程為核心的科研特點,強調服務於經濟和社會的應用基礎研究。


NO.8 劍橋大學

中國真實學術水平:2020年中科院又排在全球第一

成立時間:1209年

人數:11147人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勳銜:Cantab),是一所世界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採用書院聯邦制,坐落於英國劍橋。劍橋大學是英語世界中第二古老的大學,前身是一個於1209年成立的學者協會。

八百多年的校史匯聚了牛頓、開爾文、麥克斯韋、玻爾、玻恩、狄拉克、奧本海默、霍金、達爾文、沃森、克里克、馬爾薩斯、馬歇爾、凱恩斯、圖靈、懷爾斯、華羅庚等科學巨匠,彌爾頓、拜倫、丁尼生、培根、羅素、維特根斯坦等文哲大師,克倫威爾、尼赫魯、李光耀等政治人物以及羅伯特·沃波爾(首任)在內的15位英國首相。

截止2019年10月,共有120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二)、11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六)、7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八)曾在此學習或工作。


NO.9 東京大學

中國真實學術水平:2020年中科院又排在全球第一

成立時間:1877年

人數:8000人

東京大學(英文:The University of Tokyo;日文平假名:とうきょうだいがく),簡稱東大(とうだい),是一所本部位於日本東京都文京區的世界級著名研究型綜合國立大學。

截至2014年,東大培養了包括9名諾貝爾獎得主、6名沃爾夫獎得主、1名菲爾茲獎得主、16位日本首相、21位(帝國)國會議長在內的一大批學術名家、工商鉅子、政界菁英,在日本國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都無可比擬。


NO.10 北京大學

中國真實學術水平:2020年中科院又排在全球第一

成立時間:1898年

人數:21183人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創辦之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

截至2017年12月,北大擁有教職工21183人;專任教師數7317人,中國科學院院士76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9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5人,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13人,“千人計劃”入選者72人,“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153人。


致網教育

發現面向未來的人才戰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