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俄羅斯的“白楊”-M洲際導彈與“白楊”洲際導彈是什麼關係

網友提問:

俄羅斯的“白楊”-M洲際導彈與“白楊”洲際導彈是什麼關係?

專家解答:

簡單地說,“白楊”-M是“白楊”的改進型,M在俄語中是改進的意思。“白楊”是蘇聯第一種公路機動型洲際導彈,由莫斯科熱技術研究所研發,1983年開始試飛,在經過了70多次飛行試驗後,於1985年正式開始裝備部隊。“白楊”是三級固體燃料導彈,導彈和運輸發射筒一體安放在7軸導彈發射車上,發射重量45噸,投擲重量1噸,單彈頭,採用冷發射方式。蘇聯共裝備了360餘枚白楊導彈,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蘇聯(俄羅斯)裝備數量最多的洲際導彈,目前大部分已經退出現役。“白楊”的後續改進型號就是大名鼎鼎的“白楊”M,1997年開始批量生產並裝備部隊。

俄罗斯的“白杨”-M洲际导弹与“白杨”洲际导弹是什么关系

我們通常見到的“白楊”-M都是公路機動型,實際上白楊-M主要是井基部署。與白楊相比,“白楊”-M的改進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彈體直徑增加了,使用了新型固體推進劑,導彈的有效載荷因此達到1.2噸。二是突防能力強大。通過採取減少主動段飛行時間,戰鬥部加裝突防裝置,彈頭機動變軌等措施,“白楊”-M的突防能力成為其最大的亮點,按照俄羅斯的說法,可以突破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世界上任何類型的導彈防禦系統。三是命中精度由“白楊”的350米提高到200米左右。“白楊”-M原本也是配備單彈頭,在2002年美國退出反導條約後,俄羅斯開始發展“白楊”-M的多彈頭型號,即“亞爾斯”。

俄罗斯的“白杨”-M洲际导弹与“白杨”洲际导弹是什么关系

邵永靈:全軍外宣專家,互聯網輿情引導專家,寫96901部隊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多家電臺電視臺軍事評論員,先後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獲軍隊院校育才金獎,被評為全軍巾幗建功先進個人,全國婦女創先爭優先進個人,著有《戰爭的句號》,《海洋戰國策》,《美國女兵》,《軍事風雲錄》,《導彈與現代戰爭》,《戰爭與大國崛起》。在新浪網開設實名微博(進擊的女武神),悟空問答(今日頭條)簽約作者(進擊的女武神)。

專家介紹

圖 | 源自網絡

出品 | 科普中國

作者 | 邵永靈

策劃 | 金赫

監製 | 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軍事科技前沿微平臺

Military2016

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